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起飛,越南上空折返,取道馬六甲海峽,“迷失”于南印度洋……本應在旭日東昇之時抵達北京的239人,再也沒能看到陽光。守望生命,追問真相,無數次連夜研判,無數次優化方案,從泰國灣到孟加拉灣,從巽他海峽到馬六甲海峽,從西太平洋到南印度洋,向著尋回失聯同胞的每一個微小可能,在中央領導同志的關心指導下,在交通運輸部和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的協調指揮下,我十余艘艦船穿越驚濤駭浪,披星戴月,千里馳援,面對茫茫未知,勇往直前,分秒必爭。無論是後方還是一線,心底只有一個信念:向著希望、永不言棄。 3月8日,一個本該輕鬆愉快的週末,又是世界勞動婦女的節日,卻成了許多母親、妻子、女兒悲痛欲絕的噩夢。無數善良的人們悲傷、憂慮、困惑。 當日7時49分,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指揮大廳的電話像往常一樣響起:“一架零時42分從馬來西亞吉隆坡起飛的波音777-200客機,信號于1時20分在雷達上消失,機上載有大量乘客。”這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總調度室報送的信息。 誰都沒有想到,就是這通電話拉開了一場跨越兩大洋的多國聯合海上大搜救的序幕。 啟動一級應急響應 全速趕赴失聯海域 空難?劫機?馬航MH370客機所發生的一切,是人類共同的挑戰。中國政府以史無前例的力度和非同尋常的規模參與了這場國際大搜救。生命高於一切,責任重於泰山。在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機制框架下,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成為我方搜救力量的總協調人,交通運輸部、國家海洋局、總參、海軍、民航局等成員單位密切配合、整合力量,第一次在境外組織實施大規模海上搜救行動。 搜尋第1階段(3月8日至15日) 馬航MH370客機本應在3月8日6時30分抵達北京,然而起飛38分鐘後卻在越南胡志明市管制區失去聯絡,接機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小時,依然音訊全無。機上載有227名乘客和12名機組成員,其中包括154名中國人。 消息一齣,舉國震驚。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立即指示:交通運輸部、民航局等有關部門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批示要求:與馬方民航部門加強溝通聯絡,與外方共同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及時妥善做好乘客家屬工作。李克強總理還應約緊急同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通電話,協調搜救事宜。 人命關天!第一時間,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趕到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主持召開緊急會議,當機立斷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成立由翁孟勇副部長任組長、何建中副部長任副組長的交通運輸部馬航失聯客機應急反應領導小組。 各項應急工作隨之展開。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的值班領導全部到位值守。人員配備從平時每天兩個人變成6個人24小時值班。AIS系統早已鎖定客機失聯的那片茫茫海域,指揮大廳的大屏幕上實時更新著失聯客機的最新信息。墻上播放著馬航客機消息的壁挂電視再也沒有關過。電話、郵件、傳真,工作人員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與各個可能的消息來源溝通聯絡,匯總所有關於失聯客機的信息。 海事救撈部門立刻啟動一級應急響應,14艘專業救助船、6艘海事執法船及兩架巡航救助飛機迅速做好出發準備。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未知,未知,還是未知!不安在每個人的心底蔓延,氣氛越來越凝重。 數小時的等待煎熬,15時左右,越南海上搜救部門終於向我方提供了客機最後失聯海域的具體坐標:北緯6度56分、東經103度35分,這個位置是泰國灣。這是當時唯一得到確認的信息。 客機已經失聯10多個小時,航班上僅配的7小時航油應該已經用盡,情緒激動的家屬已集中在北京麗都飯店。不能再等了!交通運輸部馬航失聯客機應急反應領導小組果斷決定:派船前往搜救! 待命船舶迅速起航。