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國際時評:共推氣候變化大會取得積極成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 田帆)16日下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乘專機離開北京,前往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領導人會議。在美人魚的故鄉,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的代表正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安排進行緊張的談判。

    溫家寶此行,是繼胡錦濤主席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後,中國領導人再次與各國領導人共商應對氣候變化大計的一次重要活動。溫家寶的與會,充分顯示了中國政府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貢獻的決心、信心和政治意願。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京都議定書》規定了主要發達國傢具體的量化減排指標,而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則不要求其作出減排指標承諾。但本著對全人類長遠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為推動會議取得積極成果,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不久前紛紛宣佈採取自主行動。

    中國政府的承諾是:到202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産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1日在與溫家寶的電話交談中對此評價説,“這是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重要貢獻”。

    中國政府的努力並不止於此。自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開始以來,溫家寶已經先後與印度、南非、英國、德國等7個國家的領導人通電話,就氣候變化問題及共同推動氣候變化大會取得成果交換意見和看法。

    在哥本哈根期間,溫家寶將全面闡述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立場和主張,還將分別會見與會的一些國家領導人,以求與國際社會其他成員一起,共同推動會議取得積極成果。

    應當説,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與國際社會其他成員一道,共同推動氣候變化大會取得成果的努力與誠意有目共睹。不過,歷史告訴我們,氣候變化會議成敗的關鍵並不在於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對自身責任的承擔、國際社會的合作更為重要。

    時至今日,本次氣候變化大會已經進入了第十天。會議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距達成一項全面的協議尚有很大的距離。各方在減排目標、資金援助等核心問題上意見分歧較大。最大的困難,在於發達國家缺乏政治意願,不願正視並履行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歷史責任。

    政治意願,來自於政治領導人。應東道主的邀請,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內的眾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將參加大會最後階段的領導人會議。屆時,發達國家領導人能否展現出足夠的政治意願,履行應盡的義務,將言辭轉化為切實的行動,將是哥本哈根會議成功的關鍵和必要條件。

    可以理解的是,氣候變化談判涉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責任與義務的合理分擔,涉及各國的切身利益和未來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空間,談判內容複雜而敏感,談判過程往往一波三折。

    難以理解的是,一些國家不願承擔歷史排放帶來的責任,不願正視其人均高排放的現實,不願履行其在多個國際協議中許下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給談判成功設下了種種障礙。

    哥本哈根,這個童話王國的首都,將見證人類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又一次嘗試。不管這次努力的結果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人類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征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鏈結
· 新華國際時評:“中國製造”也是“世界製造”
· 新華國際時評:放寬高科技出口 疏中美貿易之"淤"
· 新華國際時評:唱響綠色童謠 找回失去藍天
· 新華國際時評:應對“雪災綜合徵”的他山之石
· 新華國際時評:中非合作之樹必將根茂而實遂
· 新華國際時評:不要在中印領土爭議地區挑起事端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