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氣象科普:如何應對亞洲季風氣候變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28日   來源:科技日報

    在最近召開的“人類活動對亞洲季風的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專家發出警告:人類活動造成的大氣污染物、地表覆蓋狀況的改變,已經影響到亞洲季風系統和水循環過程,影響著亞洲海岸帶和附近城市。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9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也恰是聯合國國際地球年。國土資源部發出倡議,“認識地球,和諧發展”成為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

    而4月19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拉開帷幕的“人類活動對亞洲季風的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首個由中國人領銜主導的國際計劃季風亞洲區域集成研究計劃(MAIRS)在工作報告中發出警告:人類活動造成的大氣污染物、地表覆蓋狀況改變已經影響到亞洲季風系統和水循環過程,亞洲海岸帶和城市帶正在吞食著人類自己製造的苦果。

    MAIRS的中外專家們也正在深入探索,希望借此項研究探明脆弱的亞洲季風氣候的機理,積極應對,與季風氣候和諧相處。

    脆弱的亞洲季風

    MAIRS科學指導委員會主席、符淙斌院士告訴記者,季風亞洲區域是指受到季節性亞洲季風環流影響的彼此相連的亞洲區域,包括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這一區域的季節性糧食種植制度、內陸漁業的生態系統都依賴於季風環流系統。按照人均資源利用和排放水平來算,季風亞洲區域的人類活動強度比不上美國和歐盟的水平,但是由於具有高達36億的人口基數,導致其總量對環境、氣候變化産生重要影響。

    現在掌握的事實已經證明,這一區域的環境在不斷退化,如大中城市的空氣污染加劇、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濕地日漸消失、草原過度開發、水污染、鹽鹼化和土壤退化等,特別是高強度的能源和土地利用正在造成氣溶膠(大氣中顆粒物質)不斷增加,進而影響到亞洲季風環流系統的變率和穩定性變化。脆弱的季風系統又反作用於人類,目前季風亞洲區域的多數大型城市,都分佈在狹長的海岸線上的三角洲和港口地帶,而這裡卻飽受洪水和海岸侵蝕的困擾;內陸地區的沙塵暴和土壤侵蝕現象又非常普遍,致使農牧業生産效率大大降低。

    水能育人亦能害人

    在季風亞洲區域,農業生産大多以種植水稻為主。成百上千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已經適應並依賴於“正常的”季節性洪水循環,他們用歌舞迎接洪水的到來,並學會利用地形地貌進行洪水管理,馴服“洪水猛獸”用於生産灌溉。

    今天,稻田上建起了城市,濕地和洪泛平原變成了工業區,河流也已經面目全非。歌舞遠去,警報頻頻,洪水成為這一區域最頻繁而且破壞力最大的自然災害。結果,社會需要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以保護和重建防洪設施。

    符淙斌院士指出:土地利用的變化,尤其是洪泛平原和河濱生態系統的變化,以及流域的徑流特點都會影響洪水的暴發、分佈、速度和性質。

    在亞洲,還有另一大“水害”——海岸侵蝕。專家們通過調研發現,亞洲的海岸帶正是由於變成經濟開發的熱土,建設了一系列的大型工程項目,導致其喪失了相應的自然功能。例如,在泰國海灣的北部海岸,地下水的開採造成了地面沉降,包括湄南河河口下陷。從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這裡的地面下沉超過60cm,造成了嚴重的海岸侵蝕。截止到20世紀90年代,海岸線後退了700cm。

    另一方面,人類又在入海河流的上遊建設水壩和灌溉工程,造成河流中沉積物大大減少。據統計,黃河的沉積物流量比以前減少了10%%,這直接導致黃河入海口出現了嚴重的海岸侵蝕現象。在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雙重作用下,長江三角洲面臨的海岸侵蝕威脅將越來越嚴重。

    探明氣候變化機理

    1991年之前,中國台灣最大的河流高屏溪的最大徑流在上升,而旱季的流量在下降,總的降水分佈卻沒有明顯變化。這一奇怪的現象引起了專家的注意,通過研究後判斷,可能是由於砍伐森林造成的。數據顯示,台灣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從上個世紀的90%%下降到了約52%%。而這一變化足以影響到局部天氣或大尺度氣象。

    因此,1991年台灣調整了森林管理政策的定位,從生産轉變為保護。自從該決定開始執行以來,專家們驚奇地發現,台灣地區濱海平原的旱澇發生頻率均顯著下降。

    這個例子讓專家不由地聯想到中國大陸某些地區近幾十年來,在總降水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暴雨洪水和高溫乾旱等極端惡劣天氣發生次數卻越來越頻繁。統計顯示,北京與巴黎的年降雨量基本一致,但是巴黎在人們的感覺中是一個溫暖濕潤的城市,而北京卻給人以乾旱缺水的印象,原因就在於降水的時空分佈嚴重不均衡。而降水又與氣溶膠和環境關係密切。

    因此,符淙斌院士希望,通過MAIRS研究計劃,針對亞洲地區最突出的水資源、空氣質量、食物安全以及能源等方面的問題,重點關注季風亞洲區域的海岸帶、高山帶、半乾旱帶和城市帶4個脆弱地區,進行強化觀測試驗、衛星遙感監測和數值模擬相結合的集成研究,找出亞洲季風氣候變化的機理,最終影響政府和全社會的決策,讓36億人口與亞洲季風和諧相處。(記者 張曄通 訊員 汪保安) 

 
 
 相關鏈結
· 氣象科普:颱風“浣熊”今年為何“春來早”?
· 氣象科普:氣象災害如何預報更準確?
· 氣象科普:拉尼娜對我國今年春夏氣候有何影響
· 氣象科普:確定颱風登陸地要分析多種複雜因素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