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2012年以來經濟發展述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8月06日 17時52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題(記者 杜宇)進入2012年,儘管中國經濟運行承受較大下行壓力,然而,中央財政民生投入力度不減,民生政策頻出,一系列制度建設和改革穩步推進,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一本民生大賬:民生支出持續增加

    進入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連續六個季度回落,外貿進出口增速也告別了持續多年的“兩位數”時代。受經濟增速回落影響,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但中央財政不斷優化支出結構,用於民生的投入力度絲毫未減。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補助資金646億元、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補助資金125億元,截至目前,已撥付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補助資金494億元、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補助資金66億元。

    今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825億元、城鎮居民醫保補助資金225.3億元。截至目前,已撥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954億元(含以前年度結轉資金129億元)、城鎮居民醫保補助資金197億元。

    年近70歲的北京孤寡老人于啟惲1962年患上了胸椎結核,成為高位截癱患者。這些年一直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此外還有重殘補助、福利養老金、臨時救助金、醫療救助、大病醫保等。“如果沒有政府這麼多年來的關照,我的人生根本無法想象。”于啟惲告訴記者。

    為緩解就業壓力,今年我國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截至目前,今年中央財政已下達就業專項資金424.5億元。

    教育是今年財政民生投入的重點。根據財政預算安排等情況測算,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預計約21984億元,佔GDP的比例將達到4%以上。

    此外,在繼續加強保障房建設的同時,今年中央財政還增加投入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作,全年共安排400萬戶建設任務。

    今年中央財政還進一步加大對“三農”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共安排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共計1653億元,增長15.9%,絕大部分資金已撥付各地。

    7月,《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出臺,這是構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綜合性、基礎性和指導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説:“民生投入增加的背後,正是政府對所承擔的公共職責越來越清晰的認識。”

    一份民生答卷: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在持續增加的民生投入支持下,儘管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今年以來民生領域依然交上了一份可圈可點的答卷。

    社會保障制度和改革取得重大進展。2012年,全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將實現全覆蓋,自此,我國億萬城鄉居民的養老有了制度保障,這是我國向制度養老時代邁進的重要一步。

    城鎮新增就業數處於歷年同期最好水平。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4萬,完成全年900萬人目標的77%。上半年就業形勢總體上保持了穩定。

    保障房建設穩步推進。截至6月底,全國保障房已開工470萬套,佔年度計劃的63%,比去年同期提高6.5個百分點;基本建成260萬套,佔目標任務的52%;完成投資507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70億元,更多住房困難群眾有望實現住有所居的願望。

    最低工資標準增幅仍處在高增長區間。截至6月底,今年上半年全國有16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為19.7%。這一增幅高於GDP增速,也高於“十二五”規劃目標。

    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從2008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保障範圍由住院延伸到門診,98%的統籌地區建立了門診統籌。

    備受矚目的醫改各項重點工作紮實推進。基本醫保人口覆蓋率穩步提高,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範圍繼續擴大,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啟動,一些大城市也開展了公立醫院改革路徑的有益探索,醫改成果進一步鞏固和深化。

    讓群眾更多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必將為今後的經濟發展提供充沛的、不竭的動力。

    一種堅定信念:著力解決民生領域熱點、難點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重要的轉型期,社會結構調整加快,各種新的民生訴求不斷涌現。今年,面對民生領域熱點難點問題,黨和政府迎難而上,積極解決百姓“最急、最盼”的事情。

    解決民生問題,要有攻堅克難的勇氣。當前,高房價問題始終牽動著社會各界的神經。經過國家持續有力的調控,房地産市場正朝著預期方向發展,但近期發生的一些新變化表明,房地産市場調控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一有干擾調控的聲音,相關部委迅速表態穩定市場預期;地方有鬆綁調控的小動作,被立馬叫停;市場出現新變化新情況,國務院及時組織專項督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切實防止房價反彈,凡此種種,無不表明中央政府對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毫不動搖的決心。

