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危機中的機遇——
利用不少國家放鬆外來投資限制契機 重點投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
國際金融危機使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可避免受到影響,但同時蘊含著新的發展機遇。危機引發的大調整會形成全球經濟新格局,洗牌過程也會使一些國家的産業出現空當。隨著危機不斷深化和蔓延,實體經濟瀕臨衰退,國外資産價格大幅縮水,不少國家放鬆了對外來投資的限制,我們要抓住這一契機,適當加快對外投資步伐,提高對外經濟合作水平。
開展跨國經營、並購,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是中國企業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必然選擇。去年我國跨國並購和海外擴張逆勢前行,較為活躍,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近407億美元,同比增長64%。從投資主體看,多元化格局繼續凸顯,但央企仍佔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的80%左右,跨國營銷經驗相對豐富,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強。
今年應更加積極穩妥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培育中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名牌,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支持有條件、有實力、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並購擁有先進技術、知名品牌和營銷網絡的境外企業,擴大和深化境外資源開發,突出國有大型企業的帶動作用,提升對外投資的質量和效益。在全球化背景下,即使遭逢金融危機,跨國投資依然是“東方不亮西方亮”,國內企業應及時調整國際化戰略。不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受本輪危機的影響還不太大,特別是包括巴西、印度、俄羅斯在內的“金磚四國”發展勢頭好,非洲、中東潛力很大,可重點投資這些市場。在全球範圍內運用股權投資和跨國並購等新方式,在國內經濟長期發展所需要的能源、資源、技術、營銷渠道、品牌等領域有所作為,擴大農業對外合作,加緊構建境外農産品生産和物流基地,參與農業跨國公司全球供應鏈體系。另外,繼續把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蛋糕”做大。
當然,金融危機水有多深,尚待觀察。因此,對外投資合作應注重立足自身優勢,突出主業、實業,謹慎對待金融衍生産品,冷靜面對“抄底”的誘惑,充分認識這場危機的本質和長期性。適時而動不等於盲動,把握機會更須嚴防風險。政府部門在推動對外投資時,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
優化政策環境——
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 完善服務和監管體系
目前國內還有不少制約對外投資的因素,審批環節較多,企業“走出去”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激發,難以根據外部市場變化迅速做出反應。當務之急,是促進對外投資合作便利化,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完善信貸、外匯、財稅、人員出入境等政策措施,推促出臺對外投資的管理條例。下放對外承包工程資格和項目投議標許可審批權限,統一對外勞務合作和境外就業管理。
另一方面,應切實完善對外投資合作服務和監管體系。作為跨國經營的新軍,國內眾多企業對國外的商業習慣、勞工法律、文化習俗還缺乏了解,對國際金融市場運作還缺乏經驗,此類人才也相當緊缺。有關各方應為企業提供全面優質的信息服務,並督促企業承擔駐在國的社會責任,防止惡性競爭。進一步加強境外資産的經營管理,健全國有企業境外投資風險控制、監管和責任追究制,切實防範和化解境外資産風險。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我境外企業正常經營和人員生命財産安全。
在當前的非常時期、非常環境下,“走出去”戰略導向應更清晰、明確,政策層面應更具競爭性、系統性、靈活性,更好地體現扶持和鼓勵,避免一哄而上,加強內外聯動。畢竟,中國企業“走出去”絕非權宜之計,而是大勢所趨。(龔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