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草原茫茫天地間-內蒙古自治區加強生態建設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04日   來源:人民日報

    “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水草豐美的內蒙古,一個被傳唱不息的地方,一個被人們從心靈深處呼喚為“家”的地方。

    作為“我國北方最重要的生態屏障”,內蒙古把生態建設作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切入點和基礎建設來抓,多年來生態狀況急劇惡化的趨勢得到“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歷史性改變,許多昔日的荒灘、荒漠,重現草木蔥蘢、繁花鋪地、流水潺潺的景象。

    “圍欄到戶”守護芳草

    縱馬奔馳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藍天白雲下,草原茫茫天地間,潔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邊,仿佛置身於童話仙境。

    “草原生態是內蒙古生態的主體,全區擁有草原13.2億畝,佔國土總面積的74%,可利用面積居全國首位。”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廳長陶克説。多年來,由於氣候日趨乾旱,加之人口較快增長,人為的不合理利用,草原沙化退化現象嚴重,不僅制約了草原畜牧業的發展,而且對華北地區的生態安全造成了威脅。

    面對嚴峻的形勢,內蒙古及時調整方向。1984年,內蒙古打破“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舊體制,實行“草場公有,承包經營,牲畜作價,戶有戶養”的“草畜雙承包”責任制;1989年,在“草畜雙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提出並實施“落實草原所有權、使用權和承包到戶責任制”的草場“雙權一制”。截至目前,全區已落實草原所有權面積10.42億畝,落實承包到戶面積8.34億畝。

    “這裡就是禁牧休牧區。你看,草變高了、綠了,花變多了、艷了。”在希拉穆仁草原,一位牧民指著鐵絲網圍住的草場説。在推行草畜平衡、開展禁牧、休牧和劃區輪牧以及基本草牧場保護等制度方面,內蒙古走在了全國前列。

    “為了保護草原生態環境,解決放牧草場混放混用、牲畜吃‘大鍋飯’的問題,政府提出‘承包到戶、圍欄到戶’。”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托海鎮的牧民達來説。記者在他家院子裏看到,羊兒在欄裏吃草,小鹿蜷縮在馬車下打盹,牧羊犬樂顛顛地追逐著蝴蝶。目前,內蒙古草原圍欄已發展到3.3億畝,佔草原承包到戶面積的41.14%。不再轉場輪牧的牧戶,被鼓勵、引導集中起來進行村落化定居。於是,星羅棋佈的定居點取代了蒙古包,牧民過上了和城鎮人一樣的生活。

    牛羊的數量也不再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內蒙古對牛羊開展“計劃生育”,減少數量,提高良種率、産出率。呼倫貝爾市委書記曹徵海告訴記者,呼倫貝爾市草原自然載畜量由600萬頭只減少到400萬頭只。“GDP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標,生態環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保護不了生態環境,我們就是歷史罪人!”

    傳統牧區已經不再是牲畜飼養的集中地,農區畜牧業成為全區畜牧業的主體,這一歷史性的轉折,對草原生態的恢復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06年,內蒙古牧業年度牲畜存欄頭數達11051.47萬頭只,比上年同期增長4.1%;農區牲畜存欄頭數比例已由5年前的21%提升到現在的70%左右,牧區牲畜存欄頭數比例則由5年前的79%下降到現在的30%左右;牛奶、羊肉、羊絨産量居全國之首,畜牧業呈現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

    “雖然養的羊少了,但是收入沒有減少,最讓人高興的是,給子孫留下了一個綠色的草原!”西烏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鎮牧民達林太説。2005年,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達林太把自己承包的11550畝草場劃分為10個小區,對牲畜進行輪牧。兩年後,達林太家的沙化、退化草場植被得到了明顯恢復,牧草的畝産量增加了20多公斤,羊的體重也平均增加了3.7公斤。

    牧業生産方式的改變,使千百年來趕著牛羊逐水草的內蒙古牧民,成為綠色的守護者和營造者。

    林權改革營造綠蔭

    金雕從高山懸崖邊扶搖直上,雪豹悄悄尾隨岩羊像風一樣突襲,紫貂停停走走、邊嗅邊看,爪痕印在略覆薄雪的冰面上……蒼茫的大興安嶺中,飛禽走獸每天都在上演著活生生的“動物世界”。“這幾年來,森林裏的動物明顯多了,好些以前見不到的動物也開始出沒。”一位世代居住在大興安嶺的鄂溫克族老人説。

    “地理位置決定了我區是我國北方最重要的生態屏障,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對我區乃至全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高錫林説,“十五”期間,內蒙古實施國家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倡導全民義務植樹和各種社會造林,狠抓造林綠化工作。

    在包頭市固陽縣忽雞溝鄉,許多農民扛著鐵鍬,帶著樹苗,上山種樹。農民張志民告訴記者,“村裏實施退耕還林,我家分到了12畝退耕任務,30畝還林任務。剛下過雨,趁地濕,我們全家一齊出動,趕緊把樹種上。”

