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0月22日電(記者徐壽松 陳先發 樊曦)今年8月,奇瑞的一款車型在埃及DME工廠順利下線;9月,奇瑞汽車在海外的第8家工廠正式投入運營。眼下,這個誕生至今不過12個年頭的汽車家族中的後來者在尋思:如何在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全球商業“氣候”變冷的時局中突破,尋找再次騰飛的“翅膀”。
在突破中生長,又何止奇瑞。改革開放30年來,不同所有制企業均留下清晰的成長軌跡:在體制、機制的突破中萌芽、生長,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成熟、壯大。
突破:三個軌跡
1978年,中國歷史性巨變在融冰中悄然生發。當軍人出身的繆雙大感知到改革開放“早春”信息時,他做了一個令人驚詫的決定,辭掉江蘇省江陰縣鋼鐵廠的“鐵飯碗”,帶領同村二十來個農民到上海幹起安裝空調的活計。
打工3年,他回到江陰辦起了一家船用空調設備廠。再後來,在與外企的同臺競爭中,繆雙大一手創辦的雙良公司不斷做大做強:1993年成立集團,專事中央空調研製,2002年二次創業,走上多元化經營之路。如今,雙良集團已成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央空調製造基地,擁有兩家上市公司,是國內重要的環保和新能源設備生産基地。
雙良發展壯大的故事,是中國企業30年前行的一個標本,它聚合了國企變革圖強、民企發展壯大、外企本土化三條軌跡在交織中延伸的圖景。
展開歷史的卷軸,人們會發現:1978年,中國所有的企業清一色是公有制,私營經濟幾近空白,全國只剩下15萬個修車、補鞋的個體工商戶,産值可以忽略不計。長期統包統銷導致國企“缺乏生氣,效率極為低下”。
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進一步貫徹執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為打破計劃經濟體制創造了條件。此後,1992年10月,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要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産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國企的春天終於走來。當1996年山東諸城的小企業改制被總結為“諸城經驗”時,國企改革的主題已發生大轉換:從1978年以來以機制改革為主讓位於全新的以産權改革為主。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將“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新一輪國企改革由此如火如荼地展開。
“回顧國有企業改革的路程,從‘擴權讓利’開始,逐步深化,走向改革整個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是從‘點’走向‘面’,是從力圖搞好每一個國有企業走向整體上搞好國有經濟的改革歷程。”國資委研究中心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部部長王志鋼總結説。國企的改革之難,恰是民企的發展之機。上世紀八十年代,當計劃經濟的閘門被撬開一道縫隙,民間的創業致富慾望、力量一如噴薄而出的地熱,四處漫流、匯聚。
1984年3月,國務院發出通知,將社隊企業改稱為“鄉鎮企業”--一個新的、獨立的企業形態從此浮出水面。其實,“鄉鎮企業”這頂帽子下是中國民企的兩個源頭,一個是華西村的集體企業組織,謂之“蘇南模式”,一個是個體私營經濟類企業,謂之“溫州模式”。這二者成為中國民營經濟的雙子星座。
這一年,鄧小平到南方考察,並留下了“珠海經濟特區好”的題詞。這以後,日後星光熠熠的民企已播下了火種:柳傳志在中科院計算所傳達室裏辦起了新技術發展公司,李東生在惠州一間簡陋的農機倉庫裏開始打造TCL的雛形……
民企發展的絢爛之花離不開陽光、雨露的滋養。從“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多种經濟成份”的思想認識的突破,到將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寫入了憲法;從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放寬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到十七大報告提出“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一次次突破,民營經濟在不斷拓展的空間裏飛速發展。
外企是中國企業30年發展之路的另一道風景。1977年,當日本人長野晄史第一次來上海時,他對未來的發展還不很確定。30年後,當長野晄史再來上海時,已是日立中國總代表。在中國的第一輪引資開放中,日本企業是先行者,日立則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幾家外國企業之一。從第一次進入中國成立僅有四人的北京事務所,到如今在中國擁有151家集團公司、員工超過6萬人,日立是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的重要見證者和受益者。
長野晄史表示,在今後的下一個30年裏,日立要朝著“中國企業”的方向發展,“屆時我的職位可能將由中國人來擔任,日立的名稱之前也能加上‘中國企業’這四個字”。
日立只是外企的一個縮影。從“日立中國”到“中國日立”折射了外企在中國市場經濟建設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的本土化歷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履行承諾對外資開放了包括金融、電信、建築、分銷在內的眾多領域,制定、修訂、廢止了3000余件法律、法規和規章,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投資環境進一步完善。
2008年1月1日,兩稅合併,外企身份逐漸與中國的民企、國企趨於一致。從最初的“超國民待遇”到同臺平等競爭,外企在中國的發展軌跡也是中國經濟全球化的一種體現。
生長:三大巨變
2008年,在世界500強的排行榜上,26家中國企業赫然入列。它們全是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在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上,中國聯想集團名列前十。儘管還不算非常強大,中國企業已經走到國際經濟舞臺的中央。三十年,滄桑巨變。
巨變之一:中國企業實現了量級跨越,從“作坊時代”到“跨國時代”。
1978年,中國離世界很遙遠,中國企業處在世界的邊緣。《讀賣新聞》駐香港記者松永二日當年參觀了上海一家集成電路廠後,對工廠的落後狀況深為驚訝:“簡直是馬路工廠。工廠方面説,産品多半不合格,賣不出去。”而他的同行在重慶煉鋼廠竟然發現了一台140年前英國造的機器還在使用。
