備受中外考古界關注的“南海Ⅰ號”沉船整體打撈項目,已于4月8日正式啟動,這艘神秘的古沉船有望在今年7月浮出水面。從1987年“南海Ⅰ號”被發現至今,人們已經為這個水下考古奇跡準備了20年。這艘古沉船是怎麼發現的?載有多少文物?從何地起航又駛向何方?為何沉沒?它的發現有何價值和意義?能否解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之謎?人們迫切想解開這一系列謎團。為此,記者獨家採訪了參與此項考古項目的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博士,請他細説“南海Ⅰ號”考古發掘過程中不為人知的故事。
“南海Ⅰ號”沉船距今至少800年,船上載有文物保守估計超過6萬件
“南海Ⅰ號”沉船的發現,純屬意外。但歷史往往在意外中改變了。
1987年8月,直屬交通部的廣州打撈局和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廣東省陽江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時,在一條古沉船中意外打撈出金銀器、錫器和陶瓷器等珍貴文物200多件。經鑒定,瓷器主要是中國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生産的,其中一條鎏金腰帶,在國內從未出土過,疑是外國物品。這一意外發現立刻引起了考古學界的矚目,中國考古專家判斷,這艘沉船極有可能與“海上絲綢之路”有關。
1989年,國家博物館組織水下考古隊,對這條被命名為“南海Ⅰ號”的古沉船進行考古調查,確認“南海Ⅰ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年代較早、船體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
2001年,在長達14年的等待之後,“南海Ⅰ號”沉船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再度展開。4月20日至5月19日,考古專家對“南海Ⅰ號”的古沉船遺址進行了搜尋定位工作,弄清了該沉船的確切位置:珠江口以西、距陽江海陵島30多海裏海面下20米深處,被厚約1米的淤泥所覆蓋。據魏峻介紹,由於沉船上的鐵質物品在海水腐蝕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將周圍的文物、貝殼和海泥等逐漸凝結成一體,目前“南海Ⅰ號”沉船表層已被大塊凝結物所覆蓋。
從2001年至今,考古人員對“南海Ⅰ號”沉船先後進行了8次試掘或物探調查,打撈出水大量的金、銀、鐵、陶瓷類器物以及萬餘枚銅錢。根據水下試掘資料,沉船所載文物以瓷器為主,分屬浙江龍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鎮等宋代幾大著名窯係的外銷瓷器,造型獨特,工藝精美,絕大多數文物完好無損。
從目前已經打撈出水的1萬多枚古銅錢看,北宋的居多,小部分為南宋時期,其中最晚期“紹興元寶”屬南宋高宗年間。按照考古學的年代判斷標準,可知“南海Ⅰ號”古船的沉沒時間不早于南宋高宗紹興年間,距今約800年左右。
2002年3月至5月間,水下考古人員清理了“南海Ⅰ號”船艙內約1平方米的範圍,打撈出大量精美文物,僅陶瓷器就有6000多件,其中完好無損的有4000件。這些陶瓷器在船艙內碼放整齊,分門別類,應是一艘商船。由於“南海Ⅰ號”長約30米,寬近10米,型深3米多。考古人員據此保守地估計,沉船上面的文物應該超過6萬件!其中不乏可定為國家一級、二級文物的精品。
船體端坐海底800年完好如新。是否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
自“南海Ⅰ號”沉船被發現至今,從沉船及船體周邊打撈出的文物中,有不少文物頗具西亞風格,如一條1.7米長的鎏金腰帶,倣金屬器風格的瓷器和異域風格的花紋,其式樣、造型及風格都與國內同類物品風格迥異。尤其令人驚異的是,船上還發現了眼鏡蛇的頭骨。根據這些線索,有人懷疑“南海Ⅰ號”是一艘外國商船。
