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十六大以來重大戰略述評:均衡發展的中國版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28日 07時36分   來源:人民日報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中部地區同比增長11.6%,均高於東部地區8.6%的增長速度,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也都高於東部地區。

    隨著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國的經濟版圖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空間佈局更趨協調,更加科學。更為可喜的是,區域協調發展所帶來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升,“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一執政宣言,已成為廣大人民的切身感受。

    “西快東穩”的態勢愈加明顯,經濟增長的“雁陣”逐步形成

    區域協調發展,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實現。

    但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來説,區域發展不平衡又是必然要面對的重大課題。加上極為複雜的自然和歷史等原因,解決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難度超乎想象。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江澤民同志提出解決地區發展差距,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今後改革和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在東部地區快速發展的同時,促進和帶動中西部地區更好發展。

    為此,世紀之交我國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並謀劃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為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在全面總結過去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任務來思考和謀劃,由此,我國的區域協調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格局。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專門辟出一個部分,全面闡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議系統提出了“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佈局。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把“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推動各地區共同發展”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

    可以説,十六大以來的這十年,是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力度最大的十年,也是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取得成效最多的十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根本之策;不是一時之舉,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方針;不僅是緊迫的經濟任務,而且是重大的政治任務”,這樣的認識越來越深入人心,更轉化為各地各部門的自覺行動。

    “沒有中西部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沒有中西部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越來越認識到,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區位、資源和競爭優勢,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乃至全球經濟分工合作,承接外來投資和産業轉移,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競爭力。這不僅是中西部地區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戰略的需要。”十八大代表、四川眉山市委書記李靜説。

    2007年,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首次超過東部地區,2008年至2011年,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速連續4年超過東部地區。西、中、東的增速排序,顯示我國經濟增長的“雁陣模型”逐步形成,這為中國經濟持續較快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2011年,中、西部地區的地區生産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20.1%、19.2%,分別比2002年提高1.3、2.0個百分點。主體功能區建設初見成效,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向縱深推進,區域間産業梯度轉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潛力不斷釋放。2011年,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佔全國的比重分別為23.2%、23.5%和10.7%,分別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個百分點。

    區域協調發展,不僅有力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同時也提高了我國經濟抗風險的能力。近年來,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由於經濟外向度高,受影響較大,中西部地區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為穩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堅持因地制宜,不搞全面開花,實現“一方經濟”與“一方水土”、“一方人口”相協調

    “一年一場黃土風,從春一直刮到冬”,這是很多人對黃土高坡的固有印象。

    中央明確提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是西部大開發的根本和切入點。十多年來,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一系列生態工程,西部地區的綠色不斷延伸,西部生態屏障得以加強。

    “山坡坡栽樹崖畔畔青,黃土高坡有了好風景;狂沙那個不起塵少見,林果繞村綠滿眼。”今天的黃土高坡上,人們唱的是綠色致富,唱的是科學發展,唱的是區域協調發展帶來的山河巨變。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不是要搞“全面開花”,不是要搞“村村點火,處處冒煙”,那樣顯然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最終可能導致無法想象的後果。“因地制宜”,是“協調”二字的應有之義。這就是説,經濟佈局、産業結構要與當地的資源稟賦、自然條件、人文環境等相適應,既要有開發,又要有保護,實現“一方經濟”與“一方水土”、“一方人口”相協調。

    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各地區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並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評價指標,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2006年3月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推進主體功能區形成,並根據各區主體功能定位調整完善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2007年,十七大報告再次強調“加強國土規劃,按照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完善區域政策,調整經濟佈局”。

    2010年底,國務院印發《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確立了未來國土開發的主要目標和戰略格局,提出了未來國土空間開發的新理念和新原則,明確了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和各有側重的績效考核評價辦法,這一規劃標誌著中國第一個國土空間開發規劃誕生,也標誌著主體功能區戰略正式形成。

    劃分主體功能區是我們黨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全新戰略部署,標誌著經濟發展觀念的歷史性轉變和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佈局上的重大創新性調整。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

    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過程中,各地各部門也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更多地讓無形的手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産業轉移。

    今年5月,呼和浩特雲計算産業基地開工建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巨頭”分別投資百億元在內蒙古打造雲計算數據中心。以“羊煤土氣”等傳統能源産業為經濟支撐的內蒙古,如今已躋身包括北京、浙江、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在內的大型雲計算基地之列。“大型雲計算數據中心適合建立在能源豐富、電力充足、氣候寒冷、地質穩定的地區。在這幾點上,內蒙古地區在全國範圍內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十八大代表、中國電信集團董事長王曉初表示,雲計算與內蒙古的結合是一次産業與資源優勢互補的共贏之舉。

    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前不久,20歲的周小玉離開廣東,回到老家四川,並很快在成都找到了一個小區物業管理的新崗位。“現在很多東部的企業遷到西部來了,就業機會多了,賺的一點也不比在東部地區少!”

    四川是傳統的農民工輸出大省。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四川省轉移輸出的2106.77萬農村勞動力中,省內轉移人數達1091.66萬人,省外輸出1012.19萬人,省內轉移規模首次超過省外輸出。

    “中西部地區農民工的加速回流,正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必然結果。”十八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説,“中西部地區的加快發展,讓越來越多的本地勞動力實現了就近就業和創業,這不僅可以節約房租、路費等支出,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家人在一起,避免了長期在外打工引發的家庭和社會問題。”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根本目的,無疑是讓最廣大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區域協調發展,並非要求“十個指頭一樣長”,也不可能做到東中西部的發展水平完全一致,但是,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實現均等化,這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要義。

    10年來,我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點是在民生領域,財政資金更多投向與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基礎設施、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環境保護等領域。

    “十一五”期間,中央基本建設投資的60%投向中西部,70多項優惠新政策更給中西部地區百姓生活帶來可喜變化。進入“十二五”,國家又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旨在大力支持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群眾帶來更多實惠。

    2011年,中西部地區的保障房開工量在全國均屬領先,數量遠多於東部地區;全國縣鄉公路里程達160萬公里,比2002年增加26萬公里,東部和中部“村村通”公路目標已經實現,西部9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西部地區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建設穩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達91.5%。

    2002年至2011年,全國竣工的32854個公共文化設施項目中,中西部地區約佔85%。全國竣工項目面積2448萬平方米中,中西部地區約佔60%。2009年到2013年還將安排資金10.59億元,專門補助中西部地區社區文化設施建設。越來越多的群眾在家中就能收看喜愛的節目,在門口就能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享受到最基本、最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記者 汪曉東 于洋 錢偉 張文)

 
 
 相關鏈結
· 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2012年以來經濟發展述評
· 經濟發展述評:在調整中促進工業發展轉型升級
· 述評:正確引導房地産市場預期 遏制市場異常波動
· 改革開放的新航程--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十週年述評
· 述評:穩定物價的重要信號 保障供給 保障民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