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務互動>> 建言議政
 
充分發揮傳統民間文化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15日   來源:光明日報

  我國民間文化歷史悠久、豐富多彩。優秀的民間文化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體現著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正確認識傳統民間文化的價值和作用,充分挖掘蘊藏在農村傳統民間文化的精髓,激發農村文化活力,有利於農村文化建設。

  一、廣大農民是建設新農村文化的主角

  農村文化建設不僅要服務農民,更重要的是要調動農民創造新文化的積極性,使農民成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農民既是民間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民間文化的傳承者。文化建設自下而上地進行比自上而下命令來得實在、有效,農民的主角地位不能動搖,他們所發揮的作用不可低估。農村文化只有深深植根于廣大農民群眾中,才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比如,河西地區到處都有農民自發組織的劇團、戲社並常年活動在鄉村,使傳統的民間文化得到傳承,且充滿著活力。臨夏、甘南交界處的蓮花山民間花兒會,由於政府的保護、激勵,民間積極自發地組織,規模一年超過一年。有時會期長達一週,會場每天轉移,但仍有四週的數萬農民聞訊趕來參加。蘭州市永登縣苦水的“高高蹺”社火也很走紅,隨著外界對這種獨特社火的關注,當地農民已經擁有了一種文化自豪感,也激發了表演欲。近兩年來當地青年農民每年都主動倡議、籌劃、組織、表演“高高蹺”社火。因此,政府要引導農民積極參與農村文化並讓他們成為文化的主體,新農村新文化才能有生命和活力。

  二、民間藝人是建設新農村文化的骨幹

  散佈于廣大農村的“民間藝術家”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其藝術養分直接來自於農村,和農民有著天然的相通性,在民間文化的傳承中,起骨幹和橋梁作用。發揮民間藝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民族民間文化方面的積極作用,激發農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尤為重要。如湖北宜昌三峽地區有個民間説唱藝人劉德方,能講400多個民間故事,會唱許多民歌,會表演一批花鼓戲和皮影戲劇目,會唱多部長篇喪鼓詞,被有關專家評價為“是目前三峽地區最具活力的民間故事家和民間藝術家”。為了充分發揮這位民間藝人的潛能,當地成立了“劉德方民間藝術團”,依託三峽旅遊景觀,開展經常性的民間文學演唱活動,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們要積極培養農民文化骨幹,幫助他們提高業務素質,以促進新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

  三、傳統民間文化是建設新農村文化的根基

  傳統民間文化産生於本土,特別富於活力和滲透力,它們反映了一個地區的文化發展歷史,反映了當地群眾的審美情趣。從這個角度講,應該讓農村優秀傳統民間文化傳承和發揚下去。要注重民間文化藝術的挖掘、整理、保護和利用。首先,要充分發掘各地的人文資源、傳統文化、民俗文化、民間藝術資源,授予秉承傳統、技藝精湛的民間藝人“民間藝術大師”、“民間工藝大師”等稱號,開展“民間藝術之鄉”、“特色藝術之鄉”命名活動。對農村傳統文化生態保持較完整並具有特殊價值的村落或特定區域進行動態整體性保護,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産傳承機制。其次,要積極開發具有傳統和地域特色的剪紙、繪畫、陶瓷、泥塑、雕刻、編織等民間工藝項目,戲曲、雜技、花燈、龍舟、舞獅舞龍等民間藝術和民俗表演項目,古鎮遊、生態遊、農家樂等民俗旅遊項目。實施特色文化品牌戰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鎮、名村、名園、名人、名品。充分利用農閒、集市和民族民間傳統節日,開展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農村文化建設要突出發展“本土文化”,很多原汁原味、具有濃厚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的民間文化遺産,在農村文化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要把優秀的傳統民間文化繼承發揚下去,使之成為為農民所享用的豐富精神財富。通過煥發民間文化藝術的青春,活躍民間文化藝術的血脈,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點和時代特徵的新農村文化蓬勃興起。

  四、充分發揮傳統民間文化的作用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中,我們應該在深入挖掘傳統民間文化豐富資源和深刻內涵的基礎上,引進、容納、消化和吸收其他文化的優秀方面,不斷加以創新,推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時代色彩的文化産品,打造出中國農村新文化的精品。藝術家可以利用民歌民謠,創作出富有現代氣息的音樂歌曲,如電影插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小提琴曲《梁祝》、動畫片《百鳥衣》都是根據民間素材創作出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説,傳統民間文化對於農村新文化的創建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使傳統民間文化資源得到充分保護、開發和利用。特別是要注意把挖掘光大本土民間文化優良傳統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起來,使傳統民間文化顯現出其固有的多重功能。我們要充分利用獨特的地域文化優勢、深厚的民間文化優勢以及地方藝術品牌優勢,為發展新農村文化和地方經濟服務。如廣西民族文化絢麗多姿,12個民族能歌善舞,素有“歌海”之稱,音樂舞蹈品類繁多,各具特色,民族傳統節日文化也豐富多彩。近些年,他們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民間文化基礎上,通過創新,舉辦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劉三姐歌圩”、桂林山水旅遊文化節以及孔雀獎少數民族聲樂大賽等,並形成品牌效應,既活躍了農村文化生活,又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對民間文化合理開發和利用是對民間文化生命的延續,我們要借助現代高新技術手段,保護傳統民間文化瑰寶。同時,要堅持民間文化的與時俱進,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黃永林)

 
 
 相關鏈結
·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廣東省借助信息化建設新農村 網絡到鎮信息進村
· 江西將實現農村“戶戶通電”滿足新農村建設需求
· 新農村專論:建設新農村西部地區如何破題
· 南寧夯實基礎建設新農村 強基本素質抓基本保障
· 各地各高校充分發揮教育優勢主動服務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