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概況 國家機構 政府機構 法律法規 政務公開 政務互動 政府建設 工作動態 人事任免 新聞發佈
文字實錄 
[主持人 胡凱紅]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的新聞發佈會。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辦好農村義務教育和農業科技創新提出了明確要求,今天很高興請來了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先生、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有關加快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和農業科技創新的方面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下面先請劉部長作一下介紹。 [2014-02-13 10:17:26]
[教育部副部長 劉利民]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關於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意見有關情況。 [2014-02-13 10:18:08]
[劉利民]黨中央國務院一直對農村義務教育發展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都對推進農村教育發展提出明確要求。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要求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中央領導同志也多次強調要辦好農村義務教育,推進教育公平。 [2014-02-13 10:18:04]
[劉利民]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努力下,農村教育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逐步健全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規範了農村學校佈局調整,實施了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農村初中改造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改善了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但是,貧困地區,包括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地區、民族地區和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依然相對滯後,辦學成本較高,教學條件較差,寄宿制學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設施不足,村小和教學點運轉比較困難,教師隊伍不夠穩定,仍然是我國義務教育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是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點和難點。 [2014-02-13 10:19:12]
[劉利民]為儘快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面貌,切實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教育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在廣泛調研和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關於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意見》,已于2013年底印發。 [2014-02-13 10:19:34]
[劉利民]三部委《意見》緊扣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提出了6項具體任務:   一是保障基本教學條件。教室應符合有關規範要求。要配備必要的教學儀器設備、器材、圖書和合格的課桌椅,因地制宜地建設運動場地和體育設施。 [2014-02-13 10:20:02]
[劉利民]二是改善學校生活設施。保障寄宿學生每人1個床位。根據實際需要配備必要的洗浴設施和條件。食堂或伙房滿足就餐需要。設置開水房或安裝飲水設施,廁所要有足夠廁位。北方和高寒地區學校配備冬季取暖設施。設置必要安全設施,維護師生安全。 [2014-02-13 10:21:15]
[劉利民]三是辦好必要的教學點。對確需保留的教學點,要繼續辦好,在教師配置、教師待遇、公用經費核定等方面,對教學點進行傾斜支持。可能很多媒體朋友知道,我們有一些教學點學生只有幾個,對這樣的教學點提出了一項政策,就是不足100人的按照100人的學生來核撥經費,確保教學點能夠正常運轉。 [2014-02-13 10:21:37]
