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科技部部長談關於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幾個重要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01日   來源:科技部網站

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徐冠華

    在年初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鬥。這是新時期我們黨做出的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決策。本文就學習和貫徹中央重大決策中幾個問題,談一些初步認識。

    一、關於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科研院所為重點的科技體制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當前,科技體制改革進入到在國家層次上進行整體設計、系統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新階段。發展環境的變化,要求我們在多年來改革與發展的基礎上,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解決影響發展全局的結構性和機制性問題,建立一個既能夠發揮市場作用又能夠根據國家戰略有效動員和組織創新資源,既能夠激發創新行為主體自身活力又能夠實現系統各部分有效整合的國家創新體系。

    1.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有機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的一個亮點,是推進自主創新的重大舉措。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規劃綱要》的成功,決定自主創新的成功,決定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成功。在這個問題上達成的廣泛共識,是多年改革實踐的經驗總結,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經濟與科技關係問題認識的一個重大飛躍。

    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是近二十多年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主導思想。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經濟體制,科技體制,這兩方面的改革都是為了解放生産力。新的經濟體制,應該是有利於技術進步的體制。新的科技體制,應該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體制。雙管齊下,長期存在的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有可能得到比較好的解決。”改革開放以來,在推進科技進步方面,科技系統和經濟系統都取得了很大進展。在科技系統內,一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面向市場的改革,從1984年減撥事業費直到1999年應用研究院所向企業化轉制,改革是成功的;在發展方面,國家大幅度增加了對科技的投入,實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發展計劃,設立了自然科學基金,建設了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等,取得了很大成績。在經濟系統內,圍繞生産實際需求,從國外引進技術,産業裝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支撐了經濟增長。但是要看到,兩個方面的科技進步都主要是在各自相對封閉的系統內部完成的,形成了兩條並行線,沒有廣泛的交匯點,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得以解決。兩個系統獨立運行的結果,一方面,産業技術進步主要依靠從國外引進技術,許多重要産業沒有形成自己的創新能力,一些重要領域甚至形成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在國際競爭中常常陷入被動局面。另一方面,雖然大學、科研機構面向市場的研究開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於自身特點所決定,大學和科研機構往往對市場需求缺乏深刻的了解,其研究開發活動的目標經常表達為先進的技術指標,注重技術上的突破。在很多情況下,研究開發成果的技術水平雖高,但成本也很高,不具備市場競爭力;或者技術水平高卻不具備産業化生産能力。這是多年來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規劃綱要》提出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就是要從體制上根本解決兩個方面不足的問題。

    有的同志提出,為什麼技術創新體系要以企業為主體?我們認為,技術創新首先是一個經濟活動過程,它是技術、管理、金融、市場等各方面創新的有機結合。企業熟悉市場需求,有實現技術成果産業化的基礎條件,可以為持續的技術創新提供資金保證,能夠形成創新與産業化的良性循環。只有以企業為主體,才有可能堅持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迅速實現科技成果的産業化應用,真正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因此,抓住了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這個突破口,就抓住了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主線,就可以形成科技發展新的戰略安排和科技資源配置的新框架,一些多年未能解決的體制和政策問題就有可能理順、並得到解決。

    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必須堅持産學研相結合。大學和科研機構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源泉,特別是原始性創新的重要源泉。充分發揮大學和科研機構在技術創新中的作用,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方針。經過近年來的改革,科研院所的創新能力和科技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面向市場、為企業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已經成為技術創新的一支寶貴力量。近二十多年,我國企業有了長足發展。但從總體上看,企業規模還不算大,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據統計,目前全國規模以上企業開展科技活動的僅佔25%,研究開發支出佔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僅佔0.56%,大中型企業僅為0.71%;只有萬分之三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依靠我國企業目前的技術實力和能力,要與基礎雄厚的跨國公司進行技術創新較量,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建立新的技術創新體系,既要突出企業為主體地位,又必須堅持産學研的結合,兩者同等重要。

    政府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中如何發揮作用?我體會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政策是關鍵。政府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可以採取包括制定政策、資金投入、項目支持、提供服務等多種措施,但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政策。依靠項目支持企業、特別是支持大企業固然非常重要,但項目能夠支持的企業是有限的,發揮作用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對於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來講,包括稅收、金融、政府採購等在內的各項激勵政策是長時間、普遍起作用的因素。這次《規劃綱要》60條配套政策中,約有40條與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有關,在稅收扶持、政府採購、加強引進消化吸收等方面均有重要突破。目前,如何把這些政策細化好、應用好,最為關鍵。

    第二,政府投入支持企業的技術創新。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不能通過投入支持企業的創新活動,這種看法是不準確的。20世紀中後期、隨著高技術産業的崛起,西方主要發達國家政府充分認識到“創新”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根本源泉,開始更多地運用財政手段,在一定條件下直接支持企業的技術創新行為。外國政府(地區)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方式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設立專項計劃的方式。主要包括美國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SBIR)、加拿大産業研究支持計劃(IRAP)、加拿大技術夥伴計劃(TPC)、英國小企業研究和技術獎勵計劃(SMART)、芬蘭國家研發基金(SITRA)等。二是成立專門基金的方式。主要包括英國RVCF基金、新加坡技術開發基金、澳大利亞創新投資基金、瑞典ALMI基金等。三是通過國有經濟部門的方式。主要包括國有金融機構或國有控股公司提供投資或信貸,支持企業技術創新。