對此説法,魏峻給予了否定。經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檢驗,“南海Ⅰ號”船體的殘塊包含了馬尾松和杉木兩類材質。因為馬尾松是生長于長江流域及其他區域的亞熱帶針葉樹種,因此“南海Ⅰ號”沉船很有可能是中國南方地區製造的一艘商船。
從打撈出的文物看,這艘船應該是從中國南方的某一個港口出發,駛向中東或者北非的某個國家。至於船主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現在還是一個謎。從已打撈出的瓷器看,有江西景德鎮窯係的青白瓷,有福建德化窯係的白瓷,有福建磁灶窯的綠釉瓷器和浙江龍泉窯係的青瓷等,至今未見廣東窯口生産的瓷器。至於先前多有爭論的“南海Ⅰ號”是平頭船還是尖頭船、是平底船還是尖底船的問題,魏峻説,現有資料無法回答這些問題,只有等到沉船整體出水後才能知曉。
不過,令考古專家驚奇的是,這艘沉沒海底800年的古船船體竟然保存得相當完好,整艘沉船沒有翻、沒有側,而是端坐海底。1987年沉船發現時,還有桅桿的存在。到今天,船體的殘木經化驗仍然完好如新,木材沒有腐爛。什麼原因呢?魏峻解釋説,主要是船體被1米多厚的淤泥所覆蓋,木質氧化程度較低,使船體能夠得以較為完整地保存下來。
“南海Ⅰ號”是怎麼沉沒的?是天災還是人禍?魏峻説,這還是一個謎。“南海Ⅰ號”沉船所處海域的海況簡單,沉沒海域沒有暗礁,海底平坦,水流情況也不複雜,航行線路沿著海岸線行駛,沉沒地點距海岸線只有18海裏。推測由於惡劣氣候原因導致“南海Ⅰ號”海難發生的可能性較大。關於“南海Ⅰ號”沉船,至今未發現任何古代文獻記載。
關於“南海Ⅰ號”沉船的文物價值,魏峻博士認為大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這艘沉船本身就是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對中國古代造船工藝、航海技術以及木質文物長久保存的研究提供了實物標本;二是文物的價值,船上載有文物應超過6萬件,其中不少文物非常精美,有些甚至是專門用中國的原材料為國外客戶定制的生活用品,這些瓷器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中“來樣加工”的實物證據,對研究宋代的外銷瓷、對外貿易、經濟發展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南海Ⅰ號”沉船為“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證據。過去研究海上絲綢之路,大多都是依據文獻資料進行研究,海洋航路上發現的實物資料相當稀少。而“南海Ⅰ號”沉船的海域應該在由泉州、廣州港經廣東西部沿海駛向東南亞乃至印度、西亞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上,這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國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提供重要的實物依據。至於“南海Ⅰ號”能否改變中華民族的海洋文化史,隨著“南海Ⅰ號”沉船的整體打撈出水,“海上絲綢之路”的一些真相將“水落石出”。
2006年7月,在陽江召開的“南海Ⅰ號與海上絲路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呼籲,應儘快開展對“南海Ⅰ號”的研究和文物的挖掘及整理工作,將來結合南海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其他遺存,申報世界文化遺産。
“整體打撈”:世界水下考古史上首創外國專家驚呼:“只有中國可以做出來”
為了有效解決“南海Ⅰ號”沉船出水後的文物收藏、保護,水下考古專家根據“整體開發、原地保護、就地展示”的原則,創造性地提出了整體打撈的水下考古方案,並獲國家文物局的批准。據悉,此方案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尚屬首創。
為什麼不採用國際上通用的傳統水下考古方法呢?
