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專家釋疑“被降溫”:預報氣溫並非地表溫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8月03日 08時48分   來源:中央氣象臺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8月1日13時50分,在湖北省武漢市南湖附近一棟高樓上用紅外儀器測溫,地表溫度竟然達到62.4℃。有不少網友跟帖表示,近期持續10多天高溫天氣,氣象部門每天預報溫度在36℃,與實際感覺不符。為什麼人們感受到的溫度和氣象部門預報的溫度總有差距?

    百葉箱測出標準氣溫

    中國天氣網首席專家、原中央氣象臺臺長李小泉介紹説,百葉箱的位置有很嚴格的標準,是按照世界氣象組織的規定和氣象觀測的規範來設定的。

    溫度表要架設在離地面1.5米的高度,裝在六面通風的百葉箱中,既要保證能與外界空氣交流,又要保證不會過分受到風力的影響,同時還要避免陽光直射。此外,百葉箱周圍的環境也有著嚴格的要求,國際上統一要求觀測場四週必須空曠平坦,周圍不能有樹木和高大建築物的遮擋,並且安放在厚度不超過20厘米的草坪之上。這樣才能確保全球的氣象觀測數據有良好的代表性、準確性和比較性,便於氣溫資料進行全球共享,才能正確分析天氣系統的變化並提供可靠的天氣預報服務。

    李小泉説,天氣預報中所説的氣溫預報是指空氣溫度的預報。空氣溫度的局地性很強,與海拔高度和周圍環境有關。人類的活動一般都在1米到2米的高度,所以,用全球統一的1.5米高的百葉箱內的氣溫,才能比較真實地反映人類活動層的大氣情況,即代表著自然狀態下,不受干擾的標準空氣溫度。

    多種因素造成體感溫度差異

    天氣預報的標準氣溫與人們實際感知的溫度(即體感溫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地區、環境、個人的差異,導致體感溫度與實況溫度産生差距。

    影響體感溫度的因素有很多,李小泉認為讓人們感受到溫度差的最主要因素是相對濕度和風力。

    當氣溫高且濕度大時,皮膚表面的汗液不能很好地蒸發,人體散熱效率低,體感溫度高於實際氣溫。所以即使是35℃的高溫天氣,只要濕度低,也會覺得身體幹爽,並不太難受。但在南方的大部分城市及處於雨季的北方,相對濕度會達到80%以上,此時只要氣溫超過32℃,人體就會感覺悶熱難耐。

    風像一把巨大的風扇,無形中加速了空氣的流動,能迅速將皮膚上的汗液帶走,使人感到好像溫度有所下降。此外,太陽輻射的影響也非常明顯,在相同氣溫、濕度、風速條件下,陽光直接照射和在蔭涼裏的體感溫度能相差4℃至6℃。

    李小泉解釋説,氣溫是要有代表性的,不同的下墊面溫度不同,將溫度計半埋半露在土壤裏,是國際上通用的觀測地溫的標準方法。氣象部門有監測地表溫度的紀錄,但在夏季預報地溫對市民出行活動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不管地溫高低,人們都要選擇穿鞋走路。 

 
 
 相關鏈結
· 氣象科普:“厄爾尼諾”今年會捲土重來嗎?
· 專家解析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流域強降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