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文娛
 
民俗學家:中秋節本質源於月亮崇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瀋陽9月21日專電(記者李克瑤)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被很多人視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國民俗語言學會會長曲彥斌説:“中秋節的由來無論有多少説法,其本質都在於原始的月亮崇拜。與太陽崇拜一樣,屬於一種自然崇拜,是被賦予了豐富內涵的、人文化了的‘月亮文化’。”

    曲彥斌介紹説,古往今來,單是中國的“月亮文化”蘊藏就非常豐富、深厚,包括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眾多説法和掌故。神話傳説、歷史淵源、詩詞歌賦等等更是難以勝數。

    月亮崇拜自然少不了賞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曲彥斌説:“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吃月餅只是唐代以來才出現的一個中秋節食俗,絕非中秋節的主題和主體活動。至今,每逢中秋佳節,民間仍盛行吃月餅和團圓飯以及舞龍、點塔燈等習俗。許多地方還形成燒鬥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等特殊習俗。

    “無論雅俗與否,不同群體、不同層面的人們,各自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適合自己的方式過中秋節才是最愜意的。”曲彥斌説。

 
 
 相關鏈結
· 傳統節日多“重日” 古人意在“天人相通”
· 民俗專家:“七夕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
· 民俗專家解讀: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
· 民俗專家細解“二月二”為何“龍抬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