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那木斯萊濕地,須浮鷗在哺育幼鳥。那木斯萊是蒙古語,意為“蓮花盛開的湖”,地處科爾沁沙地與東北平原交界地帶的遼寧省彰武縣,核心區有600多畝荷花池,生長著世界上緯度最高的野生荷花。1987年,彰武縣那木斯萊湖自然保護區成立,完成了一些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工程建設,圍封天然草場,種植樹木,建立沙地綠色生態保護屏障。保護區物種資源豐富,僅高等植物就有247種,一些沙地植被演替過程中殘遺的物種有重要的科研價值,有鴛鴦、白鶴、天鵝、灰鸛等24種鳥類在這裡棲息或遷徙中轉,是阻止科爾沁沙地南侵、保護瀋陽生態環境的綠色屏障。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8月3日,水鳥在那木斯萊湖上覓食。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8月3日,一隻須浮鷗停在那木斯萊湖中的蘆葦上。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8月3日,一隻野鴨在那木斯萊湖水面上準備起飛。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8月3日,一隻須浮鷗在那木斯萊湖上。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那木斯萊湖自然保護區內的荷花(8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8月3日,那木斯萊濕地,水鳥在荷花池上空飛翔。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