    以美國為例,美國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SBIR),要求國防部、國立衛生研究院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等10個部門,每年在R&D預算中安排2.5%經費,對中小企業實施無償資助。1983年—2003年的21年裏,政府通過此計劃給予小企業的資金約達154億美元,共資助了76000多個項目。另外,政府也對企業開展戰略高技術的研發及技術成果産業化給予大力支持。2003年美國政府啟動了“氫燃料計劃”,預計五年內投入12億美元;2005年布什要求國會在五年裏追加5億美元撥款,並計劃在10年裏撥款25億美元補貼消費者購買節能混合動力汽車。

    事實上,在WTO框架下支持企業研發和創新已成為各國政府的普遍做法。我們要認真研究這些經驗,儘快形成政府支持企業創新的投入機制。

    第三,要特別關注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動。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許多國家的實踐表明,中小企業發明新技術、新産品的效率遠高於大企業。1982年美國蓋爾研究所對70年代121個行業的635種創新産品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中小企業每百萬職工提供的技術創新是大企業的25倍,50%—60%的科技進步發生在小企業身上,80%以上新開發的技術是中小企業來付諸生産。我國的數據也表明,65%的國內發明專利是由中小企業獲得的,80%的新産品是由中小企業創造的。為什麼這些中小企業有這麼多創新?道理很簡單,創新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如果中小企業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技術訣竅,就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辦和生存,更談不上發展。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創新活動,給予有力的政策支持。還要強調的是,高新技術産業具有高風險性的特點,産品生命週期較短,更新換代很快。因而,高技術企業一般的發展模式是從創業開始起步,在市場競爭中由小到大、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滾動發展。實踐表明,國際一些知名的高技術大企業(像惠普、微軟、戴爾等)都是從小企業成長起來的;這些年來我國的聯想、海爾、華為、中興等高技術企業也都是走的同一條發展道路,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技術企業成長的主要形式。政府的作用不是直接操辦企業,而是創造一個有利於中小企業成長的硬軟環境。政府通過創造環境支持中小企業創新,將是對自主創新的有力支撐。

    2.建設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

    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科研機構群體,具有了較強的研究實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要進一步發揮科研機構,特別是國家科研機構在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中的骨幹和引領作用。同時,還要大力發揮高等院校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長期以來,由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們對高等院校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重視不夠,高等院校的巨大潛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在此,我們重點討論發揮高等院校在創新中的作用問題。

    高等院校創新人才聚集,有良好的基礎設施、自由的學術氛圍和多學科交叉的影響,這些特點使高等院校成為産生新知識、新思想的沃土,是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科技知識生産和傳播的重要基地。在歐美國家,大學在知識創造中一直起著重要作用。根據OECD的統計報告,美國、日本和德國等發達國家,大學是僅次於産業部門的第二大研究開發活動主體。在我國,“十五”期間高等院校研究與開發人員總數保持在25萬左右。高等院校還承擔了2/3左右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大量的“863”計劃等項目,依託高等院校建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佔全國總數近2/3。實踐已經表明,高等院校已經成為我國實施自主創新戰略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

    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要進一步發揮高等院校在知識的創造和應用中的基礎性作用,建設科學研究與高等教育緊密結合的知識創新體系。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建設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以建立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為中心,促進科研院所之間、科研院所與高等院校之間的結合和資源集成,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資源共享的基礎科學、前沿高技術和社會公益研究基地。同時,認真解決高等院校學科設置不夠合理、科研工作定位不夠明晰、科研管理比較薄弱等問題。

    3.建設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

    從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趨勢看,軍民技術日趨融合,高新技術兩用化的特徵越來越明顯。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國外軍事裝備技術中85%採用的是民用技術,純軍事技術只佔15%。建立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創新體制,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國家共同的政策取向。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通過科技政策的調整,推動了國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的統合,依靠民間科技力量大力發展軍民兩用技術,在確保軍事技術水平提高的同時,促進民用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國軍事裝備技術的軍民通用性已高達80%以上,全美80%以上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都在直接或間接地為美國國防服務。另一個例子是前蘇聯。據西方國家估計,在冷戰時期,前蘇聯的國防投入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12%—20%。一方面,巨大的國防投入和相對獨立的國防工業,賦予前蘇聯強大的軍事實力,使其成為與美國相抗衡的軍事大國;另一方面,國防工業處於完全封閉的狀態,先進的軍用技術不能有效地轉為民用,國防工業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沒有充分發揮,軍民分割的情況十分嚴重。到90年代初,龐大的國防工業生産能力過剩,而民用工業發展嚴重滯後,民品供應嚴重不足,國民經濟受到嚴重影響,是導致前蘇聯最後解體的因素之一。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國防科技工業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發和生産體系,國防科技已具備了較強的研究開發能力。但由於長期形成的軍民分割的格局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軍民之間相互結合的研究開發體系尚未形成,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在今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裏,我國都將面臨發展經濟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雙重戰略任務。建立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創新體制,發展軍民兩用技術,實現軍民技術成果的雙向轉移,不僅關乎國民經濟的發展,也關乎國防現代化建設的全局,是新時期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項關鍵內容。

    根據《規劃綱要》的部署,我們要儘快建立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國防科技創新體系,從宏觀管理、發展戰略和計劃、研究開發活動、科技産業化等多個方面,促進軍民科技的緊密結合,加強軍民兩用技術的開發,形成全國優秀科技力量服務國防科技創新、國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轉化的良好格局。今後一個時期,要進一步加強軍民結合的統籌和協調,建立促進軍民結合的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相關管理體制和制度,積極鼓勵軍口科研機構承擔民用科技任務,國防研究開發向民口科研機構和企業開放,擴大軍品採購向民口科研機構和企業採購的範圍;建立軍民結合、軍民共用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促進資源共享;統籌部署和協調軍民基礎研究,加強軍民高技術研究開發力量的集成,實現軍用産品與民用産品研製生産的協調,促進軍民科技各環節的有機結合。