[劉利民]四是妥善解決縣鎮學校大班額問題。通過科學規劃學校佈局、加強新建住宅區配套學校建設、採取新建、擴建、改建等措施,首先解決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問題。大班額不利於教學,更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 [2014-02-13 10:42:36]
[劉利民]五是推進教育信息化。目前,國家已經為村小學和教學點配置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和播放設備。下一步,穩步推進農村學校寬帶網絡、數字教育資源、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同時加快學籍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就是要用信息化的手段把我們的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村小和教學點。 [2014-02-13 10:42:30]
[劉利民]六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完善農村教師補充機制,實行公辦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改革教師培養模式,面向鄉鎮以下農村學校培養能承擔多門學科教學任務的小學教師和“一專多能”的初中教師。比如,醫院有全科醫生,在農村的中小學能不能有全科教師,就是這個概念。同時,在培訓、職稱晉陞、工資待遇等方面給予農村教師傾斜支持。 [2014-02-13 10:43:16]
[劉利民]下一步,我們將對這項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確保落實到位。我相信三部委《意見》的頒布和實施,對於全面改善貧困地區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將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讓老百姓不出村也能享受有質量的義務教育。同時,也有利於增強貧困地區發展後勁,有利於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和諧穩定,促進共同繁榮。   我願意就大家關心的有關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方面的問題回答大家的提問。   謝謝。 [2014-02-13 10:43:38]
[胡凱紅]謝謝劉部長,下面請張部長介紹。 [2014-02-13 10:43:46]
[科技部副部長 張來武]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大家好。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在此召開新聞發佈會,我借此機會代表科技部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表示感謝。 [2014-02-13 10:44:48]
[張來武]今天主要是針對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發佈的第11個中央一號文件中間提出的農業科技問題跟大家做一個交流。這個文件實際上反映十八大以後,黨中央對糧食問題、食品安全、對怎麼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新戰略是一個歷史性的反映。在這中間,我們特別關注中國糧食安全新戰略以及食品安全重大的問題。在這些重大問題中,怎麼破解中國城鄉二元結構特別強調依靠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科技創新,因此文件第11條專門談農業科技創新問題,並且明確提出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成果轉化等一系列重要任務。並且還強調要發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同時又特別強調發展現代種業,“一粒種子改變世界”,中國的商業化、國際化新型的種業體系怎麼構建才能適應中國新的食品安全的戰略,以及推行科技特派員的制度。 [2014-02-13 10:44:42]
[張來武]這五項重點的內容無一不例外地依靠農業科技進步,以及科技進步和創新的結合。在概念中,科技創新是科學進步、技術突破以及制度創新,體現“三螺旋”。像這樣一個歷史性的、戰略性的安排,體現在我們推進的五項重點工作中,我略作介紹。 [2014-02-13 10:45:07]
[張來武]一是保障糧食安全。糧食安全要掌握在中國人自己的手裏,不代表不利用國際資源,不代表不重視國際合作。這個問題的操作有一個叫做糧食豐産科技工程,另一個是渤海糧倉和旱作農業科技工程。中國僅僅走高産之路,帶來不少的問題,也不能徹底解決糧食巨大的需求。中低産田怎麼辦?特別是鹽鹼地怎麼辦、中國的旱地怎麼辦,因此我們對鹽鹼地,叫渤海糧倉進行科技改造,以及對旱作農業、節水農業的突破,徹底解決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 [2014-02-13 10:45:55]
