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全膜雙壟溝播技術之後,甘肅省農技人員又創新出小麥全膜覆土穴播技術。這一旱作農業重大新技術,使旱地小麥平均畝産達300公斤,平均畝增産100公斤以上,增産率40%以上。同時研發成功覆膜覆土一體機,極大地減輕了勞動強度。
由甘肅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和甘谷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天水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探索研究的小麥全膜覆土穴播技術,使降水利用率達到72%以上,由傳統的地膜穴播小麥一年種植1茬改為一次覆膜覆土連續種植3至4茬,由傳統小麥的大播量播種改為精量播種,由人畜播種改為小麥配套穴播機播種。有效解決了不覆土地膜小麥出苗過程中播種穴與幼苗錯位的問題,避免了人工放苗;膜上覆土能夠有效保護農膜,一次覆膜連續使用3到4年,實現免耕多茬種植,延長了地膜的使用壽命,減輕了農膜污染,實現了節本增效。這項技術被全國小麥專家稱為“甘谷模式”。
該項技術于2006年至2010年在甘肅省中東部10個旱作農業縣區累計示範推廣39.96萬畝,小麥平均畝産293.7公斤,較露地小麥畝增産97.3公斤,增産率49.5%,共增産糧食3888.12萬公斤,較露地條播小麥畝平均節約生産成本100元左右,畝新增純收益392元。2011年,甘肅省計劃在中東部8個市州的20個旱作農業縣區推廣該項技術30萬畝,目前,17個冬小麥縣區已種植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麥29.52萬畝。
該技術示範推廣以來,其關鍵措施的播種用穴播機已經成功應用於生産,但人工覆膜覆土勞動強度大。日前,甘肅省已成功研發出覆膜覆土一體機,可實現覆膜覆土一次完成,極大地減輕了勞動強度,為甘肅省大面積推廣全膜覆土穴播技術創造了有利條件。據悉,甘肅省將於2012年至2015年累計推廣該項技術500萬畝,可增産糧食5億公斤。(記者 王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