    4.建設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創新體系

    區域創新能力是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強調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一個基本想法就是要充分發揮地方在推動自主創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科技事業萬馬奔騰的局面。從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來看,尊重基層的實踐經驗和首創精神,激發地方的創造力和積極性,是推進各項事業興旺發達的關鍵。80年代初的農村聯産承包責任制拉開了改革的序幕,此後改革和發展的許多重大突破也是從地方、局部率先實現。

    近年來,伴隨我國區域經濟整體水平的顯著提升,區域創新活動日趨活躍,一些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創新特色的創新區域開始出現,充滿活力的高新區和産業集群已經成為區域自主創新的重要基地和載體,已經具備了進一步提高區域創新能力的基礎和潛力。全國科技大會後,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大會精神和《規劃綱要》的部署,積極制定政策措施,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了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熱潮。目前,14個省市財政科技投入的增長率已超過上年投入的50%,山東、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份2006年財政科技投入事業費或三項費都比上年增長一倍以上。其中,深圳市明確提出要敢於把深圳改革開放25年來積累的財政實力投入到自主創新中去,“十一五”期間,深圳市、區兩級政府財政科技投入將達到100億元,預計深圳市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累計將達到1000億元。看到這些數字,非常令人振奮。同時也要看到,加強對地方科技發展的引導和統籌協調,整合區域創新資源,在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間形成合力,避免盲目重復投資,也日益成為一項更加緊迫的任務。

    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重點,一是要以促進區域內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為重點,圍繞區域和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根據區域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特點和優勢,大力培育和發展産業集群,推進高新技術開發區“二次創業”,促進區域優勢産業的發展。二是要加強對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導,集成中央和地方的科技資源,形成中央和地方聯動的機制,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三是要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放在突出位置,積極建立公共科技研發服務機構,支持生産力促進中心、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等機構的建設,共同為中小企業創新提供多方面的服務。

    5.建設社會化、網絡化的科技仲介服務體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科技仲介服務機構是産學研的紐帶,是聯結科技和經濟的橋梁。各類信息服務機構、知識産權機構、資産評估機構、投融資機構、共性技術服務機構以及各種類型的企業孵化器等仲介機構,將千千萬萬個企業和眾多大學、研發機構聯絡起來,形成有利於創新成果應用和産業化的網絡,是提高創新效率、降低創新風險的一個重要途徑。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科技活動的機制是政府安排項目、科研機構組織研發、再將科技成果轉給國有企業,因此不需要仲介機構。總結這些年來科技成果轉化的經驗教訓,我們發現,有些科技成果不能順利轉化並不完全是技術本身的問題,而更多是由於自身管理和項目運作,特別是一些科技人員缺乏把握市場需求和變化的能力,缺乏在市場中有效運作技術項目的能力,缺乏把握金融風險的能力。堅持科技面向經濟建設,並不是要所有的大學、科研機構都去幹企業的事,而主要是圍繞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發揮大學、科研機構的應有作用。在我國,科技仲介服務體系是國家創新體系中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加強科技仲介服務體系建設是各級政府,特別是各級地方政府的一項重要的任務。

    有的同志認為應該強調政府在産學研中的作用,提出“官産學研”結合。我們認為,官産學研針對一些大企業、大項目是有效的,但政府的觸角不可能延伸到千千萬萬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要真正能夠全面實現産學研結合,就必須充分發揮各種類型的仲介機構、特別是市場化仲介機構的重要作用。

    加強仲介服務體系建設,政府可以發揮關鍵性作用。一方面,要制定出臺積極的政策,加快有利於科技仲介機構發展的軟環境建設;另一方面,採取實際措施,推進信息網絡、企業孵化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硬環境的建設。當前,要針對科技仲介服務行業規模小、功能單一、服務能力薄弱等突出問題,推進社會化、網絡化的科技仲介服務體系建設。要加快科技基礎條件建設和重點科技服務機構建設,結合科技服務平臺建設和科技資源整合,搭建具有區域性、公益性、基礎性和戰略性的科技服務平臺;加強科技服務機構的人才培養,特別是金融、保險、信息等急需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的培養。

    二、制定和實施有利於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

    確保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決策真正落到實處,關鍵是要制定和實施強有力政策措施。《規劃綱要》及其配套政策把促進經濟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協調與有機結合,形成明確的激勵自主創新的政策導向作為重點,取得了許多突破。進一步細化和落實這些政策,是目前必須認真做好的一項重要工作。這裡談談其中幾個重要的方面。

    1.實施積極的促進自主創新的公共財政政策

    近些年來,在國家財政收入增長的同時,財政科技投入也在不斷增加,有力地支持了科技事業的發展。但從總體上看,財政科技投入的增長仍低於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仍不能滿足科技發展的需要。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研究開發投入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較低。我國2005年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僅為1.34%,低於世界平均1.6%和發達國家一般2%以上的水平。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提出到2000年研究開發投入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達到1.5%的目標,至今仍未實現。二是政府投入比重偏低。我國政府財政研究開發投入佔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比重從1995年的50%下降到2003年的29.92%,遠低於世界多數國家相應發展階段政府投入佔50%左右的水平,更低於印度、巴西60%—70%的水平。三是科技投入結構不合理。在全部研究開發投入中,基礎研究投入比例偏低,影響了原始創新能力的提高;公益類研究投入長期不足,社會公益性科研工作困難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四是在科技經費管理中還存在著薄弱環節,存在著科技經費使用效率不高、使用不規範的現象。

