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6月4日專電(記者魏運亨)傳統民俗節日端午節今年首次成為國家法定假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教授指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除漢族之外,滿、蒙、藏、苗、彝、畬、錫伯、朝鮮、土家、達斡爾等28個少數民族也過端午節。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29個民族過端午節的習俗多種多樣。
烏丙安教授説,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其起源也有不同的“地區版本”。漢族就有祭詩人屈原、祭伍子胥、紀念勾踐或孝女曹娥等不同説法,但追根溯源它是在酷暑之前一次全民性的避瘟驅毒、防疫祛病活動,人文內容是後來陸續加進的。
擔任中國民俗學會名譽會長的烏丙安認為,端午節作為中華多民族的民俗大節,除了自古以來的避瘟驅毒、防災祛病的積極含義外,還摻雜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風俗色彩,體現著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差異,文化遺産符號和內涵十分豐富。像漢族過端午的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蒿、係五彩線等;四川小涼山的彝族群眾在端午節這一天的習俗是採集草藥,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過端午要抬著紙船到田間趕走害蟲,祈禱禾苗成長;貴州苗族端午節除舉行賽龍舟外,還舉行踩鼓舞、唱歌、趕山等活動;藏族民間過端午節,青年男女到郊野遊樂,進行賽馬、歌舞、遊戲等活動。
烏丙安説,粽子是端午節傳統特色食品,但不同民族吃出了各自花樣。漢族最早是用新竹筒盛米煮成筒粽,後來才改用楝葉、菰蘆葉、竹葉、葦葉裹黏米成尖角心形狀,煮熟後食用;瑤族的粽子常用糯米配臘肉條、綠豆,形似枕頭,也有人在糯米中加紅糖、花生等製成素餡涼粽子;毛南族把端午節亦稱為“藥節”,他們用艾葉、菖蒲、黃姜等草藥作餡包粽粑食用;畬族群眾一般用箬葉將糯米包成四角,用灰鹼水煮熟後,用龍草捆紮,10個一串,可存放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