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這個時間節點上,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聯合召開全國文化金融合作會議。這是我們第一次召開關於文化金融合作的工作會議,對於我們總結過去、把握現在、謀劃未來,有著特別的意義。會議將深入總結和交流近年來文化金融合作的成果與經驗,研究謀劃和動員部署促進文化金融合作發展的戰略與行動。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促進經濟發展的“血液”。推進文化産業與金融業加強合作、深度對接,對於加快文化産業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近年來,文化金融合作成果豐碩,發展很快,成為文化體制改革中的一大亮點。面向未來,文化金融合作應該成為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的排頭兵,為全面深化改革、為文化發展繁榮做出更大貢獻。下面,我就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共促文化産業發展講幾點意見。 一、文化金融合作是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重要突破 隨著文化産業的快速發展,尋求與金融領域的合作,成為文化企業增強發展活力、提升發展競爭力的內生動力。近年來,在文化部門和金融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金融合作成果豐碩,成為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進程中的一大亮點。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出臺《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産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標誌著文化金融工作正式起步,也標誌著金融支持文化産業這一命題從理論探索進入了實踐層面,這是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也為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舞臺。 4年來,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文化企業等各方發揮各自優勢,匯聚力量,積極探索推動文化産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産業投融資體系。文化部積極開展組織協調工作,搭建文化産業信貸項目庫,銀行機構充分發揮融資融智功能,逐步建立了以部行合作機制為代表的覆蓋全國的政銀合作機制,為文化企業搭建了便捷的融資平臺,同時也深化了文化部門轉變政府職能、促進和服務産業發展的具體實踐。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部門將文化産業納入金融工作的整體框架,連續幾年在信貸政策中將支持文化産業作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開展文化産業信貸規模統計,為政策實施提供數據支持;將文化企業納入企業徵信系統,解決了文化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財政部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支持作用,推動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本相結合,去年還啟動了“文化金融扶持計劃”,作為中央財政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重大項目,安排4.61億元支持文化金融合作。 廣大金融機構為推動文化與金融的融合進行了開創性的探索和富有成效的實踐。參與部行合作的各銀行機構努力適應文化産業的特殊要求,不斷創新文化金融産品和服務方式,擴大信貸規模,滿足文化企業的多樣化需要。國家開發銀行發揮開發性金融的優勢,支持了一大批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中國進出口銀行大力推動文化産品和服務走出去,為文化企業境外投資、並購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中國工商銀行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全方位支持大、中、小型文化企業,承銷首筆文化企業私募債,推進文化企業直接融資;中國銀行根據文化企業資産的特點探索新型抵質押方式,支持地方特色文化産業發展;中國人保財險公司針對文化産業的風險特點,開發文化産業專屬保險産品,為文化産業發展保駕護航;北京銀行以服務中小文化企業為明確定位,開發“創意貸”“影視貸”等特色産品,探索文化類無形資産融資;中國民生銀行在總行層面增設文化産業金融事業部,組建專業團隊和專營機構,從體制機制上創新突破;中信銀行借助信託債券産品,盤活文化企業存量資産。 金融機構的積極作為,拓寬了文化企業的融資渠道,為文化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提供了有力支撐。深圳華強集團作為龍頭文化企業,率先組建集團財務公司,促進企業融資集約化和投資科學化;雲南文化産業投資集團積極利用境外投資貸款開拓海外市場;南京文化投資控股集團組建全國首家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探索為文化企業提供綜合文化金融仲介服務,提升小微文化企業融資能力。目前,文化金融合作已經遍地開花。全國各省級文化行政部門均已與當地金融機構建立了政銀合作機制,很多地方的財政資金也以貸款貼息、保費補貼等方式對文化金融合作予以支持。這次會議推出了10個優秀文化金融合作創新成果,印發了《文化金融合作創新案例彙編》,就是要進一步宣傳推廣文化金融合作的成果與經驗。 文化金融合作不僅給文化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發展資金支持,更促進了文化系統、文化企業觀念上的轉變。“信貸資金”“直接融資”這樣的詞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文化系統的文件中,文化部門在國家經濟和金融運行的進程中更多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越來越多的文化企業由依靠自有資金積累慢慢發展,逐步學會運用金融資本做大做強,把“小作坊”逐步打造成現代企業。與此同時,金融機構的投入也獲得了可喜的市場回報,金融服務的天地更寬。可以説,文化與金融合作實現了雙贏。借此機會,我代表文化部,向參與文化金融合作的金融機構和文化企業表示祝賀,向長期以來與我們共同推進工作的金融部門、財政部門和金融機構表示感謝! 二、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努力開創文化金融合作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明確提出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文化産業的發展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擺在了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位置。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明確提出“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源相結合”的要求,體現了中央對文化金融合作的高度重視,表明已將其納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提出要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為中心環節。文化産業是最具文化創造活力的領域,文化金融應該成為激發文化創造活力的重要推動力量。最近,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0號)和《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國發〔2014〕13號),都對金融服務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自覺以中央精神為指導,深化對文化金融工作的認識。 