我們已經很難確知當年最大企業的規模究竟有多大,但我們知道,1984年,剛剛當上副經理的柳傳志被問及對公司有何打算時,他信誓旦旦地回答:“將來我們要成為一家年産值200萬元的大公司。”
1978年,全國國營企業的存款和財政存款之和只有1089.9億元。如今,國資委監管的147戶中央企業一月的利潤平均就有800億元到1000億元。大型國企的家數在減少,但規模在擴大,從“作坊時代”走向“跨國時代”。2007年,全國國企資産總額增至35.5萬億元,最近十年年均增長9.8%。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佔據主導地位。
國企的貢獻度更在增大。據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2007中國企業納稅百強排行榜顯示,國企是我國絕對納稅大戶,在企業所得稅納稅百強排行榜中佔有65個席位,納稅額佔77.84%。
民企的發展速度與規模同樣驚人。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説,民營企業創造了中國GDP總量的約40%、增量的約60%,解決了城鎮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一大半、社會新增的非農就業的80%以上。
外企搭上中國經濟的快車,在發展中實現雙贏。短短30年,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連續16年居發展中國家的首位,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超過7700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有480多家在華投資,設立地區總部近40家。外企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作了積極貢獻,2007年度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納稅百強貢獻稅收逾1500億元人民幣。
巨變之二: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躍升,從政企不分、民企戴“紅帽子”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2008年9月,上海出臺規定,國企領導人不再沿用行政級別。這只是國企市場化改革的再次深化。如今,股份制已成國企改革的重要形式,國企法人治理結構在逐步完善。管理者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工資能升能降的市場化機制在國企初步建立。
民企市場主體地位的提升突出地表現在市場準入平等方面。上世紀90年代初,出於對 “姓資”的壓力,一些私企爭戴集體企業“紅帽子”的苦澀記憶已一去不返了,2005年2月,“非公經濟36條”由國務院公佈,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等行業和領域,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兩年後,十七大報告明確,對非公經濟實行“兩個平等”,即法律上的“平等”保護和經濟上的“平等”競爭,民營企業迎來騰飛的新契機。
巨變之三: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覺醒,從利稅挂帥到企業公民。
英國人胡潤在做中國富豪榜的同時還做慈善榜,記錄企業家們關注慈善的行為。2008年5月26日,他第二次發佈了“2008慈善榜”,百富榜上榜企業家中有80人為地震災區捐款。自2004年以來,胡潤連續5年發佈慈善榜,100位慈善家共捐贈了近129億元。
“在改革開放30週年之際,中國民營企業家們承擔社會責任的時代已經到來。”這位英國人認為。他同時還將國家電網公司列入《2008胡潤企業社會責任50強》的第一名,因為這家國企累計向地震災區捐款及捐贈物資設備超過2.1億元。歷30載歲月淘洗,國企、民企都在從單純對利潤、稅收的追求到構建“和諧企業”,經濟、社會效益並重中走向成熟。
未來:改寫全球企業版圖的可能
1979年,英國老牌雜誌《經濟學人》這樣預言中國的“未來”:10年之後,中國將成為“同英國地位相當的中等貿易國家”,西方應該努力接受中國商品。歷史已驗證這一預見。如今,中國有上百種製造産品的産量居世界第一位,已成世界第四大生産國。一些經濟學家繼續“預言”,中國企業將會像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企業一樣,開始馳騁全球的旅程。
的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走出去”。年初,中國企業最大一筆海外投資完成,中國鋁業公司聯合美國鋁業公司,獲得力拓英國上市公司12%的股份,交易總對價達140億美元。今年第三季度,奇瑞汽車在海外的第8家工廠投運,這家“夾縫中擠出來”的汽車公司計劃2010年在海外的工廠達到14家。民企新洲集團則把目光瞄準了俄羅斯的森林和石油資源……在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過程中,中國企業正從世界商業舞臺的邊緣走向中央。
2008年深秋時節不斷加劇的全球金融危機,一方面給中國企業帶來影響,另一方面也為中國企業參與“未來全球企業版圖改寫”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眼下,在長三角、珠三角等中國企業發達地區,不少企業紛紛做起“瘦身運動”,做精主業,“健體”以禦寒冬。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預計今年剝離282家企業、中國紹興黃酒集團剝離氨綸業務、江蘇華東科技轉讓飛東照明等股權、上海幾十家國企被明確界定主業範圍……“縮短戰線,擴大戰果”,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總裁黃迪南解釋説,“瘦身”既是國際經濟走勢和國內宏觀調控在起推動作用,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一個需要。
“拳頭收回來,再打出去才更有力度。”浙江紅蜻蜓集團董事長錢金波也道出了其中緣由。這家過去號稱是“集專業製鞋、教育、金融等多元投資的全國無區域性集團”,如今不再把“教育”和“金融”作為自己的目標,而是聚焦主業,加大自主創新。
在“瘦身健體”的同時,國內企業出海並購的腳步未曾停歇。8月,中海油在挪威完成了一項收購。不久前,招商銀行成功並購了永隆銀行。眼下,市場人士反映,國內的一些私募基金已在籌集,為在國際市場參與更大範圍的競爭而準備。
中國經濟仍將保持持續快速的發展勢頭,未來中國企業的“生長”仍將繼續。財經暢銷書作者吳曉波説,中國眾多公司每每在週期性的宏觀調整中變幻著各自的命運。調整讓無數企業倍感壓力,也讓那些有遠見和能力的企業獲得了快速成長、超越同類的機會。當下,中國企業正在經受著內外經濟形勢種種挑戰的嚴峻考驗。“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那些倔強的種子,在寒風中依舊會生長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