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8月4日專電(記者 范春生)隨著網上購物日益成為新時尚,貨到付款因風險相對較低而成為消費者青睞的網購模式。然而記者採訪發現,貨到付款也屢藏陷阱,網購者要小心防範。
7月下旬,遼寧省鐵嶺市市民薛英在網上看中一款要價100多元的移動硬盤,商家承諾貨到付款,3個月內可以退換,3年質保。月底,貨通過快遞送到了,工作人員卻告知要先付款才能驗貨,無奈她只得同意。
“硬盤拿到手一看就是新的,表面根本看不出任何問題,可晚上試了一下,發現不能存儲文件,也不能分區,屬於假冒産品。”薛英氣憤地説,當晚就上網和店家溝通,對方根本無應答。由於是貨到付款交易方式,網店沒有走網上購物程序,沒有正常網購的買賣交易記錄,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
記者調查發現,與薛英有類似遭遇的網購者並不是少數。瀋陽市一位姓郭的女士透露,一個月前在網上買了新手機,也是貨到付款,當時檢查已經很仔細,結果不到一個月,還是出現了質量問題,拿到售後服務中心一查,發現是翻新機。
遼寧省法學會會員、遼寧誠銘律師事務所主任秦大軍認為,貨到付款方式涉及現金交易,同時又缺乏相應的有效監管,因此存在著安全防範漏洞,較易引發欺騙甚至詐騙行為。他提醒,消費者在網購時,儘量要選擇信譽相對較好的購物網站。對於商品價格與市價差距過於懸殊或不合理時,更應小心求證,切勿貪圖便宜貿然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