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 劉羊旸、張辛欣)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林業具有特殊地位。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將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會議召開前夕,就林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新華社記者專訪了中國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
加快林業發展,增加森林碳匯功能,已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共識和行動
應對氣候變化,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主要有兩條途徑,即:工業直接減排和森林碳匯間接減排。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把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貯存下來,這個過程叫森林“碳匯”。
“與工業直接減排相比,森林碳匯投資少、代價低、綜合效益大,更加具有經濟可行性和現實操作性。”賈治邦説。
據專家測算,一座20萬千瓦機組的燃煤發電廠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48萬畝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架波音777飛機從北京到上海一天一個來回,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1.5萬畝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
賈治邦介紹説,《京都議定書》把發展林業列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2007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將植樹造林、加強森林撫育、減少毀林等列為“巴厘島路線圖”的重要內容。
賈治邦表示,加快林業發展,增加森林碳匯功能,已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共識和行動。在應對氣候變化上,中國把發展林業作為戰略選擇,把林業納入了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
25年間中國通過開展造林、森林經營和控制毀林,累計凈吸收二氧化碳51.1億噸
賈治邦介紹説,中國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開展了多項工作:
國家林業局成立了碳匯工作管理機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和亞太森林網絡管理中心;與多家國有大型企業合作,推進森林生物能源林基地建設;和世界銀行合作,在廣西成功實施了全球首個清潔發展機制碳匯造林項目。
2007年國家林業局聯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等成立了中國綠色碳基金。為企業、組織、團體及個人自願參與林業應對氣候變化活動搭建了平臺。
最近,國家林業局經過認真的研究論證,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確定了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主要行動和保障措施。
從2007年起,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起的“全球十億棵樹運動”。在過去的12個月裏,中國人均植樹2株以上,共植樹26億株,為實現這項活動的目標做出了巨大貢獻。
“近三十年來,我國大力組織開展義務植樹、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中幼林撫育,相繼實施了一系列林業重點工程,加快了造林綠化步伐。”賈治邦説,全國森林面積已達到1.95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008年的20.36%。人工林保存面積繼續居世界首位。
賈治邦透露,1980年至2005年25年間,中國通過持續不斷地開展造林和森林經營、控制毀林,累計凈吸收二氧化碳51.1億噸。
通過增加森林總量,提高森林質量,鞏固森林資源發展成果來實現承諾
在今年9月聯合國召開的氣候變化峰會上,中國政府向國際社會承諾:到2020年,我國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
賈治邦表示,加快植樹造林,增加森林資源,是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戰略途徑。實現這一莊嚴承諾,將從五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要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發動全社會力量搞綠化。積極推進“身邊增綠”,廣泛開展“創綠色家園 建富裕新村”和森林城市創建活動,加快城鄉綠化步伐。
二要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三北防護林和沿海防護林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北方和沿海兩大綠色生態屏障,努力增加森林總量,維護國土生態安全。
三要大力加強森林經營管理。在抓好100個縣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的基礎上,實施全國森林經營規劃,全面推開森林經營工作,通過實施森林撫育、更新改造等措施,改善林種樹種結構,提高森林質量和固碳功能。
四要切實抓好森林資源保護和利用,鞏固發展林業建設成果。堅決保護好林地林木資源,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森林資源,加強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五要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充分調動廣大農民造林護林的積極性,促進現代林業又好又快發展。
我國與許多國際組織開展林業合作,通過引進資金和技術,有力地配合了林業建設
賈治邦介紹説,國家林業局與相關國際組織開展的合作十分活躍,通過引進資金和技術,有力地配合了林業建設,為林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合作,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實施了50多個FAO無償援助林業項目,總金額超過3000多萬美元。
二是與國際熱帶木材組織(ITTO)合作,並實施了30多個ITTO無償援助項目,總金額超過了900多萬美元。
三是與世界銀行合作實施了一系列林業貸款項目和無償援助項目,還參加了有關林業研討活動。
此外,國家林業局與全球環境基金、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洲開發銀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也有密切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