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科學家借助電子核磁共振設備對部分天才人物的大腦活動情況進行了觀測,發現“天才”之所以在某一方面表現出非凡的才能,是因為其大腦中負責這方面能力的區域被隔離了起來。
愛因斯坦驚人的智慧和才華,成為他創造卓越成就的神秘光環。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逝世,其後主治醫師把他的大腦完整地取了出來,進而做成約240片大腦切片並進行妥善保存,同時還將切片提供給科學界,這位“天才”大腦的探秘之旅由此拉開了序幕。
對於這位偉人大腦結構的特殊性,在科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隨之而來的是科學家們對“天才”大腦的進一步研究。
研究大腦工程龐大
近日有媒體報道,澳大利亞堪培拉國立大學大腦研究中心神經生理學家,借助電子核磁共振設備對部分“天才”的大腦活動情況進行觀測後發現,“天才”的感覺器官對外來信息的反應以及處理速度非常驚人。例如:從視網膜接收外來光源,到晶狀體將其聚焦成像,再傳遞到大腦,直至轉化成思想意識,整個過程只用了1/4秒。
常人在聽音樂會時,得到的僅僅是對樂曲的整體印象,而音樂“天才”卻可以清楚地記住每一個音節,甚至每一個音符。
兩位澳大利亞科學家解釋説,很多人認為,“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資源全部開發了,這完全是一種誤解。研究者認為,天才人物之所以在某一方面表現出非凡的才能,是他們大腦中負責這方面能力的區域被隔離起來的結果。
對於這種説法,因為沒有相關的數據做進一步表明,國內相關專家表示不能完全認可。北京大學醫學部神經生物學系博士生導師王克威教授指出,想要説清楚“天才”大腦在結構上的區別,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首先,需要確定想研究的是大腦的什麼區域,選擇什麼人為受試對象,是活體還是死後的研究;其次,必須有可以用來反映這一研究結果的可測量、有反映靈敏度的指標。如果沒有統一的指標,靈敏度就沒有存在的可能。此外,如果做活體測量,其所受到的影響因素非常多,心情的好壞和環境都會影響最後的結果。
大腦定量難以做到
借助於現代科技手段,腦科學的研究已經可以深入到單個細胞功能的研究中,但是想要研究清楚大腦眾多神經元之間的關聯,卻始終難以實現。王克威介紹説:“目前應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是功能性腦成像,功能性核磁和電生理等,技術手段的進步是腦科學研究向前發展的必要基礎。”
在“天才”大腦結構的解密過程中,某些研究人員認為,“特殊結構”可以通過個體差異的研究,進一步建立起大腦結構和功能之間有規律可循的共性關係。對此,王克威認為言之尚早,想要確定“天才”的智慧在大腦中的定量指標目前還難以做到。“首先,沒有公認的、明確的結構和功能指標來衡量‘天才’。通過什麼指標來量化聰明的程度呢?例如在神經精神病學的研究中,某些區域的腦影像所反應的腦血流和氧含量,可以用來判斷病人的神經精神症狀。但是目前找不到一個明確的‘天才’指標可與大腦某些區域的活躍程度有明確的相關。其次,即使有了統一的指標,這個指標是否靈敏,是否可以量化,如何測量,如何排除眾多的干擾因素,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天才”並非與生俱來
擁有一顆聰慧的大腦與後天在智力和思維的形成過程中的正確培養缺一不可,這已是眾所週知。在大腦的開發問題上,國際中醫腦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程昭寰教授説:“人類的大腦處在不斷發展和變化過程中,後天的思維和意識對大腦的塑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聰慧的大腦並不一定是與生俱來的。”
遺傳基因決定了世界上沒有任何兩顆大腦是完全相同的。王克威認為:“大腦的神經網絡是受到遺傳基因和後天環境兩個因素共同影響的,認知過程中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不一定就表示大腦結構有區別。”
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究竟誰主沉浮?程昭寰認為:“理論上講,人類大腦的潛力是無窮的。即使是世界上公認最偉大、最有才華的科學家,他們的大腦資源也僅僅開發了3%而已。只要培養良好的用腦習慣,普通人同樣可以擁有一顆智慧而健康的大腦。”
天生聰穎的人一般具有較為優秀的遺傳基因,但是如果缺乏探索精神,沒有勤於思考的習慣,同樣會喪失基因所賦予的優勢,難以有所成就。在採訪中,程昭寰反復強調,後天的正確用腦對於促進大腦健康和智力的開發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評價一個聰明的人,我們只能説他具有比較優越的生物學基礎,但是只有為人類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能被稱為‘天才’。”程昭寰認為,“天才”之所以能夠表現出卓越的才華和創造力,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他們在各自領域內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懈探索的科學精神。“天才”是無法“製造”的。 (實習生 王麗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