    目前,落實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決策,需要實施促進自主創新的公共財政政策,加大財政支持科技創新的力度,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為此,政府各個部門已達成共識,並且將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幅度增加財政科技投入。確保“十一五”期間財政科技投入增幅明顯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各級政府在年初預算分配和財政超收分配中財政科技投入增長幅度達到法定增長的要求,從而保證規劃綱要提出的科技投入目標能夠實現。

    二是調整財政科技投入結構。加大對基礎研究、前沿高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性研究和科技基礎條件建設的支持,引導地方和行業部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點解決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

    三是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綜合運用財政撥款、基金、貼息、擔保等多種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向創新投入;推動創業風險投資事業發展和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政府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高新技術産業的投入力度。

    2.提高保護、創造知識産權的水平

    近年來,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與科技相關的知識産權工作,運用知識産權制度提升我國科技創新的層次,取得了明顯進展。在專利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專利的質量和結構也有了改善,主要表現在:國內申請量超過國外申請量;發明專利申請量分別超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申請量;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超過國外申請量;職務發明申請量超過非職務發明申請量。

    在取得上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知識産權擁有量難以適應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尚未形成專利申請的主體;知識産權意識不強,管理能力相對較弱;跨國公司濫用知識産權阻礙我國自主創新的問題日益凸顯。

    為解決上述問題,必須把創造和保護知識産權問題放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高度上予以考慮。我們要根據《規劃綱要》精神,在以下幾方面採取措施:

    一是鼓勵創造知識産權。對事關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大科技領域、重要高新技術産業和國民經濟重點行業,以掌握核心技術及其知識産權為主要目標,在國家層次上組織實施專利戰略,編制必須掌握自主知識産權的重要産品和裝備目錄,通過科技計劃和建設投入給予重點支持。全面強化科技計劃知識産權管理,國家科技計劃要在項目申報、項目評審、項目驗收等方面進一步完善知識産權指標並增加其權重,引導建立以科技計劃項目為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和大學共同參與的知識産權聯盟。

    二是建立健全知識産權保護體系。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和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從事知識産權保護和管理工作的力量。國家科技計劃和各類創新基金對所支持項目在國外取得知識産權的相關費用,按規定經批准後給予適當補助。切實保障科技人員的知識産權權益,職務技術成果完成單位應對職務技術成果完成人和在科技成果轉化中做出突出貢獻人員依法給予報酬。

    三是加強知識産權管理。改革發明專利審查方式,提高專利實質審查工作效率,縮短審查週期。建立重大經濟活動的知識産權特別審查機制。對涉及國家利益並具有重要自主知識産權的企業並購、技術出口等活動進行監督或調查,避免自主知識産權流失和危害國家安全。防止濫用知識産權制約創新。

    四是建立和完善與科技相關的知識産權政策體系和支撐服務體系。積極支持專利代理機構、評估機構、法律服務機構與各類創新主體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從科研項目知識産權工作的方案制定、成果技術秘密保護、知識産權申請,到技術轉讓或入股等各個環節,實現知識産權管理服務等工作與科技創新活動的有機結合。

    3.建立和完善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

    由於創新活動的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性特點,與銀行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原則不相符合,因而創新活動不易獲得銀行的貸款支持。科技創新週期長、投資較大、風險較大,鉅額投入又使政府財政難以承受。因此,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就成為創新創業發育成長不可或缺的條件。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大規模的技術創新都是依託創業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發展起來的。據統計,美國90%的高技術企業都是按創業風險投資的模式得以發展。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由於風險資本發育不足,自主創新缺乏一個基本的資本市場支持,金融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自主創新和中小科技企業發展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主要表現:一是國家在引導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支持企業自主創新方面缺乏有效政策,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動尤其難以得到金融支持。二是創業風險投資事業發展缺乏國家有效的政策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種子期和起步期很難得到資本金支持。三是缺乏支持自主創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創業板尚未建立起來。

    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影響了我國創業投資的發展,成為科技創新與資本結合的最大瓶頸。一方面,由於眾多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無法進入資本市場,中小企業缺乏直接融資的渠道,最近我們高科技中小企業到香港上市,到新加坡、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的數量。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缺少風險投資退出的制度安排,導致我國風險投資總體上處於緩慢發展狀態,風險投資的規模、項目與目標均不能滿足科技創業企業發展的需要。自2002年以來,我國風險投資的發展開始減緩,2003年、2004年連續兩年呈現投資總額絕對量下降趨勢。而且風險投資出現主要投向處於相對成熟階段企業的趨勢,對處於種子期的科技企業投資不足。

    實踐表明,沒有一個完善的風險資本市場,沒有一個有效的退出機制,中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就很難發展,中國的自主創新就會面臨問題。實施自主創新戰略,需要更大程度地發揮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撐作用。當前工作的重點是:

    一是大力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當前的中小企業板仍是主板市場的組成部分,離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板市場還有很大距離,中小企業板不能代替創業板。因為門檻不一樣,機制也不一樣。積極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培育更多的有活力、有發展前途的創新型小企業上市,將有助於投資者樹立對我國證券市場的信心。同時,要深化“三板”試點,完善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等,進一步活躍市場交易,提高交易效率,完善各項制度建設。在此基礎上,將其逐步覆蓋到具備條件的未上市高新技術企業。

