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第三水源地,青草沙水源地工程雖才剛剛立項,一項防患于未然的水質污染風險評估卻已悄然進行。
從近日舉行的“上海水源地污染應急措施”院士沙龍上獲悉,由於科學選址和優化設計,建成後的青草沙水庫具有“避鹹蓄淡”和“避污蓄清”的雙重功能,可保證連續50天不取水的情況下正常供水,足以抵禦發生在長江口的突發性水污染事故。
青草沙地處長江口北港,其流量約佔長江年平均入海總流量的48%左右。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大大降低了青草沙的斷水風險。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顧玉亮表示,青草沙水庫建成後,即使遭遇特枯水文年,其水域的淡水資源量完全能夠滿足水庫取水需求。
除了水量豐富,多年實測證實,青草沙水域水質優良穩定,總體上屬II類,多數指標達I類,且十多年來未發生質的變化,是上海境內水質最好、最穩定的飲用水水源地。
在科學選址的基礎上,科研人員還將從設計上確保水庫的水質不受污染。顧玉亮透露,青草沙水庫將分別在上下游設置水閘,通過兩個水閘聯動,提高水庫換水率,增加水體流動性。對於每年冬春來襲的鹹潮入侵,顧玉亮告訴記者,公司自主研發的“長江原水氯度監測系統”目前共有監測站點15個,可提前7-15天預報鹹潮入侵。屆時,水庫可在鹹潮期高潮位時搶引庫外長江表層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