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4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暨九三學社院士專家進校園——生態與健康高端對話”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孟安明在活動上指出,我國屬於出生缺陷高發國家,大氣、水、重金屬等環境污染會加大孕婦流産、嬰幼兒患病風險。
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仍然偏高
據衛生部發佈的《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1年》顯示,據全國出生缺陷醫院監測數據(監測期限為妊娠滿28周至産後7天),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呈上升趨勢,由1996年的87.7萬,上升到2010年的149.9萬,增幅達70.9%。2010年,醫院監測的前五位出生缺陷種類是先天性心臟病32.7萬、多指(趾)16.4萬、總唇裂12.8萬、先天性腦積水6萬、神經管缺陷5.7萬,共佔全部出生缺陷的49.1%。
“胚胎的正常發育往往受到嚴格的遺傳程序調控。也就是説,數千個基因控制著胚胎的發育。基因的表達産物控制著細胞的增殖、遷移、分化和存活等細胞行為,而基因必須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區域,以正確的量表達,才能實現胚胎的正常發育。出生缺陷源於胚胎發育異常。環境污染對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影響尤為嚴重,大大超過了成人。”孟安明説,這是由於胚胎和胎兒發育涉及快速的細胞增殖、分化,加上自身保護體系還不完善,環境污染物可改變胚胎和胎兒的基因,或改變基因表達活性,從而導致其夭折或出生缺陷。
空氣污染增加孕婦早産等風險
目前,城市中的大氣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和生活廢氣、汽車尾氣、森林火災和戰爭等。其中,以含有二氧化硫為主的硫氧化物,以二氧化氮為主的氮氧化物,以二氧化碳為主的碳氧化物以及碳、氫結合的碳氫化物、多環芬烴等有機污染物;表現為含有粉塵、煙液滴、霧、降塵、飄塵、懸浮物等氣溶膠狀態的污染物存在於人們的身邊。
“空氣污染對孕婦和嬰幼兒健康危害非常明顯。”孟安明舉例説,對西班牙785位産婦的研究發現,在室外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於46.2毫克/立方米,或苯濃度高於2.7毫克/立方米區域裏的孕婦,其早産(孕期少於37周)風險顯著增高;而早産兒容易出現腦神經發育不良、學習記憶障礙、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慢性肺病、胃腸疾病等。而孕婦暴露在高濃度的多環芳烴環境中,可能引起胎兒細胞中的染色體畸變。
此外,如孕婦長期暴露在較高濃度的植物燃燒煙霧中,也可能導致早産、孩子出生重量低、頸動脈血管受損等;而嬰兒暴露在這樣的煙霧中,將增加患急促性嬰兒死亡綜合徵、哮喘、肺感染、中耳感染、節段性腸炎、神經行為障礙等風險。
水污染等會引起流産和出生缺陷
除了大氣污染,水污染也是人們不可忽視的生態問題之一。目前,水污染主要來自於工業排污、農業生産污染物(農藥、化肥等)和生活垃圾等。被污染的水中含有重金屬、致癌致畸和無機化合物。
“農藥可導致胎兒畸形。”孟安明舉例説,在美國佛羅裏達一塊番茄地裏工作的三位婦女都生下先天缺陷孩子。那是由於她們的工作場地在番茄生長季噴了30多種化合物,其中至少包含了3種已知影響發育的劇毒農藥,即除草劑嗪草酮、除真菌劑代森錳鋅、殺蟲劑阿佛菌素。
“重金屬污染會引起流産和出生缺陷。”孟安明説,有資料顯示,在海灣戰爭中被嚴重轟炸的伊拉克中部城市Fallujah,流産和出生缺陷比例大幅上升,嬰兒頭髮等組織中的鉛、汞、鈾含量大大高於未受戰爭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此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環境污染還有食品和藥物污染,這包括農藥殘留,毒奶粉、地溝油、毒豆芽、毒腐竹、毒臭豆腐、毒韭菜、毒饅頭等非法添加了所謂的“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含有毒的有機和無機化合物或生物活性物質,如激素和抗生素。“孕婦和嬰幼兒一旦食用上述食品,有可能患上造血功能障礙等多種疾病。”孟安明還舉例説,薩立多胺是上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廣泛使用的一種安眠藥、鎮定劑,數十個國家因孕婦服用該藥物導致數萬名殘疾兒童,後來被禁用;如果母親在妊娠期間酗酒會阻礙胎兒的發育和生長,造成獨特的臉部小斑,破壞神經元以及腦部結構,並引起體質、心智或行為等問題;人在兒童、少年期間,神經系統仍然在發育,因此,兒童和少年不可飲酒。
另外,如長期處在高強度的電磁場中,孕婦會增加流産的風險,嬰幼兒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智力的發育也可能受到影響。因此,孟安明建議,要重視環境保護、做到優生優育。“必須增強環保意識,發展科技。研發和使用降解有毒有害物技術、新型無害生物農藥,提高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從而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提高産前遺傳檢測和診斷技術等;孕婦需重視自我健康保護,家長要重視嬰幼兒的健康發育生長。”(記者 李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