    二是加強對風險投資發展的引導力度。鼓勵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以政府示範性引導資金拉動全社會各類資金投資設立風險投資機構,擴大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增強國內風險投資機構的資金實力。

    三是積極引導風險投資參與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形成,進一步集成資源,鼓勵和支持風險投資機構參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産業化,幫助和推動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上市融資。

    4.用好政府採購政策

    我國政府採購政策在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和抑制腐敗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而政府採購政策所應承擔的支持新興産業和企業發展的主要功能仍有待發揮。西方國家在這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早在1933年,美國《購買美國産品法》中就規定國際採購必須至少購買50%的國內原材料和産品。美國預算補充法案等法律,都規定了執行《購買美國産品法》的義務。美國成為WTO《政府採購協議》成員後,美國的對外貿易法規定《購買美國産品法》仍然適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政府採購將成為政府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最合法、有效手段之一。

    我們有些同志對政府採購政策有一種不全面的理解,即把政府採購歸納為“同等優先”,這種看法有片面性。因為“同等”實際上不存在,比如軟體産品從開發到應用,編程中往往會出現許多錯誤,需要經過大量用戶的使用,不斷修改、完善,一個小公司如此,大公司也如此,比如微軟的軟體就有不少“補丁”,如果一開始就要求産品非常完善,中國軟體産品永遠不可能進入市場。另外,在價格上,當我們的公司推出一個新産品的時候,跨國公司的産品往往通過降價把你擠跨,我國的小公司怎麼與之競爭?所以,以價格和技術水平“同等優先”為原則的政府採購,容易演化為“國外産品優先”,使國內一些優秀的産品被排除于市場之外。

    這次《規劃綱要》的配套政策,在解決這些問題上有了新的突破,明確提出:一是建立財政性資金採購自主創新産品制度,根據一定條件,優先安排自主創新項目;二是改進政府採購評審方法,給予自主創新産品優先待遇;三是建立激勵自主創新的政府首購和訂購制度。我們一定要用好這些政策。

    5.落實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政策

    我們強調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搞創新。堅持自主創新,絕不排斥技術引進,而是把引進技術基礎上的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路徑。在這方面,必須解決我國技術引進中存在的一個老問題,即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的嚴重脫節。回憶歷史,上世紀後半期的日本、韓國都是在充分消化吸收國外技術的基礎上,迅速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們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達到了1:5到1:8。相比之下,我國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嚴重脫節,2004年引進技術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僅僅為1:0.15。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今後我們肯定還需要從國外大量引進先進技術,但必須在消化吸收上多做文章、做足文章。

    我們總結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經驗,政府的組織協調非常關鍵。我國的引進技術消化吸收成為問題,除了有企業和單位自身的問題外,體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由於技術裝備引進方和技術裝備的製造方通常是不同的主體,分屬不同的系統(例如發電設備生産屬於機械系統,而使用者則是電力系統,其他領域也大致如此),要做好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再創新,就需要兩個系統間的統籌協調。三峽工程之所以成功,就在於國家從一開始就進行協調,將消化吸收作為引進的重要目標。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這種跨系統之間的協調可以不只是依靠國家來完成,各部門和地方都有很大的工作空間。

    為了加強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再創新,當前要抓緊落實《規劃綱要》制定的有關政策:

    一是加強對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管理。凡由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核準或使用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項目中確需引進的重大技術裝備,要求由項目業主聯合製造企業制定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方案。

    二是限制盲目、重復引進。定期調整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限制進口國內已具備研究開發能力的關鍵技術;禁止或限制進口高能耗、高污染和已被淘汰的落後裝備和技術。

    三是對企業消化吸收再創新給予政策支持。對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政府給予引導性資金支持。對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的先進裝備和産品,納入政府優先採購的範圍。同時,支持産學研聯合開展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四是實施促進自主製造的裝備技術政策。規定國家和地方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採用重大裝備和技術,應符合裝備技術政策。

    三、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科技體制基礎

    與以往相比,我國現階段科技發展環境的一個重要變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為科技事業的進一步繁榮發展奠定了更有利的體制基礎。當前,完善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和文化環境,需要強調以下幾個問題。

    1.建立有利於加強基礎科學、前沿技術和社會公益研究的體制機制

    原始性創新往往孕育著科學技術質的變化和發展,是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和科技競爭力的源泉,也是一個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做出貢獻的重要體現。科技要引領未來,就必須對事關國家長遠發展的基礎科學、前沿技術研究給予穩定支持、進行超前部署,這是此次《規劃綱要》的又一亮點。

    加強基礎科學、前沿高技術和社會公益研究是《規劃綱要》制定過程中形成的一個廣泛共識。基礎研究具有幾個重要特點:一是具有很強的探索性,研究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既有成功,也常有失敗,而失敗往往是成功之母;二是具有原創性,“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其成功必須基於對全球研究現狀的深刻理解和不同學術觀點的反復撞擊;三是需要長期積累,一項重大的原始創新成果,往往需要幾代人深入系統的研究,厚積而薄發;四是傑出人才及其團隊在基礎研究重大突破中往往具有決定性作用。加強基礎研究,要充分考慮這些特點和規律。對於社會公益性研究,則必須堅持應用導向和公共需求導向,發揮應用部門的主導作用,加強應用部門和大學、研究機構的緊密結合。總體而言,對於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性研究工作,除了加大投入、穩定支持以外,在如何管理的問題上統一認識更為重要。

