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高考制度改革有益嘗試 復旦大學將自主招生300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2日   來源:新華社

    1185名學生參加復旦自主選拔錄取“面試”

    新華社上海4月2日電(記者劉丹、肖春飛) 4月1日、2日,1185名上海高三學生在萬眾矚目中走進復旦大學光華樓,完成了2006年復旦大學自主選拔錄取“面試”,經由面試專家綜合評定,最終將預錄取300名學生,錄取結果將於4月5日後向社會公佈。

    與以往高校實施的保送生、優秀生選拔、5%“自主招生”等政策不同的是,此次改革的突破在於“面試決定錄取結果”,復旦大學表示,之所以“預錄取”,是因為學校留給學生自動放棄入讀復旦的權力。

    本次自主選拔錄取共有5828名高中生參加復旦申請資格測試,學校向測試成績610分(含)以上的1208名學生寄送了入學申請手冊。獲得面試資格的學生來自上海91所高中,其中不乏非重點高中學生。

    本次面試的專家均來自復旦大學,共170名(其中後備專家20名),專業領域涵蓋了幾乎復旦大學所有現有學科,專家都具有正高職稱,其中院長、系主任20余人,像陸谷孫、姜義華、陳紀修、范康年、郭慕依、封東來這樣具有“國家教學名師”、“長江學者”和“全國精品課程主講教授”等稱號的資深教授和知名學者佔據了很大比例。值得一提的是,在參與面試的專家評審團中,包含有30名長期從事學生德育工作的骨幹教師。

    所有面試專家分30組,每組5位教師,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自然科學以及學生德育等五個領域從專家庫中各隨機抽取一位專家組成。學校事先對專家團進行全面、嚴格的面試培訓。每位面試專家將對申請者的思想品德表現、學習研究潛力、社會組織能力以及專長特長等方面進行考察,給出綜合評價。

    復旦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鄭方賢表示:面試專家和學生事先分別通過隨機方式分組,專家名單、專家分組名單和學生分組名單均嚴格保密。面試當天上午7點15分,面試專家組和考生組在上海市與學校的紀檢監察部門以及媒體的監督下,通過隨機抽取方式確定專家組和學生組的配對。經過兩輪隨機抽籤和一次隨機配對,隔斷了專家和學生之間事先溝通的可能性,從制度上保證了面試的公正、公平。

    面試開始後,考生根據抽籤結果經由志願者引導進入封閉式的面試考場。專家每人一間面試房間。學生按照末位數字1-2-3-4-5-1的順序依次輪換,進入不同的房間,接受該組五位專家“一對一”面試。每位專家面試15分鐘,一位考生共計接受75分鐘的面試。面試結束當天,專家組召開評議會,以決議書的形式確定面試結果。  

    鄭方賢説,專家面試前,會事先專門閱讀學生提交的申請材料。學校要求專家面試時,不以貌取人,不以家庭背景取人,不以性別取人,不以性格取人,不以態度取人,堅持考察學生的素質與能力。此外,學校制定了《面試統一要求》,各位專家根據統一要求事先準備面試問題。學校還制定了《專家面試須知》,對專家的用語、著裝都做出了規定。

    據悉,所有面試專家和工作人員都在面試前簽署了保密承諾書;學校制定了嚴格的回避措施,專家和考生都有權提出回避;所有面試過程均全程錄音,專家面試記錄和決議書將全部存檔。(完)

復旦“面試”招生能否“破冰”?

    新華社上海4月2日電(記者劉丹、肖春飛)4月1日、2日,1185名上海高三學生在萬眾矚目中先後走進了復旦大學光華樓。他們中將有300人通過這所著名大學自主招生的“面試”而被錄取,高考分數第一次與高校錄取脫節。

    華東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唐安國指出:“這是中國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然而,由絕對清晰的筆試變成相對模糊的面試,人們仍關注著面試能否保證公平?此次改革能否為相對刻板的高考制度注入活力?

    從“人紙較量”到“面面交流”

    這是一次新中國教育史上從未有過的大學入學考試:考場內,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個計時器。桌上擺放著前來面試學生的自薦信、個人基本信息表、高中三年各科成績單、兩封推薦信——至少一封為任課教師推薦,還有平時表現的各項能力證明材料、獲獎證書、特長證明……  

    與傳統的高考不同,沒有了答卷的“沙沙”寫字聲、沒有了緊張難耐的考試氣氛,“人和紙的較量”變成了“面對面的交流”。

    在復旦大學光華樓裏,這樣的考場有150個,150位面試教授分居其中,1185位學生分別走進此前電腦排位所定相應的5個房間,每位學生分別在5個房間各進行15分鐘“一對一”面試,總計75分鐘的面試後,教授們將進行綜合判斷:此生是否能被復旦大學錄取?

    一位姓楊的高三學生在自薦信中寫道:“最心儀的專業是臨床醫學”。於是在面試時他被問道“不少媒體披露過醫生收紅包的事件,對於醫德問題,你有何看法,應如何避免‘紅包事件’發生?”

