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10月14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4日出席第三屆莫斯科國際創新發展論壇併發表題為《以創新實現共同發展包容發展》的演講。演講全文如下: 以創新實現共同發展包容發展 尊敬的梅德韋傑夫總理,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多佈雷金(上午好)!很高興出席第三屆“開放式創新”莫斯科國際創新發展論壇。我代表中國政府,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 創新是人類發展進步的不熄引擎。當今世界正處於大變革、大調整之中,迫切要求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創新。實現這樣的創新,墨守成規不行,單打獨鬥也不行,需要開放、合作與分享。6年前,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國際社會同舟共濟,避免了危機向縱深蔓延。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推進,更需要各國攜起手來,在合作創新中實現知識的倍增、價值的倍增,解決發展的難題,促進共同繁榮。這正是開放式創新的意義所在。 開放式創新不僅包括技術領域的創新合作,也包括體制機制的創新、互鑒。當前,新技術推動著全球經濟産業格局深度調整,世界經濟復蘇一波三折。只有把技術創新與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相互促進,全面激發人們的創造創新活力,才能形成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強勁動力。這也需要各國分享改革創新經驗,縮小“創新鴻溝”,實現普惠發展、包容發展。 女士們,先生們! 在中國,人們創新的熱情日益高漲。前不久在天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圍繞“創新創造價值”的討論十分熱烈。國外朋友經常問我,中國持續發展的秘訣是什麼?根本上靠的是中國人民的勤勞加智慧。中國的改革開放,涉及13多億人,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創新活動。通過放開農民土地經營權、改革國有企業、發展民營經濟等改革,調動了廣大生産經營者的能動性。我們現在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制度,都是人民群眾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正是千千萬萬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全社會創造財富的能力才大大增強,人民的日子也就一天天富裕起來。開放也是改革,我們打開大門,不斷加大開放力度、提升開放水平,以開放帶動改革,使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不斷得到提升。 科技在中國發展中起到了“第一生産力”的作用,科技活力的迸發同樣源於改革。30多年來,我們不斷深化科研機構改革,在加強基礎研究的同時,讓科技人員進入市場去拼搏、去創造自己的價值,讓科技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激發了市場和創新的活力。 中國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還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産總值排在世界80多位,科技水平離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經濟正面臨提質增效升級,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不少。中國要實現更大更好發展,到本世紀中葉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關鍵是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走改革創新之路,把人民群眾的創造潛能充分激發出來,使整個社會充滿生機活力,形成支撐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 第一,破除束縛創新的壁壘。我們正在致力於建設 “創新型政府”,首要的事情就是簡政放權,這實際上是給市場讓出空間,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一年多來,中央政府各部門取消和下放了6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今年3月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新設立企業“井噴式”增長。我們強力推進改革,就是要減少對創新活動的干預,讓想創業、能創新的人都有機會、可作為,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這樣可以把人口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讓改革成為富民的改革,讓創新成為惠民的創新,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公平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二,構建激勵創新的機制。我們將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處置和收益分配機制,實施股權期權等激勵政策,給創新者更大自主支配權,讓創造發明者獲得應有回報。需要説明的是,在中國境內依法經營的企業都享有國民待遇,外資企業開展研發享受同等的優惠政策,創新的産品同樣是中國創造,其品牌也是中國的品牌。