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 閆祥嶺)北京市消協近日公佈了11個品牌嬰兒奶粉的比較測試結果,顯示“這些購自內地和香港的産品沒有顯著差異”。儘管檢測程序“嚴謹有序”,但這一結論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贏得信任卻不得而知。在林林總總、言之鑿鑿的各色檢測中,公眾真正想知道的是:究竟哪一個才是信得過的檢測結果。
對“質量檢測”信任的缺失不是憑空而至。連續多年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僅讓消費者深受其害,更心有餘悸。奶粉也好,飲用水也罷,“出事”前都宣稱有嚴格的標準,有不容置疑的結論,“出事”後發現相關標準要麼缺失、要麼有漏洞,甚至存在“打架”現象,檢測結論自然讓人莫衷一是,社會公眾深受其苦。
百姓的苦惱乃至憤懣恰恰折射出了當前質量檢測領域的一個嚴峻現實:很多檢測標準不一,在很大程度上失去“門檻”的作用,僅僅成為市場的一紙通行證。在不少領域,國家標準、省級標準、企業標準甚至行業標準並存,給了市場主體各取所需的空間,極易引起爭論乃至紛爭,面對不同的結論,消費者又如何作出清晰的判斷?
迷離的現實直接帶來尷尬的結果。面對形形色色的檢測標準和結論,消費者往往吃了虧,卻找不到維權的依據。比如,針對智慧手機普遍存在內存容量“短斤缺兩”,消費者對此非常不滿,但沒有相關的國家標準用來檢測,哪怕是行業標準,也是一片空白。
社會健康運轉離不了規則約束,給質量檢測一個看得懂、信得過的標準規範,這是群眾的期待,也是時代的需要。國家有關機構應回應群眾呼聲,以公開透明的姿態,改進傳統方法,鞏固成果,彌補漏洞,讓檢測有據可循,讓檢測結果經得起推敲、受得住考驗,才能最終獲得群眾認可,才能推動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