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我國5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自殺人數超過10萬,中老年人群體已成為我國自殺率最高的群體。全國首條老年人心理危機免費救助熱線已于日前開通。
我國老年人的心理狀況究竟如何?隨著老年人社會的來臨,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步入老年人隊伍。那麼,對於這樣一個群體,我們應該怎樣關注和關心?
老年人需要陪伴和傾聽
資深國家心理諮詢師荀焱認為,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看,人在所有生命階段都要遵循其規律。如果老人因經濟問題想不開,則問題關鍵不在心理,空談心理也無用。在實際調查中,老年人中有70%以上被人際問題困擾,比例最高;其次是死亡帶來的悲傷。
荀焱認為,目前並不能説老年人普遍存在何種心理問題,而只能説老年人都有相似的心理特點和情緒特點。與其他年齡階段的人相比,老年人情緒的持續性較差,情緒變化多、波動大,情感的依賴性增強,需要陪伴和傾聽,容易顯得固執。
很多年輕人都抱怨長輩啰嗦、愛鬧脾氣,“跟小孩似的”。對此,荀焱強調,“老小老小”這句古話並沒説錯。老人控制情緒的能力隨大腦皮層控制的減弱而減弱,與孩子大腦皮層控制尚未成熟情況相似。同時她指出,老人與孩子情緒相似,但切不可把老人當小孩哄。應尊重老人,讓他們適度宣泄和求助,讓他們覺得自己有價值、有力量、很重要。這種方法能産生積極的心理暗示,使老人忘掉“老”字,發揮“銀發力量”。
“目前,老年朋友的心理問題更多體現在情緒方面,但老年人很少會有持續一個月以上的情緒。”荀焱提醒道,“鋻於學界對心理問題的界定標準是有持續一個月以上的負面情緒,如果老人‘時晴時雨’,晚輩不必過於擔心。相反,老人長期陷於負面情緒的情況容易被兒女視為慣常,才更應該引起警惕。”
老年人應積極安排生活
那麼,老年人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晚年生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羅非教授解答説,鋻於心理暗示對人類生理、心理的影響,無論晚輩還是老年人自身都應該淡化“老”字。
他進一步強調,繼續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質、尋求人生的意義、學習新知識,才是保證老年人在有生之年身心健康、幸福生活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社會為老年人樹立的榜樣應是保持進取心、心態年輕的形象。而老年人則應重視自身身體與大腦的運動,保持年輕的心態。
荀焱認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點在於老年人應當積極安排自己的生活。這可分三個層次來説。
首先,在日常生活的安排上,老年人應安排好退休生活,繼續學習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多參與老年社交活動;適當運動。
其次,在對生活重心的把握上,應該重視自己與老伴,不要過於干涉孩子的生活。我國傳統的家庭關係十分緊密,許多步入老年的父母仍不放鬆對孩子的監督,干涉孩子生活的結果常常是孩子頭疼、父母傷心。老年夫妻應當更加珍視彼此、充分信任兒女,這樣家庭關係才更和諧。兒女應將父母干涉自己生活及嘮叨的行為看成是老年人留戀生命的體現,不要過於煩惱。
另外,在遇到生命的消逝時,老年人應在家人配合之下積極宣泄感情、完成儀式,度過情緒消退期。荀焱強調,這個“生命”並不一定指親人朋友,有時候老人喜愛的花草、寵物的離去也會喚起老人內心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留戀,引起強烈的反應。
專家提醒,從事件影響來看,離婚的打擊是第一位的,喪偶排在第二位。對老年人而言,這兩者的影響不啻為“心靈地震”,情感失落與生命恐懼的雙重壓力,給老人帶來巨大打擊。
情感打擊與日常情緒就如突發事件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一樣,大多數人的心理自愈能力足夠使人們在悲傷後回到正常生活軌道。若遇此不幸,家人應多陪伴傾聽,讓老年人多方抒解心情;鼓勵老人多參加團體活動,重新平衡生活、建立心理支持系統;幫助老人舉行自身認定的情感告別儀式。
“啃老”才是危機所在
專家認為,社會心理問題包括情緒、認知、行為三個方面,影響因素複雜。目前我國雖沒有已成型的老年社會心理問題,但“啃老”現象頗令人擔憂。
如今,第一代獨生子女大部分已平穩步入社會。由於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常常將金錢與精力全部投入到獨生子女身上,難免有過度之處。
比如,父母照顧體貼,卻忽視了對孩子的感恩教育。雙方在撫育過程中容易形成“父母對孩子好是天經地義”的心理定勢。父母的心疼常常造成孩子在各個方面都過於依賴父母。
目前,由於父母尚未老去,經濟、精力方面都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父母代勞和幫襯看起來沒有問題,但等到父母無法繼續提供援助,孩子又已習慣坐等父母的幫助,雙方都將追悔莫及。
因此,父母應切斷“臍帶聯絡”,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學會感恩,對自己和孩子的未來都是必要的。專家呼籲,社會應關注“啃老”現象,提倡感恩教育,為我國老齡化社會消除這一潛在危機。(實習生 鄭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