    總結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我們認為在科技管理中,把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面向市場的應用研究區別開來,把市場性科技活動與公益性科技活動區別開來,是科技活動認識上的一次飛躍,是科技管理思路的一個重大突破。這就要求我們不能用管理面向市場的應用研究的方式管理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性研究,同樣也不能用管理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性研究的方式來管理面向市場的應用研究。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必須建立一個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評價體制和激勵機制;必須創造一個更加開放的、促進交流與合作的科研環境;必須建設一個有利於知識積累和數據共享的基礎條件平臺;必須營造一個更加注重人才、不斷發掘人才潛力的環境。

    貫徹《規劃綱要》,就必須按照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規律和要求,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社會公益類研究的支持方式、管理方式進行調整。這是一項重大任務。“十一五”期間,根據《規劃綱要》的精神,將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調整科技投入結構和支持方式。大幅度增加對基礎科學、前沿技術和社會公益類研究的投入力度,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規模在去年基礎上增加32%,973計劃增加投入20%,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投入增加20%。國家科技計劃中工業領域和農業與社會發展領域的經費比例,將由“十五”期間的7:3調整為“十一五”期間的5:5。建立穩定支持與競爭性支持相結合,項目與人才、基地相結合的新的投入機制。安排行業科研經費和基本業務經費,對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和隊伍給予相對穩定的支持。

    第二,建立與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相適應的管理體系。一是按照國家賦予的職責定位加強科研院所建設,切實改變目前部分科研院所職責定位不清、力量分散、創新能力不強的局面,優化資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優勢學科領域和研究基地。二是在研究院所建立開放合作的運行機制,為實行固定人員與流動人員相結合的用人制度提供政策保障,全面實行聘用制和崗位管理,特別是實行向全社會公開招聘科研和管理人才的制度。三是擴大科研院所在科技經費、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決策自主權,提高科技資源整合能力,增強科研院所自主發展能力。四是規範科研院所整體創新能力的動態評價制度,在合理設定的期限內,從完成國家任務情況、科研成果、人才隊伍建設、管理水平等方面,對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國家調整和支持科研院所發展的重要依據。

    第三,改革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的評價制度。當前一個突出問題是,在許多基層單位,對從事基礎研究人員的評價過於頻繁和量化,甚至每年將發表論文數量與工作績效和收入挂鉤,這種現象比較普遍,不利於科學家潛心深入地開展研究工作,助長了浮躁和急功近利行為。另一方面,對前沿技術研究的評價,有過於強調市場化的趨勢,常常要求一個研究人員或團隊完成從研究開發到市場實現的全過程,這是不切合實際的。我們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中提出,基礎科學和前沿高技術研究與面向市場的研究開發具有不同的規律和價值導向,應該採取不同的評價辦法和激勵機制。特別是對探索性強、高風險的項目和創新性強的“非共識”項目應淡化對項目有關研究基礎和可行性研究的評價,經過特定的程序,提供一定額度的資助,促進人才脫穎而出。

    第四,加強科研基地和基礎條件建設。根據《規劃綱要》提出的重大科技需求,在新興交叉學科領域,特別是當前我國相對薄弱和空白領域年內開始組建若干國家實驗室,同時研究解決國家重點實驗室運行費用支持的問題。國家還將通過加大基本建設投資、科研儀器設備購置經費投入,組織實施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有效改善社會公益研究基礎條件。

    2.切實加強科技宏觀統籌協調

    長期以來,由於傳統體制的影響,我國科技資源配置上的部門分割、行業分割和條塊分割,缺乏圍繞國家目標形成分工合作的科技創新機制,創新活動實現國家層次上的統籌協調比較困難,造成了資源浪費和低水平重復。這裡舉兩個例子。美國發射的MODIS衛星的數據接收站,在美國只建設了16座,覆蓋全國,滿足軍民兩用;俄羅斯建設了8座,歐洲大部分國家只有1座。而我國在2004年就建成了30座,僅北京地區就有8座。2003年“非典”期間,全國同時開展早期診斷試劑研製的單位有20多家,開展疫苗研製的有30多家,啟動P3實驗室建設的有35家。據了解,我國大型科研設備利用率只有25%,而發達國家是170%。解決重復和分散的問題,必須加強統籌協調。

    近年來,科技部在推進科技宏觀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和部門、地方、軍民之間的統籌協調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提高了整合科技資源、組織重大科技活動的能力。今後,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部門聯絡會議制度。在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制定期間,中長期規劃辦公室很好地發揮了統籌、組織和協調作用。吸收這一成功的經驗,為了加強部門之間、軍口和民口之間科技資源配置、科技計劃、重大項目的溝通和協調,將建立相關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就科技資源配置和各類科技計劃安排進行溝通協調,以改變部門互不銜接、立項重復分散的問題。

    第二,建立部省會商制度。近兩年來,科技部非常重視加強地方科技工作,與部分省市建立了更為緊密的信息溝通和工作聯動機制。特別是全國科技大會以後,各省市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之間重大項目、科研設施等重復問題將會日益突出。為解決這一問題,建立部省會商機制,圍繞區域重大科技需求,加強中央和地方科技資源的整合,聯手推動重大科技行動。

    第三,積極推動建立跨部門的科技項目數據庫。針對科技項目立項中多頭立項、重復立項的問題,推進科技項目共享數據庫的建立,為解決重復問題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