    “以前是‘要我造林’,現在是‘我要造林’。”阿榮旗農民張興國説,“種樹不光綠化環境,也能給家裏帶來一些收入。”近年來,內蒙古在“誰造誰有,合造共有”、“誰治理、誰投資、誰開發、誰受益”的基礎上,推行林業分類經營改革,推進林業産權制度改革,利用市場機制和利益機制,吸引各種社會主體投資發展林業,促進了資金、技術、勞力等生産要素向林業建設流動、聚集。如通遼市實行開放式治沙造林,“十五”期間全市群眾性投資佔總投資的30%,達到4億元,其中引進市外資金3.21億元,非公有製造林面積達到517萬畝,佔總造林面積的70%。

    “林業産權的改革,改變了赤峰市以往單純由地方政府出資和千軍萬馬大會戰的生態建設方式,加速了赤峰市生態建設的進程。”赤峰市委書記杭桂林介紹,近年來實施了包括集體商品林確權到戶;集體宜林地劃分到戶並簽訂限期綠化合同。同時,赤峰市將生態建設納入各級主管領導業績考核之內,有細化量化的考核標準,嚴格的考核程序。

    大片大片的叢林拔地而起,內蒙古森林資源實現面積和蓄積量持續“雙增長”。目前,內蒙古森林總面積擴大到了3.1億畝,增加0.49億畝;活木蓄積量達12.9億立方米,增加1.2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7.57%,提前實現了“十五”計劃17%的目標。

    荒漠化和沙化首次實現逆轉

    雨後的庫布其沙漠邊緣,上千名農牧民正在撒種草籽,還有飛機在藍天上飛播。一位農民邊擦汗邊説:“剛下過雨,正是播種的好時機。”在庫布其沙漠靠近黃河的地段,已經變成了草木茂密的林帶;沙漠的邊緣地段,已被楊樹、檸條等綠色植物“鎖邊”;沙漠中間,星星點點地分佈著蔥蘢的綠洲。

    內蒙古分佈有巴丹吉林、騰格裏、烏蘭布和、庫布其、巴音溫都爾等五大沙漠和幾個大的沙地,是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較為集中、危害較為嚴重的省份,沙化土地遍佈全區所有盟市和90%的旗縣。曾幾何時,以內蒙古為“策源”區之一的沙塵暴侵襲華北,進逼首都,令人憂心忡忡。

    沙塵暴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迅速採取措施,嚴格沙化源頭控制,推進沙區農牧業生産方式轉變和産業結構調整,發展沙區設施農業;抓好防沙治沙重點工程,建設了一批綜合示範區,以點帶面;加強防沙治沙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重點研究解決制約防沙治沙工作的關鍵問題和技術難題。一項項治沙工程開始建設,一批批治沙專家被派駐各盟市,人與沙的較量拉開序幕。

    “以前,這裡大風刮過,漫天都是沙土,出門都得戴口罩。”陰山腳下,一位農民指著茁壯的防護林説,“現在,這幾百里長的樹林擋住了風沙。”內蒙古自2000年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以來,已完成林業建設面積3250萬畝,基本形成了陰山北麓長300公里、寬50公里的生態屏障和渾善達克沙地南緣長約400公里、寬1—10公里的鎖邊防護林體系,為華北築起了綠色屏障。

    同時,一批批農牧民投入到沙産業、草産業中去,利用沙區內生長的優良灌木、草及其果實,開發新的食品、藥品、飼料及其它用於加工業的再生植物資源,在恢復生態植被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産業化的開發。如鄂爾多斯市的億利集團以沙漠生態資源為載體發展現代中蒙藥,烏海市變治理沙漠為經營沙漠,發展沙草産業,如今已形成30多萬畝檸條、2萬多畝梭梭、1萬多畝葡萄的沙産業基地規模。

    “灌木林和飼料林也能掙錢。”鄂爾多斯市的農民有了這種認識。該市利用灌木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沙産業,農牧民人均林業收入245元。

    沙漠穿上了“綠裙”,昔日沙進人退的地方出現了人工綠洲。從呼倫貝爾到興安盟,從包頭到呼和浩特,樹木多了,風景美了,風沙少了。

    “內蒙古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已經出現‘雙減少’。”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高錫林説,“2004年全國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表明,內蒙古荒漠化土地為9.33億畝,比1999年減少2400萬畝;沙化土地6.24億畝,比1999年減少730萬畝。”這是內蒙古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首次實現逆轉,大漠孤煙、長河落日見證了幾代人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成就!   (記者 曾華鋒 岳富榮 辛陽)

 
 
 相關鏈結
· 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有3處火情 已赴撲救
· 內蒙古建設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
· 內蒙古口岸經濟架起國際合作金橋
· 解放軍駐內蒙古各部隊為鞏固祖國北部邊疆作貢獻
· 內蒙古依託名牌産品改寫地區新“名片”
· 資源經濟探新路-內蒙古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紀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