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環保總局局長在自然保護區發展50週年紀念會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7日   來源:環保總局網站

    10月27日,中國自然保護區發展五十週年紀念大會在北京召開。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周生賢指出,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提高自然保護區管理水平和保護效果為重點,堅持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有效保護自然資源,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周生賢指出,實踐證明,建設自然保護區是近代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偉大創舉,是人類面對生存挑戰做出的明智選擇。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建立了鼎湖山自然保護區,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五十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經過各地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國自然保護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到綜合,形成了佈局較為合理、類型較為齊全的自然保護區體系,為保護生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做出了重要貢獻。截止目前,全國共建立自然保護區2349個,總面積150萬平方公里,約佔陸地國土面積的15%,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已有26處自然保護區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有27處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有10多處成為世界自然遺産地,有相當一部分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點地區,在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

    周生賢指出,回顧中國自然保護區五十年的發展歷程,主要有以下六條經驗:

    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必須堅持政府主導。自然保護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五十年來,各級人民政府將自然保護區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健全管理機構,落實人員編制,多方籌措資金,不斷增加投入,加強能力建設,提高管理質量,搶救性劃建保護區,為推進自然保護區事業發展發揮了主導作用。

    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必須堅持部門聯動。部門聯動是做好自然保護區工作的關鍵。實踐證明,“環保部門統一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是基本符合國情的工作機制。林業部門通過實施六大林業重點工程,構成了我國自然保護區的主體,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農業、國土、海洋、水利等部門,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一批保護區,成為自然保護區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中國科學院組織開展了大量科學考察和研究工作,為自然保護區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科技保障。環保部門積極發揮綜合管理職能,聯合有關部門制訂了政策、法規、標準、規劃,加強管理評估和監督檢查,促進了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的健康發展。

    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必須完善法規政策。完善法規是做好自然保護區工作的基礎。全國人大先後頒布了《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與自然保護區相關的法律。1994年,國務院發佈了第一部自然保護區的行政法規——《自然保護區條例》,全面規範了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有關部門制定了《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自然保護區土地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24個省份制定了地方法規,200多個自然保護區制定了管理辦法,使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逐步步入法制軌道。多年來,通過發佈《中國自然保護綱要》,實施《中國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全國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等,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自然保護區事業的發展。

    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必須嚴格環境執法。嚴格執法是做好自然保護區工作的重要手段。各地、各有關部門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通過加大執法力度,有效防止了重大生態破壞;通過加強執法檢查和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制止了一批違法行為,查處了一批違法案件。2005年環保部門首次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立案查處違法案件622起,查處有關責任人155人,有力地震懾了違法行為。

    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必須堅持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研究和生態監測是做好自然保護區工作的先導。有關部門、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加強合作,開展調查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大熊貓繁殖研究、大連蛇島自然保護區蝮蛇棲息地研究、中科院30多個生態定位站觀察研究等取得了重大進展。一些自然保護區通過建立監測站點,加強生態監測,及時掌握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變化情況,為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必須廣泛宣傳、加強合作。各地區、有關部門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通過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普及自然保護科學知識,展示生態保護和建設成就,充分發揮了自然保護區的多重價值和多種功能,使其成為教學科研基地,成為弘揚環境文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通過執行國際合作項目、建立姊妹保護區和跨界保護區等多種形式,借鑒先進理念和管理模式,爭取資金,加強能力建設。特別是“中國生物多樣性行動計劃”、“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中國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國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等國際合作項目,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自然保護區管理水平的提高。

    周生賢指出,我國自然保護區發展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一是有些地方還沒有真正樹立科學發展觀,以犧牲保護區為代價,盲目開發,有的甚至蠶食保護區,給保護區“開腸破肚”,造成生境破碎,嚴重危及生態安全。二是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管護設施建設嚴重滯後,日常保護、管理和運行維護費用難以落實,有的保護區甚至連人員基本工資都難以保證。三是絕大多數保護區管理機構集行政、事業和企業職能于一體,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創收自養上,弱化了保護管理職能,有的甚至監守自盜。四是空間結構不盡合理。有些區域的保護區過於集中,有些範圍過大,需要合理調整,一些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至今尚未劃建保護區。五是保護區與社區矛盾突出。有些保護區建立之前,其耕地、林地、草地、水面所有權或使用權已有歸屬,有些保護區內居住著大量人口,野生動物損害周邊群眾財産的情況時有發生,引發社會糾紛,影響社會穩定。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積極採取措施予以解決。