[張來武]二是推進現代種業創新體制的改革。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種業很弱,小而散,和最強的國家美國相比也顯得不足,和以色列相比以及和世界上很多的強國相比,差距很大。最重要的是進行種業體系商業化、國際化再造。這個任務我們有一整套的安排。 [2014-02-13 10:45:54]
[張來武]三是加快科技特派員的制度的建設。簡單講,能把科技帶到農村、帶到農業、帶到農民中間去的任何創業者都可以叫做科技特派員。目前,科技特派員國家已經發展到72萬,是一個巨大的數目,世界上聯合國和很多國家要求分享中國的科技特派員的經驗,也就是説,在解決城鄉二元結構、解決貧困人群具有一個世界性的突破,這是一個制度性的突破,是一個模式性的突破,是得到世界公認的突破。所以,中國現在在來自於民間的創新已經搞了十多年了,已經産生了72萬巨大的數量,上升到中央文件的重要決策、上升到制度層面。對中國未來的價值是解決誰來種田,誰來種地,職業農民來種地,可以把科技特派員理解成中國職業農民的先鋒部隊,72萬先鋒部隊將來是百萬先鋒部隊要帶領億萬職業農民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 [2014-02-13 10:46:39]
[張來武]四是對食品安全要進行創新驅動的頂層設計。在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説的很簡單,也很明確,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是管出來的,也是産出來的。我們認為,中國發展這麼快,為什麼産生這麼大的食品安全問題?和發展模式相關。我們前期的發展模式會導致全面的食品安全質量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實行發展方式轉變,必須進行創新驅動的頂層設計。因此,創新驅動的模式是徹底解決食品安全的根本之道。 [2014-02-13 10:47:01]
[張來武]五是推進國家科技園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目前國家有118個園區,遍佈全國各地,用科技聚焦科技和商業市場主體力量,這種聚焦和工業化還有一些不一樣,中國工業化可以以行政區來做,農業要走一二三産任何道路必須跨行政區域,所以這118個園區進行協同創新戰略聯盟。這個問題等待和大家互動。謝謝大家。 [2014-02-13 10:47:21]
[胡凱紅]下面開始提問,提問之前報一下你所在的新聞機構。 [2014-02-13 10:47:16]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目前,我國貧困地區的義務教育發展與發達地區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請問三個部委的意見聯合推動之後,會對貧困地區的學校帶來哪些新的變化? [2014-02-13 10:49:50]
[劉利民]貧困地區包括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包括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現在是1100個縣,這1100個縣我們認為有義務教育薄弱學校佔到40%,學生佔到全國的33%。所以,對這個區域如何提升辦學條件標準、提升辦學質量,這是促進教育公平最大的一個舉措。所以,三部委《意見》的出臺,就是要解決一個短板的問題。剛才主持人講到,今年中央的農村工作會議上有這麼一句話,叫“小康不小康,要看老鄉”。所以,農業應該是我們發展的一個短板,農村是教育的短腿。在這個過程中,怎麼樣提升農村的基本辦學條件,使農村的孩子特別薄弱地區的孩子們,能夠享受優良的教育,這是我們這一次制定文件的初衷,就是不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輸在人生的起點上。 [2014-02-13 10:50:07]
[劉利民]具體要解決的問題。我剛才在前面的通報裏講到六個任務,主要是辦學條件,要進一步得到改善。對於農村的學校來説,不解決辦學條件問題,不解決生活條件設施的問題,就無法提升農村教育的質量,無法讓貧困地區的兒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所以,第一個就是進一步提升辦學的基本條件。 [2014-02-13 10:50:34]
[劉利民]第二是要改善教室。就是要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椅,吃飯要食堂,睡覺要有一張床,這些條件要解決。此外像圖書、音體美器材設施都要有。另外,我們現在在城市化進程,在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有一個很特殊的群體就是留守兒童,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現在約有2300萬,這個群體大部分都在我們薄弱地區的學校裏面學習。使這些留守兒童進一步得到關愛,這是我們文件出臺的一項重要的任務。通過《意見》的實施,讓留守兒童的學習和寄宿條件得到基本的滿足。 [2014-02-13 10:50:52]