    第四,完善科技諮詢和決策機制。推進科技管理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在科技管理、計劃安排、項目立項、過程監督等方面增加透明度,實行政務公開;完善專家諮詢和參與決策的機制,更新和完善專家庫,規範諮詢、監督程序,多方面發揮專家的諮詢作用。在落實《規劃綱要》的過程中,廣泛聽取地方、部門、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意見。

    3.推進科技管理改革

    落實《規劃綱要》各項任務,需要在科技管理制度改革上有大的進展,要樹立新的管理理念,探索新的管理辦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這裡談談科技計劃、經費和評價獎勵等方面改革的一些考慮。

    第一,關於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計劃及管理不斷調整和完善,基本適應了各個階段科技發展的要求,反映了不同時期發展和改革的重點,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自身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要求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依法行政,對國家科技計劃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國家科技計劃管理中還存在著一些與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和問題,如適應于探索性研究和面向市場研究的不同管理體制需要明確和完善;計劃管理的公開、公正、公平有待加強;管理的效率有待提高;部門、地方在科技計劃管理中的作用需要進一步發揮等。為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必須對科技計劃管理進行改革。一是圍繞落實《規劃綱要》的目標任務,優化調整科技工作的佈局,建立由重大專項和基本計劃組成的國家科技計劃體系,其中基本計劃主要包括科技支撐計劃、高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863計劃)、基礎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973計劃)、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專項、政策引導類計劃等。同時,建立與各個計劃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二是建立國家科技計劃信息管理平臺。實行網上申報、立項、評審,建立科技計劃信息公開公示制度,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計劃管理模式。三是完善專家機制,建立涵蓋面廣泛的專家庫,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組成評審、評估、論證等專家組,建立專家信用管理和回避制度等。四是建立和完善科技計劃管理監督制約機制。制定了加強科技計劃管理與健全監督機制的意見,規範計劃管理各個環節的職責和任務;引入第三方評估監理機制,加強對計劃實施績效和管理績效的考評。五是積極推進科技計劃管理職能的轉變。科技管理部門將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加強統籌協調、提供支撐服務、強化執行監管和創造有利環境等方面,減少對項目的直接管理。項目的組織和實施將更多地發揮行業部門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門的作用。

    第二,關於科技經費管理改革。在財政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近年來我國科技投入不斷增加,財政科技支出結構不斷優化,經費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有力地促進了各項科技事業的發展。但由於科技預算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多頭管理,造成在支出結構上還存在競爭性項目經費比例偏高,機構運轉和人員經費保障水平較低等問題,在經費執行中還存在科技經費監管不到位,一些單位多頭申報項目,甚至違反財經規章制度等現象,經費使用效益有待提高。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已經轉發了財政部、科技部《關於改進和加強中央財政科技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提出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核心,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統籌資源配置、強化監督管理。一是改革經費管理模式,對於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面向市場的研究,要按各自特點採取不同管理模式,特別是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不要採用工程項目的管理模式;二是完善科技經費監管制度,突出公開公平公正,加強經費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建設,規範科技經費運行,嚴肅財經紀律,切實防止腐敗行為;三是建立以預算管理為核心的經費監管新機制,實行預算評審評估機制,改變重項目管理、輕預算管理的狀況。

    第三,關於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科技獎勵制度具有很強的導向性,是科技發展重要的指揮棒。1999年以來,我國在獎勵改革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減少了國家獎,取消了部門獎,大幅度壓縮了地方獎,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評價獎勵導向不盡合理,特別是對面向市場的研究活動的獎勵機制尚需完善。二是設獎仍舊過多,存在著大量科技人員追求獎勵、以獲獎作為科研活動的主要目標的現象。據統計,每年僅獲全國省級科技進步獎的有7000多項,獲獎人數有近3萬人,參與申報的人數就更多。三是以項目獎勵為主,形成了眾多搭車的現象,其中既有領導搭車,也有權威搭車,這必然助長學術不端的行為,挫傷了真正從事科研活動的人員、特別是青年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獎勵制度改革。我們正在慎重研究國家獎勵的標準和導向問題,採取措施,減少面向市場研究的獎勵數量,加大對創新型人才的獎勵力度。

    4.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

    一個創新型國家必然是全體社會成員關注創新、支持創新、參與創新的國家。大力發展創新文化,培育全社會的創新精神,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我們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營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有利於自主創新的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文化,必須具有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誠實守信的科學守則,整體和諧的科學觀念。以此為基礎,尊重科學技術自身規律,形成自由、寬鬆的科研環境;加強科學普及,提高公民科學素養,促進全社會形成尊重科學、崇尚理性、實事求是的價值觀念,以及關注創新、支持創新、參與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這裡要特別談談傳統文化在促進創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我國古代有過輝煌的科技文明成就,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發展中國特色創新文化,需要我們深刻把握傳統文化的精髓,真正認識和發揮傳統文化在促進創新方面的積極作用,將傳統文化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當代文化思想融會貫通,構建具有豐富思想內涵和科學實踐性的創新文化。特別要注意的是,應當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和文化觀分析傳統文化的創新因素,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那種把封建文化視為中國傳統文化,進而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阻礙創新的看法,是不科學的。中國文化承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生生不息、綿延至今,依然富有生機和活力,有其內在的合理性,是中華民族創造力的不竭源泉,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寶貴財富。我們認為,目前科技界存在的許多不正之風,如官本位思想、門戶主義、小團體主義、壓制後學、槍打出頭鳥、論資排輩、缺乏寬容等現象,不能歸咎於中國傳統文化,恰恰相反,這些都是封建主義殘余,需要努力克服。如何進一步發揮中國傳統文化在推動當代科技發展中的作用,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重大問題。