    周生賢指出,自然保護區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到2010年,自然保護區面積佔國土面積達到16%左右,90%的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和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得到保護;2020年,自然保護區面積佔國土面積達到17%,95%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和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得到有效保護。形成結構合理、類型齊全、設施先進、管理高效、功能完善的自然保護區體系。

    周生賢指出,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必須重點抓好以下四項工作:

    第一,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區調查,不斷優化空間結構。自然保護區的規模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要與保護需求相適應。要在全面調查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對早期建立的保護區範圍、界限和功能分區進行全面核查和確認;要在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科學劃建新的保護區;要按照自然地理單元對已有保護區進行系統整合,減少重復建設;要通過建立生態廊道,將相對集中分佈但無法整合的保護區連接起來;要對範圍過大和功能分區不科學的保護區進行調整。

    第二,落實全國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強化能力建設。要實施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全面加強管護設施和管理能力建設;要制訂建設標準和管理工作規則,積極推進規範化建設和管理;要開展示範建設,爭取用5年左右的時間,建設一批達到國際先進管理水平的自然保護區;要建立管理評估制度,定期開展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狀況評估,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加強監督管理,防止不合理的開發建設活動。要嚴格執行《自然保護區條例》,嚴禁在核心區和緩衝區開展旅遊和生産經營活動,嚴格控制實驗區內的各種開發建設活動;不得隨意調整保護區範圍或功能區;要實行最為嚴格的環境準入標準,對涉及自然保護區的規劃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從嚴把關。

    第四,統籌保護與發展,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貧困是生態破壞的主要原因之一,就保護論保護,片面強調保護,保護區建設就難以持續。要將保護工作與當地群眾的生産生活統籌考慮,通過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態補償政策,促進兩者協調發展,如加大對保護區所在地,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使當地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會因建立保護區而受到影響;對經批准使用保護區資源的企業和單位,也應徵收相應的生態補償費,專門用於保護區管理。

    周生賢指出,自然保護區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要把思想真正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三個轉變”的思想認識上來,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自然保護區的各項工作。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提高對自然保護區重要性的認識。要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宣傳,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到,自然保護區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是保護國家戰略資源的重要載體,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大行動,是維護良好國際形象的重要措施。要發揮保護區宣傳教育陣地的作用,做好面向普通公眾的宣傳工作;要積極引導生態旅遊,讓廣大遊客在欣賞大自然的美景中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要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國際交流與對外宣傳,讓世界了解中國自然保護區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中國自然保護區工作者付出的艱辛努力,了解中國自然保護區對全球環境保護的重大貢獻,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

    二是加強法制建設,建立完備的自然保護區政策法規體系。要以制定自然保護區法為核心,積極配合立法部門完善法規,健全部門規章,加強地方立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體系。要加強監督檢查,嚴肅查處保護區內各類違法違規開發建設行為,並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要深入研究和制定自然保護區土地管理的有關政策,採取劃撥、徵用、租賃、協議等形式,合理解決土地問題,減少與社區的矛盾;要深入研究科學的管理體制和高效的運行機制,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離的原則,將行政管理同經營開發分離;要深入研究保護區分類管理方式,打破“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努力提高保護、管理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要建立保護區升降級制度,對得不到有效保護,甚至受到嚴重破壞的,要責令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力、失去保護價值的,要報請批准機關撤銷保護區及相應級別的冠名。

    三是加強領導,把自然保護區事業的發展擺上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發展自然保護區事業在生態保護工作中佔據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同時,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可以擴大環境容量,通過生態服務功能強化污染防治工作。各級環保部門要把自然保護區事業的發展擺上十分突出的戰略位置,要積極爭取同級黨委、政府,以及發展改革、財政、科技、編制等部門的支持,切實增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能力。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服務工作,切實發揮法律賦予的綜合管理作用,共同推進自然保護區事業的健康發展。要利用自然保護區在國際環境保護中的特殊地位,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全面提高我國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水平。要充分發揮保護區現有人才的作用,積極引進有志於自然保護區事業的人才,依靠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和適當的待遇留人,保證自然保護區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大會表彰了全國自然保護區管理先進集體和個人,發佈了中國自然保護區區徽。環保、林業、農業、國土、海洋、水利部門代表約400人參加會議。

 
 
 相關鏈結
· 環保總局:我國已有各種類型自然保護區2349個
· 我國將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推進自然保護區事業發展
· 我國已經建成海洋和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80多處
· 我國建立30個國家級和60個地方級海洋自然保護區
· 林業局發出通知嚴管自然保護區內影視拍攝活動
· 林業局發出通知嚴管自然保護區內影視拍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