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堪培拉4月2日電(記者徐海靜約翰·麥克唐納)現階段馬航MH370航班的搜尋工作受制于搜索區域過大,未有進展。領導洋流研究任務的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海洋物理學家戴維·格裏芬2日告訴新華社記者,多個國家正通過共享衛星數據等形式通力合作,想方設法縮小搜索範圍。 格裏芬是澳聯邦科工組織海洋和大氣研究中心的海洋物理學家,他在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説,任何分析都必須依賴於殘骸被發現時的準確位置以及殘骸的數量。科學家們正在努力通過多種方法,建立洋流模型,一旦找到飛機殘骸,就可以回溯墜機地點。但當前最大的困難是,時間越長,準確回溯就越困難。 “我們距離3月8日(飛機失聯)已經這麼長時間,但卻還沒找到任何一件殘骸。從殘骸回溯找到墜機地點的前景不樂觀,”格裏芬説。 不過,格裏芬説,結合國際衛星組織的數據,科學家們正在使用多種方法,儘量縮小搜索區域。“國際衛星組織網絡提供的(飛機飛行路線)在地球表面畫下一個弧形。一條線,而不是一大片區域,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假設,沿著這條線,一小片一小片地搜尋,以確定是否應該沿著這條線搜尋,還是需要搜尋其他區域。” 格裏芬還説,南印度洋特有的漩渦以一種複雜的“垂直循環”模式運動,這種模式有利於殘骸聚集,從而縮小搜索區域。“我們正在研究漩渦的位置以及它們對物體聚集的影響,我們希望這種聚集能夠幫助人們在一個較大的區域裏確定出優先搜索的一塊小區域。”“漩渦每天都會運動,我們需要利用測量海平面數據的衛星從空中觀察它們。其中一個叫做HY2(海洋2號)的衛星來自中國,我們正在使用這個衛星的數據。” 格裏芬領導的研究團隊目前從全球海洋數據模擬試驗網“海洋觀測”接受衛星數據,檢測海洋洋流和漩渦。他説:“澳大利亞沒有自己的衛星,我們需要依賴歐洲、美國和中國衛星的數據,而用來建立海洋洋流模型的方法會在全球得到共享。”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