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正在南方醫科大學召開的第五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上獲悉,由我國科學家領銜的“人類蛋白質組計劃”有望實現肝癌防治的突破性進展,目前該項研究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自“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實施3年來,圍繞人類肝臟蛋白質組的表達譜、修飾譜及其相互作用的連鎖圖等九大科研任務,我國科學家已經成功測定出6788個高可信度的中國成人肝臟蛋白質,系統構建了國際上第一張人類器官蛋白質組“藍圖”,發現了包含1000余個“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網絡圖,建立了2000余株蛋白質抗體。
“人類肝臟蛋白質組研究計劃”執行主席、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告訴記者,他們有望用一種與電腦連接的生物芯片,通過驗血的方式,準確地找出各類肝炎及肝癌的致病原因。這種診斷方法不但可以減輕病人的診斷痛苦,還能做到對症下藥,及早治療。
據賀福初院士介紹,目前肝癌或肝炎早期診斷的指標測定並非是最敏感的,一般都是在病理組織出現以後才能發現,這時候疾病往往“木已成舟”,因此這樣的診斷只能治病,不能防病。
賀福初表示,將來有望實現真正的早期診斷,即在肝癌或肝炎沒有發生的時候就能診斷出來。“因為生命過程都是由蛋白質來執行,任何一個病變,最初都是蛋白質的變化,它會在人體出現病理變化時表現出異常。”在病理症狀尚未出現的時候,通過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和藥物的使用等手段,做到早期診斷,儘早治療,避免患病。按照計劃,15年內人類有望掌握這種高科技防治手段。 (記者 張景華 通訊員 張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