我們還將建立全覆蓋的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這樣創業創新者即使失敗,也有一張“安全網”能夠兜住底,使創新失敗者反思後能夠進行新的創業。 第三,營造保護創新的環境。中國致力於建設對創業創新者最具吸引力的國度,吸引力不僅來自巨大的市場需求,更來自完善的法制、規範的市場環境、包容的文化氛圍。中國政府不斷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堅決打擊侵權假冒等行為。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火種,保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從根本上講,公平競爭、誠信經營有利於中外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第四,打造創新驅動型經濟。中國人常説:不破不立。在中國,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行不通了,實現經濟高質量、高效益、節能環保的增長,必須轉到創新驅動的軌道上來。我們支持企業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業態,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用創新的辦法挖掘巨大的內需潛力,突破能源資源和環境瓶頸制約,促進服務業、高技術産業和新興産業發展,推進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經濟“化繭成蝶”。 中國的創新是開放的創新。我們不可能關起門來搞創新,願意同一切有真誠意願的政府、機構和企業開展互利共贏的創新合作。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階段,都需要與各國取長補短、互學互鑒,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人才,永遠做開放的大國、學習的大國、創新的大國。 女士們,先生們! 中俄互為最大鄰邦,雙方關係在高水平上保持著良好發展態勢。今年5月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共同簽署了《中俄關於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階段的聯合聲明》。昨天我與梅德韋傑夫總理共同主持了中俄總理第十九次定期會晤,取得了豐碩成果。中俄合作是長期、穩定、全方位的合作,兩國創新創業潛力巨大。新的階段雙方加大相互支持、擴大相互開放、深化相互合作,有利於各自發展振興,有利於世界繁榮穩定。 中俄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國,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底蘊中,富有創新創造的因子。俄羅斯民族誕生了許多享譽世界的科學家、文學家、音樂家,中華文明在世界上産生了重要影響。兩國同為科技大國,中國正在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與俄羅斯以創新為核心的現代化戰略相互契合。兩國都視對方發展為自己的機遇,創新合作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無論廣度還是深度都大有潛力。把科技創新、文化創意、文明互鑒結合起來,把中方的産業、資金、市場優勢與俄方的資源、科技和人才優勢結合起來,會産生聚合效應,燃起創新的烈烈火炬。 中俄已經在諸多領域開展了創新合作,但有條件達到更高水平。為此,我提幾點倡議: 一是做強戰略性大項目合作。中俄已在能源資源、航空航天、信息通訊、節能環保等領域實施了一批重大合作項目,雙方可以再論證和實施一批新項目,同時創新合作方式,通過聯合研發、聯合製造、聯合推廣應用等,共同推進創新成果産業化和開拓第三方市場。中國相關裝備在性價比上有競爭優勢,願積極參與俄高鐵、鐵路升級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互利共贏。雙方能源合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下一步應超越單純的買賣關係,推動相互持股,促進上下游一體化,使合作邁上新臺階。 二是做深民間和區域對接合作。雙方應深化人文交流,加強科研機構、高校、學術組織等協作。兩國間已建立了100多對友好省(州)和城市,合作潛力有待深度挖掘。中國的東北地區懂俄語的人很多,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民眾對中國也很熟悉,把中國的東北振興、西部開發與俄羅斯的遠東開發結合起來,能夠有更大的作為。雙方可以共建一批聯合創新區,中國鼓勵中方企業到俄投資興業,也歡迎俄方企業到中國創業發展。 三是做活支持中小企業合作的方式。千千萬萬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創新發展的生力軍,需要得到更多便利、靈活、可及的支持。雙方在投融資、本幣結算、仲介服務等方面,應重點向他們傾斜,比如設立市場化的風險投資機制、建立技術産權場外交易市場等,為中小企業創新構建“綠色通道”。 四是做實創新合作的促進機制。機制對加深合作具有持久作用。雙方應以此次夥伴國論壇為契機,就政策創新、投資環境等建立對話和協商機制,同時建立企業、社會組織等多層面合作機制,為打造創新合作的新亮點提供更廣闊平臺。 女士們,先生們! 青年人最富創新夢想和激情。這裡,我向俄羅斯和各國青年發出邀請,歡迎大家參加明年舉辦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展示自己的才華。明年中俄還將舉辦青年交流年活動,中國政府將給予大力支持。 這個論壇是聚焦創新的論壇,我們寄予更多的期待,期待今天智慧碰撞的火花,明天變成合作發展的藍圖,後天結出互利共贏的碩果。 最後祝本屆論壇圓滿成功!斯巴細巴(謝謝)!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