自2013年4月以來,為繼續推動文化與金融融合,文化部與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一起研究起草《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經過多次調研、徵求意見,於今年3月17日正式印發。這是貫徹落實三中全會關於“鼓勵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源相結合”的具體舉措,為今後深化文化與金融合作提供了制度安排。關於文件的內容,文化産業司負責同志還會做具體解讀,這裡我著重談談下一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總體思路與要求。 (一)正確把握市場規律,注重政策的普惠性 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充分發揮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通過文化産業政策與金融政策、財政政策的協同推進,創新文化金融體制機制,激發金融機構和文化企業加強合作的內生動力和積極性;通過改革創新試點,探索文化與金融共贏發展的模式與規律;努力緩解金融服務供給不足與文化發展需求旺盛之間的矛盾,促進文化産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 要拓寬和優化文化金融合作的結構、範圍和空間,做大做專文化金融市場。要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産業領域,對國有民營文化企業一視同仁。在扶優扶強的同時更多地運用金融手段支持成長型中小微文化企業。把握好不同行業門類和大中小不同類型的文化企業的運行特點和融資需求,按照差異化、精細化、科學化原則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建設文化金融仲介服務體系,通過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等載體,以政策引導、項目對接、信息服務、業務培訓、信用增進、資金支持等方式,搭建文化金融仲介服務平臺。建立完善融資性擔保體系,加強文化融資擔保。鼓勵有條件的文化企業參與金融業,支持發展文化類小額貸款公司。支持各類型特別是小微文化企業享受普惠金融政策。在做好文化産業間接融資的基礎上,推動文化企業直接融資,做好文化企業上市、再融資和並購重組工作。要加強文化金融公共服務,營造公平開放的文化金融市場環境,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鼓勵文化企業與金融機構充分議價,形成合理的市場價格,實現對文化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有效激勵和市場預期。 (二)堅持改革創新,實現文化金融合作新發展 文化金融合作在我國尚屬新生事物,每一步的發展都伴隨著觀念、理論和實踐的探索與創新。剛剛發佈的三部門《意見》,根據近年來文化領域、經濟領域的新趨勢、新需求、新做法,針對文化金融的瓶頸環節和薄弱領域,提出了加強文化金融合作的有效對策。各級文化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入研究文化企業經營及融資的規律,支持企業更多地借助市場要素、資本力量推動産業發展。我們願與金融管理部門、財政部門和金融機構一起,群策群力,共同推進文化金融領域的創新改革,抓好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文化金融合作試驗區等具體試點,使文化金融合作實現新的突破和發展。希望金融機構繼續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推出適用於文化産業的新産品和新服務;也期待文化企業能發揮文化創造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找準與金融對接的模式和路徑,推動文化金融資源有效配置。 文化産業已經日益納入國民經濟的總體框架。文化産業與其他行業一樣,會受到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會面臨市場調整週期性的影響。比如去年演藝、娛樂等行業就受到市場變化的影響,部分企業效益下滑。融資利率一度異常升高,一批中小文化企業措手不及,遭遇融資和償貸困難。面對這種情況,要注意發揮金融政策和金融市場調節作用,優化文化産業結構和融資模式,通過文化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創新互動,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增強抗風險能力。 (三)著力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繼續深化文化金融合作 三部門《意見》明確提出,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部門共同建立文化金融合作部際會商機制,協調文化産業政策與金融政策、財政政策的實施,實現産業政策指引、財政政策支持、金融政策放大的效應。今天的會議標誌著文化金融合作部際會商機制正式啟動,我們要重視各環節之間的銜接與協同,注重整體謀劃,努力形成系統的政策措施,並穩步加以推進。 我們將把建設文化産業投融資體系、促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扶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特色文化産業、推動對外文化貿易等文化産業的重點工作與金融領域的改革創新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文化的政策,豐富金融支持文化的手段。我們將與財政部門一起,實施“文化金融扶持計劃”,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放大作用,鞏固貼息等成熟的支持方式,探索財政支持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文化金融合作試驗區、建立文化産業融資風險分擔補償機制等創新模式,更加科學高效地用好財政資金。我們還要加強引導,切實防範風險。 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重視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正確認識文化産業的特殊性,把握好文化産業的導向和價值追求。要處理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産業屬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發生矛盾的情況下,經濟效益要堅決服從社會效益。 這裡,我特別要對文化部門的同志説幾句。過去各級文化部門習慣於直接抓藝術創作和生産,主要是抓文化事業。對照中央提出的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要求,我們要堅持雙輪驅動、兩翼齊飛,始終堅持文化事業、文化産業“兩手抓、兩加強”,當前要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認識到發展文化産業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同時又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政府要做好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各類公共服務提供。文化系統要進一步轉變觀念,理清思路,積極作為,努力探索文化産業發展的特點,遵循文化産業發展規律,妥善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政府與社會的關係,發揮好規劃制定、政策引導、搭建平臺、提供服務的作用。 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三部門《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的出臺和全國文化金融合作會議的召開,標誌著文化金融合作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面對大好春光,我們應該更有作為、不負時代。希望大家抓住機遇,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專業的手段,不斷推動文化金融合作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貢獻!(本文係2014年3月25日在全國文化金融合作會議上的講話)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