    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是創新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國科技工作者素有心繫祖國、求真務實、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優秀品質。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科學技術之所以能在較短的時間取得巨大的成就,這與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優良傳統和辛勤努力是分不開的。但也要看到,當前科技界違背科學道德規範、敗壞學風的不端行為、道德失范及學風浮躁現象時有發生,有的還比較嚴重。一些人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科研成果粗製濫造;不顧科研工作的職業操守,弄虛作假,欺騙社會大眾。問題涉及項目申請、研究實施、項目評審、成果宣傳等多個方面。儘管這種現象在科技界還是極少數,但對科技事業的危害性不容低估。加強學術界的自律,進一步端正學風,弘揚科學道德已是當務之急。當前,要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進科學道德建設,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倡導誠實守信,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積極推進法制化進程。近年來,科技部先後頒布了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評估評審行為準則與督察辦法等近30項政策文件。今後,要加大政策的執行力度,規範管理、加強監督、遏制學術不良之風。二是加強信用管理。建立健全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機構和人員的違規記錄檔案,對於情節嚴重的失信行為,核實後予以公佈和處理,以示警戒。三是認真查處各種學術不端行為。科技部已經制定了關於加強學風建設、杜絕學術不良行為的有關條例,徵求各方面意見後將儘快下發實施。

    5.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當代科技競爭,説到底就是人才競爭。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首要問題。但是,人口負擔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同時還應認識到,巨大的人口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達3850萬人,研發人員總數達109萬人年,分別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我國大學在校生總量已達2300萬人,正向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高層次人才。到“十一五”期末,我國的人才總量將位居世界的前列,這是任何國家無可比擬的,也是我國獨具的走創新型國家發展道路的最大優勢。把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財富,使中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源大國,這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必由之路,重要的是要調動和激發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因此,大規模投資於人力資源開發,培養一支龐大的具有現代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將是一項事關長遠和根本利益的國家戰略。

    聯絡科技工作的實踐,對人才問題有三個體會。一是人才珍貴。國內外無數的創新成功及失敗的事例表明,人才特別是尖子人才在原始性創新和高新技術産業化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研究所、一家高技術企業都是一個人才梯隊,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要求這個梯隊所有人都是尖子人才,但一定要有一兩個、兩三個尖子人才。而恰恰正是這一兩個、兩三個尖子人才的水平,決定了這個研究所、這家高技術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位置。重大科技項目和高科技産業的成功,關鍵在於尖子人才的選拔和使用。二是人才難得。人才的社會結構是一個金字塔,國家和社會的巨大投入使大量受到基礎教育的一般人才構成金字塔的塔基,支撐著處於塔尖位置的尖子人才。尖子人才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不僅是個人才能和勤奮的産物,也是整個社會的産物,是國家科技教育巨大投入的結果,尖子人才的流失是國家和社會巨大投入的流失。所以對人才要格外珍惜。三是人才問題緊迫。當今世界,各國可以用關稅、非關稅壁壘等手段保護本國的産品,控制生産要素跨國界的流動,但人才流動是無法控制的。在人才問題上,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橫下一條心來,參與國際爭取人才的競爭,全力創造一個有利於留住人才、有利於尖子人才成長的環境,吸收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參與中國的創新活動。

    6.積極利用全球科技資源

    近年來,科技全球化正在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形式,科技創新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整合和有效配置,使得傳統的科研組織結構和創新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為發展中國家利用國際科技資源、加快技術進步提供了機會和可能。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提出堅持自主創新,是建立在不斷擴大和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戰略思想之上的。

    科學發展的動力在於不同思想和文化的撞擊。激烈的科學爭論與兼容並蓄的科學寬容,往往能夠引發重大的創新突破。科學技術的競爭不等於經濟競爭,科學技術競爭是一個典型的贏者通吃的領域。在科學技術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要成為第一,就必須真正拿出有價值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就必須比別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首先學習先人成就,充分了解別人,吸納他人的智慧和技術成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科學技術的新高峰。

    當代科學技術的複雜性和人類共同面臨可持續發展、全球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需要全球科學家共同努力。因此,加強科技交流與合作,組織實施國際大科學計劃,就成為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科技合作往往是經濟合作的先導,在一些技術領域的合作往往可以促進有關産業合作的迅速發展。中國的科學家有責任、有義務參與到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中來,積極進行國際科技合作,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將直接促進各國科學家的了解,有利於我們利用國際科技資源。

    引進技術是中國向世界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知識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實施自主創新戰略,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創新。堅持自主創新,絕不排斥技術引進,而是把引進技術基礎上的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今後我們還將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更加重視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同時,我們將繼續努力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機構,鼓勵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與國外開展技術合作,加快形成國際化研發體系,為推進中國産業技術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建設創新型國家,任重而道遠。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堅定的民族自信心,敢於創新、敢於爭先、敢於跨越,為促進經濟發展、實現社會和諧、維護國家安全建立強大自主創新能力基礎,使我國真正成為創新型國家。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擔負起的歷史責任,是我們對子孫後代的莊嚴承諾。(科技日報)

 
 
 相關鏈結
· 科技部副部長出席西部經濟發展監測研究研討會
· 我國集成電路製造核心裝備的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 我國建立動植物疫病監測、預警和防控技術體系
· 我國目前已建立木基複合材料中試和産業化基地
· 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院士視察沙坡頭沙漠試驗站
· 我國管理科學家第一次主持國家“973”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