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廣西:創綠建富全面鋪開 助農增收建設保障體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04日   來源:廣西日報

    辭戌狗迎亥豬,廣西的農民真高興!初步統計,2006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610億元,比上年增長7%;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800元,增長12%,增幅創1997年以來新高,增收首次突破250元。

    這其中,全區林業總産值達400億元,增長36%,為全區農民人均增收超百元,是上年的近兩倍。林業生産不僅美化了八桂山川,更為我區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注入了活力。

産業升級盡顯風騷  林業投資魅力無窮

    2006年是我區林業跨越式發展歷程中承上啟下的一年,帶著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重托,林業戰線既收穫了以往的果實,又開創出了新的局面,産業升級在農村及城鎮經濟中盡顯風騷,掀起了政府、企業、集體、個人、團體、外資等各個方面力量投資林業、發展林業的一股股熱潮。林業如春木,生機勃勃——

    全年新造速豐林258萬畝,在連續4年突破200萬畝的基礎上,再創歷史新高;全區速豐林、經濟林、人工林總量繼續位居全國第一;

    農村沼氣池總量累計達到293萬座,沼氣入戶率36.6%,穩居全國第一,僅産氣價值就達20多億元,全區1200萬農民直接受益於此;

    加強林木的“精耕細作”,速豐林實現當年造林當年成林,採伐週期可縮短2-3年,每畝純利可達1500元,增長近一倍;

    人工商品林採伐限額較“十五”翻番,躍居全國第一,佔全國總量的1/7。全區商品木材生産量比上年增加1倍多,僅此項就實現産值40億元;

    茴油、八角、桂油、松香、松節油、玉桂、桐油等林産品産量持續穩居全國第一;

    人造板産量突破400萬立方米,是2000年的6倍,步入全國前三名;

    木材稅費較2000年減少70%;

    林業第二、三産業中非公有製成分佔95%,非公有製造林佔全區造林面積的80%;

    林漿紙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金光集團欽州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廠,建設規模為年産30萬噸漿、60萬噸紙,投資79億元,兩年內將建成;

    ……

    在這一系列數據的背後,我區涌現出一大批林業大縣,僅林業産值超5億元的就有17個,林業在縣域經濟裏的概念已經是造林加工一起上。據統計,目前全區林産企業有1.3萬多家,形成了以林漿、林紙、林板、林化、木竹加工、林副産品加工為主體的林産工業框架體系。全區林産工業逐步形成以南寧為中心的人造板産業,以柳州為中心的細木工板産業,以貴港為中心的旋切單板産業,以梧州為中心的松節油産業,以荔浦為中心的木衣架産業,以容縣為中心的膠合板産業,以防城港為中心的香料香精産業,以興安為中心的竹材産業,以欽州、北海為中心的林漿紙産業等10大産業集群。

    這使得在400億元林業總産值中,第二産業佔178億元,2006年增幅高達72%。

創綠建富全面鋪開  助農增收效益明顯

    迎著冬日的旭陽走進容縣祖立村立垌屯,紅的、黃的、白的一片片蘭花將這個村莊裝扮得異常美麗。這個共72戶人家的村屯,如今成了廣西第二大國蘭生産基地。因為沼氣池建設帶動了村裏種養結構的調整,養豬、種果、弄蘭花,立垌屯的人均年收入翻了兩番。2006年在自治區沼氣池建設項目的支持下,立垌屯的沼氣池入戶率達到90%,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從800元漲到3780元,僅蘭花就為全屯創收50余萬元。

    2003年春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喬善鄉農民唱著山歌,跟著鄉里的黨員幹部上山揮鋤挖坎種野生山葡萄,如今他們開始分享越來越紅火的羅城葡萄酒業的實惠了。下裏鄉農婦羅愛菊當年種下12畝香椿和毛葡萄,結束了一家幾代在石窩窩裏種玉米的歷史。她的山歌這樣唱道:“昔日開荒種粟禾,春種秋收才兩籮。如今葡萄栽滿地,年年挂果綠滿坡!”