[劉利民]另外,超大班額的現象要進一步遏制。因為班額太大不利於因材施教,這個問題不解決,仍然難以提升教育的質量。在農村學校很重要一點是教師的配備問題,我們要均衡配備教育資源,教師資源是關鍵,要吸引教師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可能媒體朋友們也注意到,去年出臺一項政策,中央財政拿了近10個億,對於28個省特別是村小以下的教師,給予了生活補貼。 [2014-02-13 10:59:44]
[劉利民]最後,也是很關鍵的一點,中國政府用了25年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1.08%,很多發達國家都要用60多年完成的。但“兩基”攻堅任務完成以後,我們擔子更重,如果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不鞏固的話,就有可能後退,有可能出現新的輟學現象。我們提出小學輟學率要控制在0.6%以下,初中輟學率要控制在1.8%以下。 [2014-02-13 11:00:24]
[香港文匯報記者]請問科技部的問題,剛才提出科技特派員的成效,請您具體解釋一特下這個制度如何有利於土地制度改革?另外,未來這一制度會有哪些推進計劃? [2014-02-13 11:00:28]
[張來武]科技特派員是2002年在中國基層先行試點,現在遍佈全中國90%以上,已經有72萬特派員。在土地制度上,我們有一種做法,就是建立土地銀行。土地銀行制度是一個什麼思想呢?現在在楊淩農高區有幾十個農業銀行,在全國很多的地方都使用土地銀行,甚至於辦農業科技園區。它的基本思想就像存錢一樣,土地存在銀行裏還是農民的,但是使用可以變化,這就是符合中央政策決定。這樣既能做到規模經營、質量經營、發展現代農業,可以保證農民的承包土地制度不變,保證農民的經濟利益。類似這樣的制度,都和科技特派員制度相關。因為科技特派員制度的靈魂是要找到和農民進行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人群,知識人群也好、專業人群也好、市場主體人群也好,要利用共享土地機制、用市場方式發展創新驅動解決農業的模式,實現農業從田頭到餐桌一二三産全産業聯動。因此,在這中間要把最關鍵、最新型的,甚至於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土地資源結合起來,通過創業附加值倒逼回去促進一二三産發展。 [2014-02-13 11:13:17]
[張來武]另外,要有相應的資源配置制度,包括土地制度。還有科技要素配置制度,包括技術創新支持制度。同時,從田間到餐桌質量安全無縫銜接的新型的所謂物聯網的體系和雲服務體系支持的制度和手段。還有品牌效應和品牌培育機制等一系列的制度支撐。謝謝。 [2014-02-13 11:13:44]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需要投入很大的經費,請問劉部長,教育部如何保證這筆經費的投入和監管這筆經費的合理使用? [2014-02-13 11:13:48]
[劉利民]經費是執行計劃的核心問題。如何解決經費,一是要盤活存量,包括薄弱學校改造、校安工程、初中建設工程等項目整合起來,採取中央和地方分項目、共同分擔的辦法,來推動這項工作的進展。僅去年為例,去年中央財政投入200個億,今年經費的幅度要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具體是多少,需要全國人大批准預算。總而言之,按照中央領導同志的要求,好鋼用在刀刃上。對我們來講,刀刃就是農村義務教育,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村義務教育。 [2014-02-13 11:14:30]
[北京青年報記者]劉部長剛才提到了有個別媒體報道一些地區存在學生自帶課桌椅上課的情況,三部委出臺的《意見》以後,這些情況是不是不會再存在了,教育部和有關部門將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2014-02-13 11:14:55]
[劉利民]由於連片困難地區、邊境地區、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所以教育也發展相對滯後。我們以為,不解決農村特別是中西部農村薄弱地區的問題,就不能辦好全國的教育。所以,前一段有媒體上報道了孩子自己生火做飯,以及上學要自帶座椅板凳等情況。應當説,這些年無論是中央和地方都很重視經費投入,特別是2012年達到了財政經費佔GDP達到了4.28%,這4.28%其中52%都用到了義務教育,那麼在這52%的份額裏面的60%是傾斜在中西部地區的農村教育。但是由於管理的問題,還出現這種問題,我們認為是不應該的。我們如果在未來3-5年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管理。3月份,馬上啟動對這項工作的督導,國務院督導委員會派有關人員到各地去督察。我希望媒體朋友們幫助我們關注這個問題,還有哪些學校桌椅板凳沒有配齊的,我們一定要嚴肅查處,一定要問責,到底什麼原因沒有把桌椅板凳配好。 [2014-02-13 11:14:53]
