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高麗:深入貫徹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21 23:2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電

深入貫徹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第十七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的講話
(2016年3月20日)
張高麗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中國“兩會”剛剛閉幕,會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描繪了今後五年中國發展的藍圖。今天,中外企業家、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國際組織代表相聚一堂,以“新五年規劃時期的中國”為主題進行研討,具有重要意義。李克強總理將會見外方主要代表。在此,我代表中國政府,對本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嘉賓表示誠摯歡迎!

過去五年是中國發展很不平凡的五年。我們妥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持續影響等重大風險挑戰,圓滿完成“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實施一系列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重大舉措,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十二五”時期,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8%,達到67.67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由5500美元提高到7924美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0.5%,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上升到56.1%,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400萬人,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億多,居民收入增長快於經濟增長;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18.2%,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2%以上。五年來,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願。我們要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6.5%以上,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000萬以上,現行標準下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和能耗分別下降18%、15%,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現在仍然是機遇和挑戰並存,中國經濟有基礎、有優勢、有條件,有巨大的潛力、韌性和迴旋餘地,我們有堅定的信心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新理念引領新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

——我們要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建設創新型國家。

——我們要堅持協調發展,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地區率先發展,重點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和增長極。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性。

——我們要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切的環境問題,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我們要堅持開放發展,著力實現合作共贏。以共建“一帶一路”為統領,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推進雙向開放,促進國內國際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入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深度參與全球分工,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要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更加注重機會公平,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完善社會安全網,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世界經濟走出危機陰影,根本上要靠結構性改革。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中總量問題與結構性問題並存,推動經濟走向良性循環,必須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增加有效供給,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要堅持問題導向,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做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為此,我們將著力抓好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

一是去産能,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近期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産能,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推動産能過剩行業壓縮總量、調整結構、轉型升級。與此同時,要嚴格控制增量,力爭通過幾年努力,使鋼鐵、煤炭等行業供需狀況明顯改觀,發展質量、效益和水平顯著提升。

二是去庫存,努力打通房地産供需通道。現在房地産市場的突出問題是,一方面是商品房高庫存,另一方面是2億多城鎮非戶籍人口絕大多數在城鎮沒有合適的住處。我們將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並逐步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通過打通供需通道,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努力化解房地産庫存,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運行,推動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

三是去杠桿,注重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努力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工作,推動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依法處置金融市場中的違約行為,主動釋放信用違約風險。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切實加強全方位監管,防範可能出現的股市、匯市、債市、樓市風險,高度重視防止交叉感染,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四是降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企業是經濟的細胞,實體經濟是基礎,要採取綜合措施,減輕企業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努力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負擔和物流、用能、財務等成本,使企業輕裝上陣。今年要全面實施營改增,取消違規設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徵和歸併一批政府性基金,擴大水利建設基金等免徵範圍,將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免徵範圍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實施這些政策,要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

五是補短板,擴大有效供給。大力培育新産業、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增強發展的新動力,滿足群眾的新需求。採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繼續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築牢生態安全屏障。集中力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減貧任務,讓廣大人民群眾都過上好日子。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為了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配合,當前和今後要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産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

——宏觀政策要穩,主要是為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今年財政赤字率提高到3%,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創新宏觀調控方式,豐富宏觀政策內涵,加強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針對市場變化及時預調微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産業政策要準,主要是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通過政策引導支持,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要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著力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基礎設施網絡化水平。要促進各種資源要素優化配置,提高經濟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微觀政策要活,主要是進一步完善市場環境、激發企業活力。鼓勵和支持各種所有制企業創新發展,保護各種所有制産權和合法權益,提高企業投資信心,改善企業市場預期。按照“親”和“清”的要求,塑造新型政商關係,積極營造寬鬆的市場經營和投資環境。

——改革政策要實,主要是加大力度推動重點領域改革落地。我們堅定不移推進市場化改革,已經出臺並將繼續推出一系列有分量的重大改革舉措。關鍵是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打通關節、激活全盤,重在落實,使各項改革都能落地生根,使改革不斷見到實效,使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社會政策要托底,主要是守住民生底線。把就業放在優先位置,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實現比較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堅持全民覆蓋、保障適度、權責清晰、運行高效,穩步提高社會保障統籌層次和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復蘇艱難乏力,外部環境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對中國發展的影響不可低估。中國經濟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顯現,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中國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5%-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回穩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民生保障,切實防控風險,努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各國的利益和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中國既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貢獻者。中國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同時也要繼續為世界經濟增長髮揮作用。2015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25%,中國進口占全球進口貿易額的比重繼續呈上升趨勢,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180億美元、增長14.7%。中國的發展將為各國帶來更多擴大市場和投資的合作機遇,我們將著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讓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各國。今年9月,中國將在杭州舉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我們願同各成員加強溝通和協調,共同把二十國集團維護好、建設好、發展好,推動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自2000年創辦以來,始終堅持“與世界對話,謀共同發展”的宗旨,是中國與世界對話的一個重要渠道,是匯集才智、交流思想的重要平臺。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分不開,中國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要了解中國,希望通過這次論壇,大家真正了解中國新五年規劃時期的發展方向、目標任務和政策取向,暢所欲言、獻計獻策,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最後,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責任編輯: 方圓震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