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網絡成癮的並非只有沉迷于《魔獸世界》的人,最近就連一些白領也深陷開心網不能自拔。“現在如果有人上網成癮,到了難以區分虛擬與現實的程度,這也算是一種病。”日前北京軍區總醫院網絡成癮治療中心主任陶然教授表示,由北京軍區總醫院制訂的我國首個《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剛剛通過了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的專家論證,玩遊戲成癮被正式納入精神疾病的範疇。
網絡成癮有了標準
“我的身價都快萬了”、“我昨天又把你買過來做奴隸了”……這是最近許多辦公室職員經常談論的話題。從今年6月至今,開心網一夜走紅,席捲了不少辦公室電腦。對絕大多數人來説,這只是個網絡社交遊戲,但對有的人來説卻有了不一樣的含義:有的人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登錄開心網,有的人以在“爭車位”遊戲中給別人貼條為樂,甚至為此故意熬到深夜不睡。網友總結説,在開心網上成癮的典型症狀還包括:出遠門之前為把“車”停在哪才能不被貼條而發愁;為某事拿不定主意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在網上搞個投票等。
網友的這種總結顯然未必準確,但如今《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的確立,不僅為臨床醫學增加了新病種,還明確了網絡成癮患者應該由具有精神科的醫療單位收治,為這些患者得到科學有效治療提供了途徑。陶然教授表示:“網絡成癮是可以治療的,一般治療時間為3個月左右,80%的患者都可以通過治療擺脫癮病。”
陶然教授介紹説,網絡成癮的表現包括:對網絡的使用有強烈的渴求或衝動感;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會出現周身不適、煩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戒斷反應,這些反應又能通過使用其他類似的電子媒介如電視、掌上遊戲機等來緩解。
陶然教授解釋説,網絡成癮者有的為達到滿足感而不斷增加使用網絡的時間和投入的程度;有的即使知道網絡使用的危害仍難以停止;有的因使用網絡而減少或放棄了其他的興趣、娛樂或社交活動;有的將使用網絡作為一種逃避問題或緩解不良情緒的途徑;有的使用網絡的持續時間難以控制,經多次努力後也不能成功。據介紹,網絡成癮的病程標準為平均每日連續使用網絡時間達到或超過6個小時,且符合症狀標準已達到或超過3個月。
網絡成癮多為青少年
筆者從北京軍區總醫院青少年網絡成癮治療中心了解到,該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來,已經累計治療網絡成癮者3000余名。這其中大學生竟佔了22%,其中不少輟學的大學生多為網絡成癮者。網絡成癮治療中心主任陶然教授表示,大學生在同齡人中認識能力相對還算比較高的,但很多人在中了網癮之後都追悔莫及又難以自拔,於是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除此之外,13歲至17歲的初中生、高中生也是網絡成癮的高發人群,“網絡成癮不僅影響個人學業和事業的發展,還嚴重危害到家庭和社會關係的穩定。”來自公安部門的統計表明,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網絡成癮者。
目前網絡成癮被分為5類:網絡遊戲成癮、網絡色情成癮、網絡關係成癮、網絡信息成癮、網絡交易成癮,其中以網絡遊戲成癮居多。網絡成癮者對網絡存在強烈的沉迷和渴求,不斷增加上網的時間和程度,停止或減少上網時會出現煩躁、易激惹等戒斷反應,嚴重者甚至出現衝動、攻擊、毀物行為,可導致性格內向、自卑、與家人對抗及其他精神心理問題,出現心境障礙。
陶然教授解釋説,這些患者對自己的學業及工作前途感到悲觀,情緒低落,做事情沒有興趣且愉快感下降。部分患者因與人交流過少,加之受到網絡世界的諸多不良影響,與現實世界逐漸脫離,變得害怕與人交往,擔心在別人面前出醜,回避社交活動,並因此導致社交恐懼症等。
青少年為何成癮多
“大部分都是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惹的禍。”陶然教授分析説,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到大,除了學習,生活全都被父母包辦,其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考入大學後,面對全新的生活環境,失去父母的庇護後一部分人會一下子失去方向,感到茫然和無助。
在臨床中醫生發現,父母“包辦”的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期普遍延後,一般人在十二三歲出現,這種孩子則在十七八歲甚至二十歲左右才出現。逆反心理期的開始,預示著一個新的、成熟的自我的出現。這種延後,代表孩子此前沒有形成獨立的思想和生活空間,在網絡的誘惑面前自然也就容易成癮了。
據悉,《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將由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報批國家衛生部,然後在全國各大醫院特別是三甲醫院精神科推廣使用。屆時,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出臺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的國家。(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