[劉利民]對有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方,我們也提出按照孩子身心的成長,配置可活動的桌椅板凳,像現在大城市的孩子的桌椅板凳都可以按照他的身高進行調節。先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有沒有的問題,下一步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謝謝。 [2014-02-13 11:15:07]
[農民日報記者]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種業,請問科技部張部長,我們如何推進現代種業創新體制改革,以促進我國現代種業轉型升級? [2014-02-13 11:15:26]
[張來武]中國在世界上是一個種業大國。從最強的國家競爭,從中國的糧食安全的戰略需要來説,中國的種業小而散亂的問題解決迫在眉睫。所以,當年在博鰲論壇上開始按照中央的要求,牽頭會同幾個部門,給中國的商業化育種體系進行重構再造,就是説,它的重構再造不僅是各種種業,就是幾大農作物,包括動物,林草進行一個佈局,區域有佈局,更重要的是科學研究和種業産業化過程,以及怎麼能夠增長市場競爭力,做強做大。這個體系重構更加重要。所以我們當時設計種業創新在科研計劃管理改革中要必須把種業作為關鍵來改造。種業的成果要推廣,就是説,不能每個專家拿到自己的口袋裏,要有一個託管體系,之後是交易體系。種業創新基金不僅僅是財政部的資金,還要有社會資金。 [2014-02-13 11:15:53]
[張來武]第二,重構設計的再好,最終誰來實施?靠政府的觀念實施,那中國的種業永遠沒有前途,因為最終是一個市場行為,因此,一定要創新驅動的本質和過去驅動的本質,過去傳統驅動力可以投資推動,甚至政府代替市場推動,但是創新驅動的本質不同,是依靠人、依靠人力資本,就是這種評價的標準有一個核心的指標在這裡。因此,我們的種業進行了科技特派員方式,我們用科技特派員的專項實施再造。就是説,將有成百上千的科技特派員,叫職業農民,職業農民包括法人實施種業體系的再造,培養種業體系的新型主體力量。在這個意義上來説,我們有一個制度要把種業的新型的經營主體,從科技特派員開始做起,有知識、有市場眼光的、有組織能力的、有能夠把市場信息、科技金融、管理和整個的種業的技術能夠一體化的體系的市場力量,把它組織起來。這種力量的來源,我們將會變成職業農民,就是説種業體現為了誰來種地、誰來解決種業,包括生物技術,是生物專家,還包括在種業市場上是什麼人,他是市場推銷者,所以一定要職業化。對中國的種業體系。因此,對中國種業體系的實施是中國現代農業能不能成功的關鍵之一。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深入討論。 [2014-02-13 11:22:36]
[湖南衛視記者]我們有一個欄目叫《變形記》,收視率非常好,講的是城市裏的孩子在教育上投入的比較多,但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鄉村和農村偏遠地區的孩子感覺像是被遺忘的角落,一些孩子睡大通鋪,幾個孩子吃一盒飯,包括教師資源不夠的問題。我想,這一次三部委推動的傾斜性的政策之後,有沒有規劃何時有一個明顯的改善,使差距變小,不要只是落實在文字上? [2014-02-13 11:23:22]
[劉利民]《意見》的出臺有一個時間表和路線圖。我們提出用3-5年時間基本解決剛才提出的六大問題。您剛才説的問題,不完全是教育的問題,是現在的基本國情,由於東中西由於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帶來的問題顯現在教育上。國外很多同行講,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基礎教育,我認為説得對,為什麼?中國上海的學生兩次參加OECD就是經合組織國家的一個測試都得了第一名。 [2014-02-13 11:46:41]
[劉利民]外國同行問到我的時候,我説,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的基礎教育是上乘的。但是中西部地區的教育與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城市差別也很大。這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一些媒體、一些節目,比如《爸爸去哪兒》,反映的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生活差距很大。一些最困難、最貧困的地方孩子雖然都有學上,但是的確沒有好學上,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2014-02-13 11:46:57]
[劉利民]所以,我們出臺這個政策的一個初衷,就是缺什麼補什麼,這是一個補短板的政策。貧困地區首先要解決辦學的條件問題,就是有沒有一個校舍,有沒有基本的辦學條件。比如城市孩子現在都有游泳池、有塑膠跑道了,連片困難地區的孩子連個操場都沒有。這樣的反差不得不使我們的政府要加大對這方面的投入,迅速提升薄弱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困難地區農村的教育。只有改善了教育,才能出人才,才能更好地建設家鄉。 [2014-02-13 11:47:16]
