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有半杯都是水鹼!”北京居民有時會這樣略帶誇張的描述飲用水。北京地區水質硬,水垢多,這些水鹼到底是什麼?會不會對我們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
受岩層的礦物質成分影響
“由於北京的自來水70%以上的來源都是地下水,所以北京地區的水質硬度是比較大的。”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齊魯講師這樣説道。
據北京大學工學院能源與資源工程系水資源研究中心博士後,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保祥介紹,水鹼就是水垢,它的形成跟本地區水的硬度有關。根據水的硬度劃分,可以大致分為“軟水”和“硬水”。硬水是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水中含鈣、鎂等物質成分越多,水的硬度越大。剛下的雨雪,水裏不含礦物質,是“軟水”,地表水(河水、湖水)和地下水(井水、泉水)都是硬水,但地下水中的礦物質含量通常比地表水多。
那麼水垢是怎樣形成的呢?張保祥和齊魯説,硬度分為暫時性硬度和永久性硬度,經煮沸後可把硬度去掉的硬度稱為暫時性硬度,經煮沸後不能去除的硬度,稱為永久性硬度。以上兩種硬度合稱為總硬度。原溶于水的鈣、鎂化合物在加熱釋放出二氧化碳後,變成了難溶于水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沉澱下來,這樣就形成了水垢。所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鎂和氫氧化鎂等。
而對於北京自來水中水垢多的情況,網上有説法認為這是地下水開採越來越深,水中的礦物含量也越來越多的原因,兩位專家表示這種説法並不正確。他們表示,地下水的硬度並不是隨著開採深度而升高,主要還是要取決於該地區的水質環境,即地下水接觸的岩層等的礦物質成分多少。
“北京水質硬度升高的原因,其實是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周圍地質環境的改變和污染物經由土壤向地下水的滲透。”張保祥表示,北京現有以地表水及地下水為水源的城區供水廠11座,日供水能力200多萬方。總體自來水硬度控制在350mg/L左右,是符合國家飲用水的規定的。
硬水不會造成結石
那麼硬水喝多了會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呢?那些“水垢”是安全的嗎?
齊魯解釋説硬水並不對健康造成直接危害。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鹽類進入到人體後部分會被分解;如果不能分解,將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不會對身體有特別影響。
根據英國國家研究院的研究,硬水質的飲用水富含人體所需礦物質成分,是人們補充鈣、鎂等成分的一種重要渠道。進一步的研究指出:當某一地區水中的礦物質溶量很高的時候,飲用水將成為人們吸收鈣等成分的主要來源:溶于水中的鈣是最易為人體吸收的。除了鈣以外,硬水也將是人體補充鎂、鐵等微量元素的重要渠道。
針對“水垢成分雖然無害,但是多喝易造成結石”的説法,專家也表示這種説法並沒有根據,醫學上沒有明顯證據表明硬水會增加結石的發病率,甚至有數據表明,硬水地區居民結石發病率要低於軟水地區。
張保祥介紹,1958年和1963年的WHO制定的《飲用水國際標準》都沒有涉及到水的硬度。1971年的國際標準提出飲用水硬度的最大允許水平為500mg/L。在1984年的《飲用水水質準則》(第1版)中,結論是沒有強有力證據能説明飲用硬水對人體健康會産生不良影響。不建議對市政供水必須軟化,或者保證水中只能保持最低的鈣鎂殘留水平。制定硬度的準則值500mg/L是基於水的味道和家庭用水來考慮的。而這個所謂的“可接受性”主要是指感官的可接受程度和家庭洗滌的需要,並不涉及健康標準。
事實上,日本和美國的飲用水標準中對水的硬度沒有要求。而我國原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和新修訂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規定生活飲用水水質中總硬度指標應符合的限值為450mg/L;新規範對農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質因條件限制,總硬度指標限值可暫按照550mg/L標準執行。
水垢要定期清理
雖然對健康沒有危害,但是水垢並不就是好的。一個地區如果水質過硬,運輸和加熱水的器材就容易結水垢,會造成用水器材效率減低甚至是故障,縮短器材的使用壽命,同時也會使能耗大大增加。對於家庭的日常活動來説,硬水在洗滌時會消耗更多的水和洗滌用品,衣物等不容易洗凈,壽命也會縮短。用硬水洗浴,對於皮膚、頭髮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除此之外,水垢對於健康也不是全無影響。齊魯指出,水垢對於人體雖然沒有直接危害,但是長時間結下的水垢中包含許多其他沉澱物,同時水垢更容易吸附一些微量金屬元素,包括鉛鋅砷等重金屬,長期攝入對健康有不利的影響。
專家建議,飲用水時儘量不要飲用水中的沉澱即水垢,一些水質較差的地區可以用超濾膜過濾飲用水。家庭裏燒水、盛水的容器上的水垢也要定期清理,不僅對健康有益,也能節省燃氣開支。清理水垢時可以使用專門的清潔劑,在家庭中也可以簡單用食醋來清洗。
專家強調,不要因為硬水的一些不利因素就因噎廢食而去選擇過度凈化的純凈水。因為純凈水雖然凈化了水中的有害物質,但是有益物質也一併被清除了,水裏沒有營養,長期飲用將會危害健康。如果居民們要選擇桶裝水或是瓶裝水作為飲用水,應該儘量選擇有一定硬度的礦泉水而不是過於“乾淨”的純凈水。 (實習生 黃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