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經這樣設想:在地鐵裏,我們只需打開手機便可閱讀全套《明朝那些事兒》。在家裏,我們只需點擊鼠標便可閱讀在圖書館中佔據幾個書架的《二十四史》,“圖書數字化”讓一切成為可能。
“圖書數字化”內容豐富,比如電子書的閱讀、數字圖書館的建立、網絡讀書頻道的開通、數字出版業的興起等等,它使得“鴻篇巨著”能隨身攜帶、隨處翻閱,使閱讀更加輕鬆便捷。
這種“無紙化閱讀”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對人們傳統的閱讀習慣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衝擊著以紙質印刷為主的傳統出版業。“圖書數字化”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近期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下稱“文著協”)追究Google數字圖書館侵犯作家著作權一事便是例證。
傳統出版業受到挑戰
從經濟角度上看,數字出版業較傳統出版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開發潛力。原商務印書館信息中心主任、北京商易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成勇説:“從産值來看,數字出版從2000年15個億到2006年200個億,再到今年750個億,每年以56%的增速向前發展,而傳統出版的産值基本維持在600個億上下”。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日前在國際出版高層論壇上的致辭講到:“數字化和網絡化是中國出版業的發展方向,中國出版業正經歷著由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戰略轉型。”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中國578家圖書出版社中已有90%開展了電子圖書出版業務,出版電子圖書約50萬種。數字出版業方興未艾,傳統出版業受到挑戰。
目前,一些大的出版集團都在紛紛成立單獨的數字出版集團。劉成勇説,“我們傳統出版單位應當善於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將自身豐厚的出版資源,提供給大家使用。要積極應對挑戰,在一個更廣闊的平臺上與國外的相關機構進行更為平等的信息技術交流。”
數字出版改變人們生活
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對紙質出版物的閱讀習慣是否會為“無紙時代”讓路呢?劉成勇認為閱讀習慣是可以更新換代的,在網絡時代下成長的一代人或許更適應數字化圖書的閱讀。
“站在全世界的角度看,數字化出版幾年前就很熱。但自從電子閱讀屏幕成為成熟産品,以及亞馬遜和漢王等企業獲得成功後,整個數字化出版産業的脈絡才呼之欲出。可以説,電子書將是未來十年的一場巨大革命,它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子閱讀器銷售商,在參展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之際,漢王董事長劉迎建這樣描述漢王電紙書的海外發展前景。
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産品都可以成為數字化圖書的載體,但其高輻射、易疲勞等技術局限,制約了數字化圖書的發展。目前的主流電子閱讀器均採用了電子油墨技術,採用了電子油墨技術的電子顯示屏的閱讀效果被認為是“最為接近紙張的閱讀”。與傳統的紙質書籍相比,電子閱讀器會帶給閱讀者諸多全新的體驗,無輻射,無背光。這些努力無疑為數字化圖書的普及掃清道路。
劉迎建認為,數字化出版將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最大的改變就是閱讀方式,紙質將被邊緣化。文著協常務副總幹事張洪波也認為,包括手機出版和移動存儲設備(電子書)的數字出版由於其特有的便捷性和成本逐漸降低而被廣大年輕人和高端用戶所接受,數字出版前景廣闊。
版權,繞不過去的坎
但版權卻有可能令數字出版前景蒙上陰影。近日,谷歌與文著協的版權官司就是明證。
過去5年間,谷歌已將全球有著作權的近千萬種圖書收入了它的數字圖書館,而沒有通報著作權所有者本人,此舉引發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多起版權糾紛。如今,“戰火”燃至中國。
今年9月,文著協發佈消息稱,570位中國權利人的17922部圖書在谷歌的數字圖書館計劃之內,而權利人未獲得任何報酬。谷歌隨即提出“和解協議”,稱願賠付作家每部作品60美元,但需要作家們在限定時間內自己提出申請。谷歌的“無禮”引發輿論新一輪的聲討。11月2日,文著協與谷歌首次會面,就相互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初步的交流,不過並未就任何問題達成任何協議。
張洪波認為,數字版權的糾紛就是技術帶來新的挑戰。“面對海量的作品,取得所有收錄版權作品的授權需要巨大的人力、財力及時間上的支出成本。”但他認為這不能成為數字圖書館等侵權的理由,版權問題也不會成為圖書數字化的障礙,並肯定數字圖書館是傳播文化促進交流的便捷方式。
在他看來,無論是傳統出版物還是數字出版物,其版權都應在我國相關法律和國際版權公約的框架內得到保護,任何使用者都應遵循“先授權後使用”的基本原則。
張洪波希望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對數字出版的整個鏈條進行梳理,推動解決作者授權、授權通道、數字出版技術標準、數字出版資源的重復建設和浪費、國家統一數字資源平臺的建設、商業模式、結算方式、第三方監督機制等問題。(實習生 孫翠亭 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