15時52分起,交通運輸部所屬專業救助船“南海救115”輪、“南海救101”輪,海事執法船“海巡31”輪搭載專業潛水員、打撈專家以及巡航救助直升機、專業掃測設備等先後全速趕往泰國灣。除了專業救助船,中國海上搜救中心還協調過往商船參與搜救。3月9日,中遠“泰順海”輪首先抵達泰國灣疑似海域搜尋。 3月10日,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緊急會商機制啟動,交通運輸部、國家海洋局、總參、海軍、民航局、中國海警局、中遠集團等單位進行了馬航失聯客機海上搜救第一次緊急會商,研究制定我國船舶及航空器的詳細搜救方案,動用所有可能的力量,密切配合,開始了我國在境外組織的首次大規模海上搜救行動。 時間就是生命!3月10日20時,日夜兼程的“南海救115”輪抵達指定海域,漆黑的海面上,大功率探照燈掃出一道道白光,夜視儀後的眼睛全神貫注地盯著洶湧的波濤。3月11日上午,海軍“井岡山”艦抵達,下午,“南海救101”輪、“海巡31”輪和海軍“海口”艦陸續抵達。飛機是否經過這個地方?是否真的在這片海域?究竟是改線還是墜毀?沒有人知道。承載著國之所托,承載著民之所望,他們一寸寸搜尋著,一點點掃測著,海面、空中、水下立體配合,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一週內,交通運輸部馬航失聯客機應急反應領導小組召開了13次會議,不斷地研判前方消息,優化調整搜尋方案。前方搜救力量越來越多,馬來西亞、越南、中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11國艦船及飛機先後加入到搜救的隊伍中。 3月12日,李克強總理與“南海救115”輪船長彭建波通話,請他“盡力再盡力”,並要求各有關部門調集一切可能力量,加大搜救密度和力度,不放棄任何一線希望。在次日的中外記者會上,總理再次向全世界表明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決心。 一絲希望,百分百努力!每天都會有最新的搜尋數字彙總到中國海上搜救中心:12437平方公里,45763平方公里,70078平方公里,89052平方公里……搜尋面積在不斷擴大,參與搜救的商船也越來越多。油污帶、救生衣、海面垃圾,一次次地發現,一次次地失望,又一次次地努力。 風雲突變!飛機通信系統曾被人為關閉,飛行線路有過更改! 3月15日,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在發佈會上確認馬航MH370客機最後與衛星聯絡的時間是當地時間3月8日8時11分,並重新劃定飛機可能飛往的南北走廊兩個區域。這與之前搜索的區域相去甚遠。 “為了這次搜救我們不惜代價、不惜成本,但是因為信息有限,我們在泰國灣的搜救勞而無功。”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指揮協調處處長卓立説。3月8日至15日,我方10艘艦船連續搜尋了150多個小時,累計搜尋了近9萬平方公里的海面,掃測了8400多平方公里的海底。 力量不減方向調整 一線希望百倍努力 各類信息錯綜複雜,飛機去向撲朔迷離。大洋茫茫,但沒有人輕言放棄。時間就是生命,一次次徹夜無眠,一次次調整搜索範圍和航向,研判再研判,搜尋復搜尋。 搜尋第2階段(3月15日至24日) 馬方3月15日發佈的新消息,讓每一顆牽掛的心燃起了新的希望,期待奇跡出現。為了機上的同胞,為了那一點點生的希望,我們決不放棄。 夜色深沉。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燈火通明。這裡作為馬航客機失聯事件的總協調中心,已經成為楊傳堂、翁孟勇、何建中等交通運輸部領導們的第二辦公室。交通運輸部馬航失聯客機應急反應領導小組會議幾乎每天一次。多方溝通,研判信息,專家諮詢,前後聯動,調整部署……這裡見證了重大搜救決策背後的果斷沉穩、群策群力、殫精竭慮、永不氣餒。 3月15日20時,又一個忙碌的週末夜晚,交通運輸部領導仍然在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看著大屏幕上鎖定的現場艦船搜救海域,再一次匯集各方智慧,重新研判消息的可靠性。15日、16日週末這兩天,他們很少離開那個地方,馬航失聯客機應急反應領導小組第14次會議、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第二次緊急會商會相繼召開,密集地研判著馬方最新消息的可靠性,科學調整我方的搜尋方案。 “搜救力量不減,搜尋方向調整,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分百努力。”楊傳堂的話鏗鏘有力。 3月17日下午,楊傳堂與馬來西亞國防部長、代理交通部長希沙姆丁通電話;晚上,主持召開馬航失聯客機海上搜救第三次緊急會商會及應急反應領導小組第15次會議。他強調,當前,搜救仍然是第一位的重要工作,“兵分兩路,穩紮穩打,向前搜救”。 這天晚上,又一個徹徹底底的不眠夜。