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説:我是一名縣城小學教師,近年來我們縣城人口增加了好幾倍,但學校卻只增加了2所,班級人數普遍在90多人以上,甚至有部分班級達到近百人,超過教育部規定人數的2倍以上。每所小學在校學生數都在5000人以上,但縣城教師編制嚴重不足,教學工作任務繁重,班級管理與組織教學難度大:為了防止發生踩踏,下課時,教師要在樓道口值守,身體健康狀況受到嚴重影響,精神上也承受著巨大壓力;由於學生太多,課間操、實驗等各種活動完全無法正常進行,課堂教學也難以面向全體,學習習慣差一點的學生進校一兩年就迅速變為差生,老師也有心無力,學生活動受限,身體素質也可想而知。這種超大班額的現象,嚴重影響工作效果,更重要的是影響下一代的成長。 教育部回復:清風,您反映的城區大班額現象確實存在,在一些地方較為突出。據2013年教育事業統計,全國小學56人以上大班額比例為13.3%,其中城區為21.2%,中部地區小學大班額比例較高,為16.8%,中部城區最高達32.1%。全國初中56人及以上大班額比例為24.6%,中部地區初中大班額比例較為嚴重,為31.2%。導致大班額的主要原因,是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村人口包括農村中小學生加快向城市轉移,另外全國還有1380萬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城鎮就讀。 國家高度重視解決城鎮大班額問題,2011年,教育部召開了解決城鎮大班額問題的專題研討會,並通過教育部官方網站推廣了湖南婁底、吉林延邊等地解決大班額問題的經驗做法。2012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48號),要求各地將常住人口納入區域教育發展規劃,“採取學校擴建改造和學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決縣鎮‘大校額’、‘大班額’問題”。2013年,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意見》(教基一〔2013〕10號),提出了利用3-5年時間,使“縣鎮超大班額現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學班額不超過45人、初中班額不超過50人”。2014年中央財政撥付各地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經費310億元,這些經費由各地統籌使用,可以用於解決城鎮大班額問題。 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部署,特別是居住證管理辦法一旦實施(該辦法已經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農業轉移人口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數量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還將繼續增加,城市學校承載能力面臨嚴峻考驗,短期內城鎮大班額問題還存在很多挑戰。教育部將按照“標本兼治、均衡發展”的思路,指導各地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步緩解城鎮大班額。 一是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資源,縮小校際差距。落實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擴大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向區域內初中分配的比例,鼓勵城市學校通過聯盟、集團化辦學、對口幫扶、實施學區化管理等辦法,發揮城區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以上措施可以引導生源合理流動,減少一些優質學校的大班額數量。 二是合理擴容城市中小學校,將學校建設納入城鎮化總體規劃,予以優先保障。科學規劃學校佈局,使之與常住人口的教育需求相適應,充分利用“全面改薄”資金和已有辦學資源,首先解決超大班額問題。積極落實新建小區配套學校建設,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措施,擴大學校容量。 三是加快改善農村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縮小城鄉差距,加大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力度,滿足農村留守兒童的寄宿需求,辦好農村教育,提高吸引力,留住農村學生。 四是進一步加強教育管理,不支持建設3000人以上縣城初中和2000人以上縣城小學,完善小學、初中入學的招生辦法,按照就近入學的總原則規範學校的招生行為,對於超大班額較多的學校,可以限制其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加強學籍管理,充分發揮已建設的電子學籍系統作用,監控學生流動。推動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保障師生安全。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