[劉利民]我們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要解決誰來種糧的問題,就要培養新型農民,從孩子開始培養。總書記曾經講到,要改變一個人,首先要有文化,要有文化就要有好的教育。所以,我們必須要從教育入手。會前我和來武部長講,科技是我們的明天,教育就是我們的後天。所以我們從今天起就要謀劃明天,謀劃後天的事情,就要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解決農村地區最缺少的東西。 [2014-02-13 11:47:41]
[劉利民]在這個文件裏講到了桌椅板凳,還講到了圖書,每個學校、每個學生人均多少本圖書,我們都要有要求。還涉及現代化教學設施,要通過信息化來帶動教育現代化。剛才我講了一句話,就是薄弱地區農村教育不解決,中國的教育問題就沒有得到解決。這個文件就是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好,就是從細處入手,從一張床、一個桌子、一個板凳,從食堂、教室入手,逐漸改變面貌。我們提出一個概念,叫標準化建設,就是説中國的教育是有標準的,但是由於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現在很難要求困難地區也能完全按照教育的標準來設置學校,所以先要解決雪中送炭的問題,然後再解決錦上添花。 [2014-02-13 11:48:00]
[中央電視臺記者]有一個問題請問張部長。您剛才在發言中反復提到了一個叫農業科技園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您也介紹了有十分重要的改革創新意義,我想請您具體展開介紹一下這個意義和價值在哪?希望您説得詳細一些。 [2014-02-13 11:48:21]
[張來武]在回答你的問題的時候,正好呼應一下利民部長,剛才他在底下説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後天,我還沒有來得及呼籲,正好和你們一起共同呼應一下。 [2014-02-13 11:48:40]
[張來武]如果科技能夠把教育變成今天,那麼教育就不僅僅是後天,教育也是今天、明天、後天。我們的園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和科技特派員也是一體化的東西,把知識引進創新驅動的戰略,引進今天的質量經濟體系,我們不是要搞數量經濟體系,引進農民創業致富,知識就是今天。尤其在園區用工業化、城市化以及用具體的方式搞現代農業的時候,以及必然把信息化帶進來的時候,就體會到一種“教育是今天”的一種新的顛覆傳統教育觀念。我們用信息化帶動現代農業的時候,就體會到了,在信息化中間去做現代農業,小農民進入大市場的時候發現原來信息化教育顛覆了傳統的教育。 [2014-02-13 11:48:58]
[張來武]所以,只有在信息化規律之下,兒童超過成人,學生超過老師,群眾超過幹部,市場的力量超過政府的力量,這比比皆是。信息化在虛擬世界裏是平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顛覆了我們的教育,今天的教育、今天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在這個體系下反過來提升教育質量、提升教育的動力和解決問題的源泉,和科技是一體化的。 [2014-02-13 11:49:44]
[張來武]在這樣的一個理念之下,我們回到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設計初衷,它是想利用中國工業化、城市化手段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破解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過渡。我們國家這麼多年搞經開區、高新區很成功,這個經驗反映出從田間到餐桌,市場力量做強做大聚集的重要,反映出突破中國傳統的體制,比如管理體制對經濟障礙性的回避。 [2014-02-13 11:50:27]
[張來武]所以,有一個特殊的園區回避那些阻礙經濟發展的要素。我們借用這個經驗,僅僅這個經驗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就夠了,為什麼要強調協同創新、戰略聯盟,一個是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過渡,從田間到餐桌,需要一二三産的協同,這是本質特徵之一。 [2014-02-13 11:50:20]
[張來武]第二,也是克服傳統城市化、工業化的弊病。因為傳統工業化、城市化包括經濟開發區,是以劃地為牢,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和土地變現的利用,當然也帶來傳統發展模式的剛性,忽略了金融的力量,忽略了跨行政區域力量聯盟,也忽略了土地合理使用、資源合理使用的問題。所以,我們把118個國家科技園區通過聯盟的力量,大家自願形成聯盟,用市場規則、社會規則管理,在政府自治之下,成立一個聯盟基金。 [2014-02-13 11:51:03]