中國海上搜救中心連夜與馬來西亞海上搜救機構溝通協調,劃定了我國新的搜尋區域,並協同海軍等部門向現場的我方艦船下達任務通知。 3月19日上午,我方現場艦船從新加坡附近的臨時集結點出發,兵分南北兩路,正式開始第二階段的搜尋,新加入的“海巡01”輪為現場指揮船。 第二階段搜尋區域分別在孟加拉灣和印度尼西亞以西海域,距離泰國灣約1000海裏,搜尋面積是第一階段的6倍。臨時改變航線,沒有帶海圖,茫茫大海,驚濤駭浪,面對挑戰,以生命的名義,搜救勇士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然而我方搜救船舶尚未全部抵達任務海區,便又有了新的調整。3月20日中午,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公佈衛星在南印度洋發現疑似失聯客機碎片,疑似海域距我方劃定的印度尼西亞以西搜尋區約2000多海裏,我方搜救艦船最快5天才能到達。 當天晚上,楊傳堂部長再次深夜召集會議,馬航失聯客機應急反應領導小組指示南下編隊“海巡01”輪、“南海救101”輪向發現疑似失聯客機殘骸海域靠近,並協調在澳大利亞珀斯港口補給待命的“雪龍號”科考船,儘快開往疑似海域搜尋。 一次次調整,一次次優化,只為那最後一線希望。然而,希望卻遲遲沒有到來。搜救力量頻繁調整,搜救工作卻不斷歸零。 “我們這麼多年的海上搜救,從沒像這次這樣。”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廣路説,“信息太有限了,飛機到底怎麼飛的誰都不知道。”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應急管理處處長周旻有著同樣的感受,“以前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難,但只要你去做,‘拉鋸就掉末兒’,困難會一個一個被克服掉,越來越小,但這次總是搜著搜著又回到原點。” 儘管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無奈,但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能放棄。 啟動一級應急響應以來,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何建中、常務副主任陳愛平把自己也編進了日常排班表中,“何副部長他們都是連著三四天不回家,中間有一會兒的時間就坐在椅子上瞇會兒。”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人員劉浩告訴記者。 對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的值班人員來説,馬航客機失聯以來,忙碌已經成為習慣,缺覺也逐漸成為常態。他們連去食堂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就怕錯過任何一個可能有用的消息和電話。 “電話不斷地打進來打出去,一天下來幾乎沒有停的時候。”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的值班人員溫連明説。他旁邊的筆記本上記錄著每個重要電話的信息,這30多天的記錄已經比之前3個月的記錄還要多。 “以前誰是值班員是很明確的,現在已經分不清誰是值班員了,每個人都盡可能去承擔更多的工作,發揮更大的能量。”劉浩説。 遠渡重洋竭盡全力 接近飛機接近真相 從泰國灣到孟加拉灣,從巽他海峽到馬六甲海峽再到南印度洋,前方搜尋艦船越走越遠。10米巨浪,14級大風,擋不住他們搜尋的腳步;無數次發現,無數次失望,降不下他們搜尋的熱情。為了真相大白,為了給永不抵達的生命一個交代,只要有一線希望,就竭盡全力不放棄。 搜尋第3階段(3月25日至今) 飛機奇跡般地降落在某個小島上,倖存的人們正等待救援……多少人抱有這樣善意的期待。遺憾的是,人們不得不面對最殘酷的現實。3月24日晚,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宣佈,失聯的馬航客機在澳大利亞珀斯西部的南印度洋“終結”。 這一悲劇消息讓當晚21時40分才離開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的智廣路又趕了回來。當天晚上,他們反復與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搜救機構通電話,並跟前方工作組、海軍、空軍等部門核實消息和位置的準確性,聯絡我方前線的每一艘艦船,了解他們的續航能力和工作狀態,連夜調整搜尋方案。 “值班員們基本沒睡,田剛中間只打了20分鐘的盹兒,你看打盹兒的時候手裏還拿著鼠標。”周旻指著當時用手機拍下的一張照片説。 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的墜毀結論,仍然缺乏實物證據,只要還沒有找到飛機,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不能輕言放棄。 