    解決民生問題,要更多關注困難群體。面對物價上漲壓力,城鎮低收入階層對價格變動的敏感度高、承受力低。各級政府加大對低收入群體和特殊群體的補助,多個地方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的聯動機制,惠及更多困難群體。

    解決民生問題,要善於傾聽群眾呼聲。“天價”幼兒園、擇校亂收費、校車安全隱患大等是近年來發生在教育領域中群眾不滿的現象。針對這些問題,今年,《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出臺,給擅自收取贊助費、建校費等與入園挂鉤的費用亮起紅燈;《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關於2012年治理教育亂收費規範教育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相繼公佈,為擇校亂收費劃上紅線;《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草案)》出臺,為校車行駛畫出清晰可辨的安全線。

    從遏制高房價到治理教育亂收費,從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力度到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一系列涉及群眾安全感與幸福感的政策措施正在推行。

    儘管在解決群眾熱切期盼的民生問題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徹底解決這些問題還任重道遠。

    以就業為例,儘管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形勢保持平穩,但經濟增速下行對就業影響的苗頭已經出現。新醫改已進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攻堅階段,切斷醫藥之間利益鏈是“難啃的硬骨頭”;教育改革中,公平合理配置義務教育資源萬眾期待;社會保障覆蓋面雖大大提高,但保障水平依然較低。

    加快解決民生難題、早日補齊社會事業這一短板,既是廣大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黨和政府的工作重點。相信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們有能力在更高層次上解決民生問題,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中國經濟仍在適度增長空間——上半年經濟形勢述評

    “破八”,抑或“保八”,似乎成為近年來很多人判斷中國經濟形勢的一個標準。習慣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人,看到上半年GDP增長7.8%的數字後,不免産生擔憂和悲觀,一些媒體甚至將“GDP三年來首次破八”引向“中國神話是否破滅”的討論。

    但是,7.8%真的令人那麼悲觀嗎?

    緩中趨穩,看增長亮點頻閃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信息,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8%,其中,一季度增長8.1%、二季度增長7.6%,增幅分別比上季度回落0.8和0.5個百分點。雖然從數字上看,GDP增幅已經連續6個季度回落,但從二季度的數據,特別是從5、6月的數據來看,國民經濟的運行已經出現了緩中趨穩的跡象。從工業看,4月份到6月份,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了9.3%、9.6%和9.5%,不僅波動幅度很小,而且後兩個月的增幅都高於4月份。從投資看,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0.4%,比1—5月份回升了0.3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同比增長4.4%,扭轉了一季度負增長2.1%的局面。從消費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月份名義增長13.7%,比上個月回落了0.1個百分點,但扣物價之後增幅高於上個月。國家統計局的分析認為,從這些主要指標情況來看,二季度的經濟增長月度之間趨於平穩。 >>>詳細閱讀

圖表:上半年經濟:呈“東穩西快”格局。新華社記者 馮琦 編制 

堅定信心 穩中求進——評我國年中經濟形勢

    中國經濟年中“成績單”日前公佈,二季度經濟增速低於8%引起高度關注。複雜環境中,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對於堅定信心、穩中求進,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為未來更高質量的發展奠定基礎,至關重要。

    無論是經濟數據的連續回落,還是企業家信心指數的持續低徊,這些現象都表明,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的確較大,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採取有效措施穩住增長。但同時應當看到,我國經濟增速仍在預期目標之上,趨穩態勢明顯。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沉著應對,就一定能夠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進而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我們應當有充分的信心。不能忘記,2008年秋季,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如驚濤駭浪般襲來時,憑著“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的堅定信念以及強有力的一攬子計劃,我們成功實現了經濟增速的“V”形反轉。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三年多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宏觀調控的經驗更加豐富,為我們在複雜國際環境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經濟發展述評:在調整中促進工業發展轉型升級
· 緩中趨穩 穩中求進--今年以來經濟發展述評之一
· 圖表:2012年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工作情況綜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