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5月4日電(記者 周潤健、蔡玉高)根據新近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今年立夏的準確時間為5月5日22時44分。
24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介紹,由於節氣是特定的時刻,而非特定的24天,因而雖然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但具體的時間卻是不斷變化的。太陽到達黃經45度為“立夏”節氣。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夏季氣溫明顯升高,雷雨增多,這時農作物在雨水的滋潤下,生長得非常旺盛。
我國古代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是説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蛄(即螻蛄)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説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王思潮表示,作為我國權威的天文測算部門,紫金山天文臺負責實施我國的日曆編算和發佈,每年編算次年的農曆日曆,其中包括朔望和節氣時刻,時間均精確到分鐘,作為標準在每年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中正式發表,並以《日曆資料》的形式對外發佈。
王思潮説,按照《中國天文年曆》,今年立夏的具體時間為5月5日22時44分。由於各種原因,社會上的一些年曆在立夏的具體時間上可能會有不同,應以紫金山天文臺的發佈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