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是第3個“中國卒中教育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武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腦卒中不但發病率高,致殘率和死亡率也很高。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每15秒鐘就有一個卒中新發病例,每21秒鐘就有一人死於卒中。與此同時,腦卒中發病年輕化的趨勢也越來越嚴重。臨床研究表明,心腦血管病年輕化,除遺傳因素外,還與中青年人工作壓力過大、生活方式不良等高危因素有關,喝酒、抽煙、熬夜、缺乏鍛鍊等是公認的損傷身體的生活方式。
年輕化:早發現早預防
某公司CEO肖先生在慶祝48歲生日時,突然有一瞬間感覺眼前黑了一下,然後就覺得看東西模模糊糊的。症狀大約持續了兩三分鐘,視力又恢復了正常。眼科醫生檢查並仔細詢問病史後,建議他去看神經內科。
“我明明是眼睛有問題,怎麼要我看神經科呢?”面對肖先生的疑問,神經內科醫生説:“你的問題可能出在脖子上,頸動脈狹窄導致大腦供血不足,以致影響了視覺神經。”
據武劍介紹:“肖先生屬於比較典型的因頸動脈狹窄、斑塊脫落而引起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也可稱作‘小中風’。”腦卒中即為人們俗稱的“腦中風”,主要包括腦出血和腦梗死兩類,臨床稱為腦血管病。
武劍介紹,卒中的早期症狀通常有6個:突發顏面部、上下肢或單側肢體麻木無力;突發言語困難,或理解力下降;眼前視物模糊、黑朦雙影;平衡調節障礙或行走困難;突然眩暈,覺得所有不動的東西都在晃動;突發強烈頭疼,持續1小時以上。
特別值得一提的看眼前復視。很多時候,當我們太累或用眼過度,甚至突然起身,都可能感覺面前的東西變成雙影。這時,您可以遮住一隻眼睛,如果發現眼前照舊,則屬於正常反應,或因眼睛問題引起;如果你蓋上單眼,發現視物開始變得正常,此時,就應該提醒自己是否為卒中的早期症狀,以期早發現早治療。
冬春季:警惕疾病高發
腦卒中發生的時間有一定的規律,一年當中,以冬春寒冷季節最易發病;一天當中,則以上午6點到11點之間發病率最高。這是因為冬天溫度下降,人體內的腎上腺素水平升高,體表血管就會收縮,以減少熱量的散發;同時腎上腺素又能使心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代謝加快,血壓升高,同時血小板活性增強,血黏度上升,極易誘發。
武劍提醒有中風家族史者;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以及腦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在季節交替時一定要提高警惕。“此外,肥胖、高脂血症者、煙酒癮過大、脾氣急躁、體力活動少、先天性腦動脈畸形和頸椎病經常眩暈發作者也都在危險範圍之內。”武劍説。
武劍認為,儘管年齡、家族史等是腦卒中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但只要積極控制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完全可以防止和推遲腦卒中的發生。這包括:創造家庭和睦的環境,讓病人在情緒上不過於緊張,思想上又高度重視;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並定期監測相關指標;警惕腦卒中的誘因,避免緊張、興奮、憂慮、腦力或體力過勞等因素,並注意氣候的劇變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等客觀環境的影響;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提倡中老年人以低鈉、低膽固醇、低脂肪食物為主,副食品宜多樣化;在食量上不易過飽或過饑。由於腦卒中病人肢體功能不便,活動較少,常易便秘,故應適當食用芹菜、油菜等含纖維多的蔬菜和水果;戒煙禁酒,每日飲少量紅葡萄酒對患者有益,但酗酒則有百害而無一利;最後要密切觀察和高度注意腦卒中的前兆症狀,及時到醫院診治。
6小時:黃金生命線
“一般來説,腦梗塞溶栓治療的最佳時間是在發病6小時內。但在臨床中,我們看到能夠在3—6小時送到醫院的是極少數的,不到整個腦血管意外病例的10%。”武劍解釋説,原因很簡單,就是家屬和病人對腦卒中救治知識的匱乏,結果是等到半邊身子不能動了,才急急忙忙去醫院,這時候已經超過了6小時,缺血的腦細胞已經死亡,此時“溶栓”不僅不能溶通閉塞的血管、挽救已經死亡的腦細胞,反而有造成腦出血的危險,最終病人失去了最佳搶救時機,造成終身癱瘓,悔之晚矣。
“發現患者突發急性腦卒中後,在等待急救車到達的同時,給患者亂吃降壓藥、不專業的搬運、掐人中或使患者仰面平躺等,都是非常錯誤的急救方法。”武劍説,腦卒中患者在急救時千萬不要亂吃“救命藥”。通常來説,有40%的卒中病人都會出現吞咽困難,如果強行喂入藥物,很容易使藥和水嗆入肺裏,不僅將引發呼吸問題,還會造成吸入性肺炎,極為危險。
在等待120急救人員到來前,應平穩放置患者,使其保持安靜,不要讓患者受到刺激。很多患者會感到呼吸困難,需要大口喘氣,此時不要掐患者的人中,否則會導致患者嘴部閉合,影響呼吸。
武劍還提醒,一旦患者出現嘔吐時,切不可仰面平躺,因為平躺會使嘔吐物誤吸入氣管,造成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平臥位還會使患者的舌根後墜,堵在嗓子眼兒造成窒息,所以,應使患者頭偏向一側或側臥。(記者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