[張來武]各地共同投錢成立這個基金,由這個基金帶動一二三産創業,帶動各個園區創業,帶動各個地方創業基金的建立。用這樣一個方式形成聯盟社會化、民主化、市場化管理機制。這個中間政府任何力量都可以起到加倍的效果,而又不破壞社會化機制,不破壞市場的機制。目前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已經成立,聯盟基金也正在籌備之中,將會有專項的課題和各個新聞記者進行交流。 [2014-02-13 11:50:56]
[中新社記者]請問劉部長,我們知道,2010年起教育部、財政部制定了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這個計劃實施了3年多了,到現在為止對於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的基本辦學條件有一些怎樣的看得到的變化,請您介紹一下。另外,去年年底又出臺了一個新的《意見》,您剛才介紹了許多,請問這兩個文件之間有一個怎樣的關係,進一步有怎樣的改善舉措? [2014-02-13 11:51:17]
[劉利民]謝謝你的提問,使我進一步展開剛才沒有時間回答的問題。 [2014-02-13 11:52:04]
[劉利民]的確,正像您所説,從2010年起中央財政加大義務教育的投入,啟動了像薄弱學校改造計劃。校舍改造投入了399億,儀器設備投入了219億。這些錢再加上各省市、縣級政府的配套,究竟使得現在農村義務教育有什麼改變?應該説,這個變化還是不小的,成效很大。 [2014-02-13 11:52:16]
[劉利民]第一,農村學校的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舉一個例子,通過投入到2012年底的時候進行了一個評估,小學寄宿制學校,過去農村學校沒有寄宿制,這些年由於有需求,由於集中建設學校可能産生了一些距離,再加上一些留守兒童,這樣就提出了一個需求,就是建設寄宿制學校。 [2014-02-13 11:52:08]
[劉利民]寄宿制學校現在生均,小學到了3.1平方米,這3.1平方米比我們2010年實施這項工程之前增長了24%,初中寄宿制生均住宿面積達到4.2平方米,也比實施這項工程之前提高了40%。但是我們認為還不夠,為什麼?因為按照我們國家標準的要求是4.5%和5.5%平米,這一塊還需要加大力度。但是無論怎麼説,從這一個數字可以説明,我們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2014-02-13 11:53:12]
[劉利民]第二,學校的食堂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些年連片困難地區有699個縣,曾經大家看到中央媒體報道過,有一些在廣西、貴州的小學生,不但上學需要翻山越嶺,到了那兒自己還要生火做飯,大家看了很心酸。所以當時中央領導批示,設立專項,約300億,來建設食堂。所以這699縣無論哪一個學校都有食堂,學校比較小的我們有一個伙房,保證學生吃上一頓熱飯和熱菜。 [2014-02-13 11:53:30]
[劉利民]這些貧困地區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本身經濟社會發展就比較落後,所以看到孩子們個子長得也很矮,營養不良。我們啟動了一個營養餐的計劃,這個營養餐的計劃首先在這699個縣先啟動,每人每天3塊錢,再加上寄宿制的補助,這些孩子在學校就可以吃上熱菜、熱菜。我們還有一個跟蹤調查,這些孩子們的身高,各項健康指標向正向發展,因為這個測算和跟蹤還需要一段時間再出正式的報告,從現在觀測來看很好。所以這個計劃擴展到了3000萬名學生,中央試點支持的699個縣之外的一些地方政府也積極主動參加進來。 [2014-02-13 11:53:28]
[劉利民]第三,城鎮學校大班額的問題得到一定的緩解。儘管,這仍然是下一步六項任務之一,但是不得不看到已經有了緩解。這項任務很重,需要逐步地解決。為什麼提出一個階梯計劃?就是要先易後難,今年消除65人以上的班額,通過3-5年的建設,逐漸讓班額趨於合理。 [2014-02-13 11:54:13]
[劉利民]第四,學校圖書的配備,音體美的器材、實驗設備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從而促進了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2014-02-13 11:54:05]
[劉利民]這四個方面彰顯了2010年工程實施的效果。這一次把原有的項目都打包和整合,按缺什麼補什麼原則,加大工作力度,相信更有成效。同時,我們強調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比如,個學校桌椅板凳都全了,就進行圖書室的建設、實驗室的建設、信息化裝備的建設、音體美器材的建設。總而言之,缺什麼補什麼。 [2014-02-13 11:55:07]
[劉利民]謝謝。 [2014-02-13 11:55:21]
[胡凱紅]今天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兩位部長。謝謝各位。 [2014-02-13 1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