3月25日早上,楊傳堂部長召開緊急會議,再次強調:搜尋工作仍是當前第一要務,要按照明確方向、增加力量、連續作戰、整體推進的總體要求,繼續搜尋和打撈飛機殘骸、尋找黑匣子。語調堅定沉穩,那是對154名失聯同胞的承諾,是對挂心憂慮的國人們的交代,更是傾盡全力不惜代價不辱使命的擔當。 此後,我國艦船搜尋區域調整到南印度洋澳大利亞公佈的疑似海域。那是位於南緯40度附近、被稱為“咆哮西風帶”的陌生海域,常年受大風影響,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只有在11月到次年4月的南半球夏季時節才適宜海上作業,冬季基本無法開展工作,而如今南半球已進入秋冬季。 那裏遙遠而陌生,在應急情況下,我們的艦船從未航行到那麼遠的地方,“當地的水文情況我們完全不清楚,連海圖都沒有,我們從天津航保中心調來了大批新海圖。對我們的船舶來説,那個區域是全新的。”智廣路告訴記者。 但現場艦船沒有絲毫猶豫,從泰國灣到孟加拉灣,從巽他海峽到馬六甲海峽再到南印度洋,他們向著越來越遠的海域進發,不知道還要走多遠,也不知道何日才是歸期。 在陌生的南印度洋,就連熱帶氣旋也有它自己的特點,引起的風浪、移動的路徑,跟我國船舶所熟悉的北太平洋有很大差別。在從聖誕島水域轉戰澳西水域的路上,“海巡01”輪碰到一個強熱帶氣旋,中心風力達14級,狂風席捲著數米高的浪墻,惡狠狠地衝向船舶。“我們利用寬闊的大洋進行了緊急避險,但是有些船員和隨船人員暈船反應還是比較大。”“海巡01”輪船長姜龍説,顛簸造成的嘔吐甚至讓一些船員幾天不能進食。 目前,“海巡01”輪的航程已達9000多海裏。整個搜尋工作充滿變數,每天面對的事物都是新的,信息量龐大而複雜。“海巡01”輪搜尋到很多漂浮物,“我們都抱著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疑點的態度,費了很大勁兒打撈上來,最後證實都與飛機無關。”但他們沒有絲毫抱怨,“無論是工作的徒勞還是打撈的辛苦,這都是我們巡航救助職責的一部分,我們不覺得苦,也不值得説道。” 在這場多國參與的海上搜救行動中,我方艦船已經成為海面搜救主力。艦船與飛機配合,海空立體平行線搜索,就像在海上耕地一樣,往返再往返,不留死角。 艦船24小時不間斷搜尋,白天採用望遠鏡瞭望和雷達監測。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即使發現了疑似物體,不一會兒也就漂浮得無影無蹤,“只能用望遠鏡死死盯著,但盯著鏡片超過10分鐘,船員就會眼睛酸脹、頭腦眩暈。”“南海救115”輪的政委陳興光説。到了夜晚,夜視設備可以對兩公里半徑的範圍持續掃測,再通過夜視儀和熱成像儀在屏幕上顯示海面情況,船員得像貓頭鷹一樣瞪大眼睛專注觀察,難度可想而知。 “南海救115”輪是我國最早出發前往搜救的專業救助船。船長彭建波常年在西沙海域值班,長時間不能靠岸,在起程執行這次搜救任務前,已經在西沙待了好幾個月,長時間的海上搜尋讓他病倒了,但他仍然堅持再堅持,直到3月26日才下船。 截至4月14日12時,我方在現場的10艘艦船、6架艦載直升機已經按照搜尋方案在南印度洋累計搜尋62萬多平方公里。 在現場搜尋中,過往商船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力量,3月21日,30萬噸級散貨船“中海韶華”輪更改航向加入搜尋,這將使其到達初始目的地的時間比計劃晚10天。延誤交貨期將承擔鉅額違約責任金。截至4月14日12時,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共協調64艘過往商船在印度尼西亞及澳大利亞以西海域搜尋17萬多平方公里。 搜救人員的不懈搜尋和對真相的執著給乘客家屬們帶去了安慰。當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有關負責人在北京麗都飯店通報海上搜救進展時,現場上百名失聯乘客家屬集體起立,向搜救人員致敬。“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並不孤獨。所有善良的人都是我們的後盾,給了我們收起淚水勇敢面對的力量。”一位家屬説。 4月4日起,“海巡01”輪等多國現場搜尋艦船陸續偵聽到疑似黑匣子的脈衝信號。澳大利亞海事安全局11日修訂、縮小了對MH370客機殘骸的搜索範圍,新劃定的搜索範圍由2個區域組成,其中心位置位於珀斯西北約2312公里處,覆蓋面積共約46713平方公里,是搜索工作開展以來劃定的最小搜索範圍。針對“黑匣子”的搜索範圍也進一步縮小、集中到了一處約600平方公里的海域,該海域距離珀斯西北約1670公里。 不放棄的努力讓我們不斷靠近真相。交通運輸部仍然時刻關注並研判著有關飛機的一切消息,我方艦船仍在加緊搜索,只要有一絲希望,就決不放棄。(記者 劉曉寧 林芬)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