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21日電(記者俞菀、羅爭光)“中秋團圓”,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卻包含著中國人深厚的傳統文化與歷史情懷。專家呼籲,人們要真正去了解中秋節的豐富文化內涵,不能把中秋節簡單過成了“月餅節”。
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仲富蘭指出,雖然人們如今依然會熱鬧地度過中秋,卻對中秋的歷史越來越模糊,對中秋節習俗的記憶,也只剩下了一些零碎的“符號”。因此,中秋節的文化底蘊需要富有創意的宣傳和推廣。
比如節日習俗的融合與創新。仲富蘭建議説:“江南有‘走月亮’的習俗,就是中秋佳節邊賞月邊遊玩,寓意驅除疾病、追隨吉祥。現在不妨加入遊園燈會的元素,既浪漫又現代。”
再比如,現在的城市人群往往各自住在“火柴盒”裏,賞月空間很受局限。“社區、街道完全可以組織大家在公園、廣場等空曠場所舉行賞月活動,幫助人們親近自然,相互溝通。”
仲富蘭認為,在推廣中秋節傳統時,還應該更多地突出節日本身所包含的“團結、團圓、豐收”等含意。“節日文化的傳承,也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家庭幸福的價值觀傳承,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理念的傳承。”
仲富蘭説,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到了唐代,祭月、賞月、玩月的風俗更為文人雅士們重視,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説法。北宋京都的中秋夜,滿城人家都要焚香拜月説出心願。而從南宋開始,民間就以月餅相贈,取“團圓美滿”之義。到了明清,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走月亮、舞草龍等有趣的風俗,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等有關中秋節的傳説也深入人心。
另外,中秋節的別稱很多,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恰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而在中國的傳統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所以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因此中秋又叫“月夕”“八月節”。當人們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如果中秋節成了僅僅是人們將昂貴的月餅送來送去的節日,那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所以,要充分挖掘傳統節日的內涵,同時賦予現代性的創意來推動其發展。”仲富蘭説,“傳統節日不是越土越好,也不是越古越好,完全可以融入更多的現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