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五一”小長假,劉女士一家人接連轉了蘇杭和普陀山,玩得很盡興,但回到家,劉女士的耳朵卻總“嗡嗡”作響,就像塞了一團棉花,脹悶難受。
遊客登山或乘坐飛機時,由於氣壓驟變,咽鼓管口不能順利開放以調節鼓室內壓力,會引起鼓室損傷,造成氣壓性中耳炎。咽鼓管有疾的患者爬山、登機前,不妨用抗生素藥水滴鼻子。
正常情況下,咽鼓管是閉合的,但人在吞咽、哈欠和擤鼻時,會瞬間開放,使鼓室內氣壓和外界氣壓保持平衡。人們在登山、潛水或乘坐飛機前半小時,擤鼻後用抗生素藥水滴鼻子,或在登高時咀嚼口香糖,以儘量保持中耳內外氣壓平衡,避免中耳受損。
而一旦出現氣壓性中耳炎,可外用滴鼻劑,內服清熱、瀉火、開竅、通閉的中藥(有感染的人還要使用抗生素),同時經常捏鼻鼓耳,有助於緩解不適症狀。
此外,人在旅途中受氣溫變化、病毒感染、勞累等因素影響,容易出現突發性耳聾,很多人以為上火了,吃點兒祛火藥就完事,其實耳鳴、瞬時聽力嚴重下降,很可能是突發性耳聾。如錯過發病20天的治療期,聽力損傷可能就不可逆了。越早治療,恢復幾率越高,甚至聽力可以完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