    “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哪些矛盾,你有何觀點和看法?”“有些演算題可能需要經過冥思苦想才能得到答案,你有無這樣的經歷,舉例説明,並分析當時的心情。”這是上海七寶中學高三學生路鵬程面試時被問及的問題。在老師的推薦信中,認為小路在數學、管理方面有突出才能。

    跟以往高校實施的保送生、優秀生選拔、5%“自主招生”等政策不同的是,此次改革的突破在於“面試決定錄取結果”“學校説了算”。

    自3月2日復旦大學發佈自主選拔錄取招生改革方案以來,近6000位報名學生通過復旦大學申請資格測試,1208位學生入圍面試,最終面試錄取的300名學生,約佔復旦大學2006年總招生比例的10%。

    值得一提的是,被錄取的300名考生,還須參加6月份的統一高考,高考成績對錄取結果不構成影響。

    高考指揮棒不變,素質教育是空話

    行知中學學生蔣林的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説,面試時,真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提問者不拘泥于課本,社會關注度的考察被提升到重要位置,“要答好這樣的問題,臨時準備根本沒用,面試考察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不用死記硬背書本知識。”

    有一名考生卻有不同看法:“從2月18日我被學校確定為自主招生對象起,從復習語文、數學、外語和物理4門功課,增加到復習10門功課,從每天晚上12點睡覺推遲到淩晨2點才能睡覺!”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表示,這項改革一個重要的信號在於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當代大學生最缺失的是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高考指揮棒不改變,“唯分數論”的培養人才模式不改變,中國的素質教育將成為一句空話,“一張再好的試卷也無法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

    復旦附中副校長吳堅説:“學校大張旗鼓搞素質教育,緊鑼密鼓搞應試教育,連校長都快成了人格分裂的人。復旦面試招生是一個信號,如果這種選拔方式達到一定規模,那麼,從高中到初中乃至小學,大家都會重新審視:我該怎樣培養孩子?”

    秦紹德表示:“希望以此次改革帶動中小學改變‘唯分數論’的傳統培養模式,讓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都有意識地在培養綜合素質方面下工夫,為基礎教育的素質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體制保障。”

    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研究所副所長楊小微表示:素質教育之所以在我國中小學校中的發展遭遇阻力,其根源在於“高考指揮棒”一直沒能改變,復旦此次改革,對促進中小學校素質教育的加快發展可起到催化作用,也對全國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有著示範作用。

    面試能夠確保公平嗎

    不少學生家長有一種焦慮:面試人為因素較大,公平如何體現?

    秦紹德説,復旦為此次錄取改革做了體制保障和科學嚴密的程序設計,以確保這項改革嚴格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要求施行——無論是面試考生還是被最終錄取的考生名單,都將適時在網上公佈,拒絕接受“條子生”,學校紀委將參與招生各環節工作,整個錄取環節將接受上級教育部門和媒體的監督。

    秦紹德介紹,學校成立了由150名不同學科領域的教授組成的專家面試團,事先對專家團進行了嚴格的面試培訓。面試團5人一組,分別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自然科學以及學生德育等5個領域的專家,文理兼顧,中青搭配。

    面試前半個小時電腦隨機抽樣,分配不同專家面試組所對應的考生,一對一面試完畢,5位面試教授以“A、B、C、D”四種類型完成對學生的面試評分,隨後該組教授就考生的面試表現進行合議,大家不存在異議就意味著“通過”,若意見不一致,再由招生改革領導小組牽頭,召集面試教授復議,經討論若確為某專項領域有特殊才華的所謂“偏才”者,可以通過復議形式舉手“通過”。專家名單、專家分組名單和學生分組名單均嚴格保密。

    值得一提的是,每間面試房間都放有錄音筆,對考生面試過程進行全程錄音,必要時將錄音作為復議時的一手資料,“儘量不漏過一個未來人才”。

    復旦大學招生辦主任鄭方賢強調:在這項改革中,學校的聲譽是至高無上的。但是不少家長依然表示,面試成績教授的主觀性較強,應該將家長代表也納入監督隊伍中,才能體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

    “高考本無錯,錯的是分數至上的錄取手段”

    對於“復旦模式”,教育界也有不同聲音。上海師範大學現代教育研究所所長楊德廣認為,要真正做到“自主招生”,就不應該讓學生再參加統一測試。他説:“這麼做,仍然是引導學生整天去應對考試和考分,這種增加學生負擔的‘自主招生’還是不搞為好。”

    還有一些教育專家表示,一定時期內,高考仍然是中國高等教育招生的主要形式,但需要建立以統一考試為主、多元化考試和多樣化選拔錄取相結合的高考與招生制度。

    秦紹德表示,在現階段高校資源有限、社會公平關注度高的情況下,高校自主選拔前一定要進行測試,因為面對成千上萬的考生,必須有個合理的標準初步選拔。“按照國外大學經驗,如哈佛、耶魯,他們在自主錄取前,對學生初步選拔,主要看考生‘中學水平考試’成績,這是大多數高校認同的標準化考試。而我們沒有統一的‘中學水平考試’以供參考。”

    一直潛心研究教育問題的熊丙奇教授説:“復旦此次招生改革是一次有益嘗試。自主招生的真正意義,在於打破‘一考定終身’的集中錄取制度,高考本身沒有錯,錯的是以分數為唯一選拔標準的錄取手段,如果將高考認定為一種標準化測試,意義就完全不同了。”(完)

 
 
 相關鏈結
· 上海:六所自主試招專科高校排定日程
· 上海高考招生改革:專科院校也可自主招生
· 江蘇省2006年高校自主招生辦法出臺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自主招生限鄂湘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