魏峻解釋説,這是根據“南海Ⅰ號”沉船的特殊情況決定的。由於“南海Ⅰ號”所在海域的海水能見度幾乎為零,採用傳統的水下考古方法將文物一件件打撈出水,將無法對沉船和船載文物進行準確地測繪和記錄,必然會造成不少珍貴文物考古信息的丟失。古沉船在水下浸泡了至少800年,船體非常脆弱,即使船載文物全部打撈出水,對於沉船本身的水下考古打撈也將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因此,經過水下考古、土木力學、海洋工程和水下打撈等多方面專家的反復論證和研究,決定對“南海Ⅰ號”沉船進行整體打撈。
現在説起“南海Ⅰ號”沉船整體打撈方案首創世界水下考古新方法,大家都為中國人的智慧感到驕傲自豪。然而,這個開啟世界水下考古先河的整體打撈方案的出臺,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魏峻的輕鬆介紹中,不難聽出制訂過程中的艱難。
從2002年下半年至2006年6月,廣東省文化廳、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交通部廣州打撈局等單位,先後對整體打撈方案進行了6次修改,國家文物局也組織有關專家對其方案進行了4次論證。2006年6月15~17日,國家文物局組織22位國內權威專家對《“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及保護方案》進行了最後一次論證,一致認為該方案“施工工藝先進、數據可靠、設計合理”。有“水下考古之父”之稱的美國專家喬治·巴斯在觀看了整體打撈方案的模擬試驗後也讚賞地説:“方案如此精妙,只有中國可以做出來。”
那麼,這個讓外國考古專家視為“精妙”的“整體打撈”方案到底是什麼呢?魏峻介紹説,“整體打撈”簡單地講就是將沉船、載物與其周圍泥沙按照原狀固定在特殊的鋼制沉箱內,將分散、易碎的文物一體化、一次性吊浮起運,然後遷移到能人為控制環境、專為“南海Ⅰ號”沉船建造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中,然後進行“精雕細琢”的水下考古發掘。
“南海Ⅰ號”有望今年7月出水,亞洲第一吊“華天龍”將大顯身手
為了整體打撈“南海Ⅰ號”沉船,2007年1月,廣東省專門成立了“南海Ⅰ號”整體打撈指揮部,由副省長雷于藍任總指揮。財政部為此項工程審定了9000萬元專項資金,並撥款3000萬元,是僅次於國家對西藏布達拉宮維修項目的撥款額。據悉,擔負“南海Ⅰ號”沉船打撈重任的是交通部廣州打撈局,執行整體打撈工程的是由我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亞洲最大打撈起重船——“華天龍”號4000噸全回轉打撈起重工程船。
為了將“南海Ⅰ號”古沉船及其周圍的泥沙總共3600噸重的“整體”密封,全部打撈上來,廣州打撈局特地訂做了價值6億多元的亞洲第一吊“華天龍”。該船船體總長170米,船寬48米,船底到主甲板的高度為16.5米,自重3萬多噸,滿載排水量達8萬噸,最大的起重能力將達到4000噸,可在8至300米水深、7級風、-20℃至45℃環境溫度條件下作業,船上可供300人同時工作和生活。除“華天龍”外,廣州打撈局還將出動包括“南天順”、“德進”、“德華”等約10條船舶協助打撈。
“南海Ⅰ號”打撈工程是一項龐大而又充滿想象力的工程,它的每一個步驟都帶有創舉的性質。據專家介紹,沉船整體打撈工程大致分為幾步:先清理沉船周邊環境,在深海下樁,並用巨大的鋼塢將古船罩住,然後穿底托梁、起吊鋼纜等;吊起古沉船後,將其移置到半潛駁船上,然後再把它平移到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整個打撈過程將持續幾個月,耗資近億元。專家認為,打撈工程的最大難點在於如何保證古沉船被打撈出水時,船體不會變形、文物不受損失,也正是這一點,使打撈工作人員面臨著史無前例的挑戰和考驗。據悉,鋻於“南海Ⅰ號”整體打撈方案對於世界水下考古工作的開創性,一旦“南海Ⅰ號”成功打撈上來,有關部門將準備申請國家科技進步獎。
魏峻博士説,“南海Ⅰ號”整體打撈方案從設計到完善再到通過,用了4年的時間。這個方案已經經過全國權威專家的科學論證,成功打撈“南海一號”應該沒有問題。目前,“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工程一切順利,預計將於7月完成。之後,“南海Ⅰ號”將整體保存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內,人們將可以現場參觀考古人員對船內文物的發掘工作,整個考古工作將持續數年時間。到時,“南海Ⅰ號”沉船的許多不解之謎,將隨著大量文物的相繼出水而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