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5月14日專電(記者劉晨、林艷興)科學家為了更好地研究地震,定義了一些與地震有關的名詞。江西省地震局預報中心主任高建華日前對此作了解讀。
1、震源:是指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
2、震中:是指地面上與震源相對的地方。
3、震中距:是指地面上任一地點到震中的距離。
4、震中區:是指震中附近地區。對破壞性地震來説,震中區又叫“極震區”,是地震破壞最嚴重的地區。
5、震源深度:是指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或者説是震源到地面的距離。
6、等震線:是指地面上地震影響相同的點的連線。
7、地震波:地震時震源的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周圍傳播,造成地面的顛簸和晃動,這種波稱為“地震波”。地震波分縱波和橫波,縱波的傳播速度比橫波快。
8、無感地震:是指震中附近的人不能感覺到的地震(一般震級在3級以下,震中烈度在3度以下)。
9、有感地震:是指震中附近的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一般震級在3級以上,震中烈度在3度以上)。
10、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地震。
11、地震次生災害源:是指産生地震次生災害的設施和環境。如燃氣管道、彈藥庫、化學藥品庫、水庫、陡坡等。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
新華社鄭州5月14日專電(記者張興軍、桂濤)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動是一種複雜的運動。地震的大小以及破壞程度分別由震級和烈度來衡量,河南省地震局有關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
據記者了解,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動是由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震中區,縱波使地面上下顛簸,橫波使地面水平晃動。由於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衰減也較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衰減也較慢,因此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往往感覺不到上下顛簸,但能感覺到水平晃動。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級來表示,根據地震時釋放的彈性波能量大小來確定震級,我國一般採用芮氏震級。通常小于3級的地震人們難以感覺出來,稱為“微震”;3級-4.5級的地震人能感覺出來,稱為“有感地震”;4.5級-6級的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6級以上地震為“強破壞性地震”。震級每相差一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差約30倍。
地震時,某個定點地面震動強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河南省地震局研究員劉堯興表示,震級與烈度雖然都可以反映地震的強弱,但含義並不一樣。同一個地震,震級只有一個,但烈度卻因地而異,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樣。根據人的感覺以及地面建築破壞程度等,我國將地震烈度分為1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