    2006年,自治區林業局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推出了16項興林富民措施。爭取自治區財政對400萬畝省級公益林實行補償,使近100萬農民從中受益;積極推廣“封、育、造、退、沼、櫃、移、加”石漠化綜合治理模式,推進生態重建和農民增收“雙贏”;扶持梧州山茶花基地、北海羅漢松基地等一批特色花卉基地,帶動農民種植花卉,增加收入;推進松香松節油、茴油、木材等系列林産品深加工産業結構升級,實現以工促農;依法放寬人工林採伐政策,確保農民種得下、砍得出、有收益;開展鄉、村兩級林業政策與科技培訓,培養一批懂政策、會經營、有技術的新型林農,提高農民參與林業建設和産業開發的能力……

    “山腳一片水田,山上一片果園”成了我區許多農民的米袋子和錢袋子。經過低改,一畝經濟林木可增收100-200 元,收益增幅均在50%以上。2006年,我區經濟林面積保持快速增長,如今面積已達3300多萬畝,其産品總量和貿易量也處於全國前列,産值突破100億元。全區有30多個縣市經濟林面積超過30萬畝,建成了一批響噹噹的名特優經濟林基地縣,經濟林帶給農民的增收效益約佔全區林業第一産業促農增收效益的75%。在創綠建富行動中,林地的擴張、林種的豐富、林業的活力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實惠。

開放合作平穩推進  保障體系日臻完善

    在經濟社會,有希望的産業必然會吸引眾多的投資;有活力的産業必然展現出開放的姿態。曾經相對封閉的林業産業,日漸廣泛深入的開放與合作成為了2006年的一大亮點。

    2006年廣西林業獲得中央及自治區本級林業資金17億元,比上年增加11%;林業金融信貸投資大幅增加,新增速豐林項目貸款5.2億元。新增國家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面積860萬畝,啟動自治區級補償面積400萬畝,使全區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公益林補償總面積達到4760萬畝,補償基金達到2.16億元。

    2006年12月,世界銀行貸款“廣西綜合林業發展和保護項目”順利通過談判,今年1月開始實施。項目總投資16億元人民幣,計劃在6年內營造商品用材林300萬畝,營造和封育多功能防護林177萬畝;在蒼梧、環江縣(自治縣)營造6萬畝多用途防護林,作為碳吸收、測定和碳貿易的先導試驗林;選擇具有全球意義的自然保護區,實施石灰岩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98萬畝。這是世行項目首次獨立與省級單位合作,也是全球第一個按照《京都議定書》的碳匯項目。項目的實施將為我區林業爭取更多的國際援助、為我國及世界探索生物碳交易途徑積累寶貴的經驗。

    在國家林業局的支持下,我區林業部門與芬蘭雅哥貝利公司合作開展《廣西人工林發展規劃》研究,我區速豐林發展有了更科學完善的藍圖。其承擔的國際熱帶木材組織(ITTO)“熱帶地區非木材林産品與社區可持續發展”研究項目,明確了非木材林産品在社區發展、鄉村脫貧致富和生態保護中的作用,為我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不僅如此,廣西的油茶還種到了國外。2006年2月,自治區林業局代表團在泰國清萊府油茶育苗基地向詩琳通公主贈送了廣西油茶良種2500公斤、油茶苗4萬株。在泰國北部地區引種油茶,發展以茶代毒農業,促進區域經濟共同發展。

    在開放與合作中,林業的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從一家造林更普遍地轉向萬家造林和全社會造林。(記者呂欣 通訊員蔣桂雄 陸志星)

 
 
 相關鏈結
· 廣西春節前全部解決政府投資項目農民工工資拖欠
· 國家開發銀行將力推北部灣廣西沿海地區經濟發展
· 廣西兩會關注泛北部灣 經濟區創新發展成新動力
· 廣西政協委員:應加強對名人富人超生行為的管理
· 廣西政協委員建議我國加強與東盟國家體育交流
· 廣西科學發展地方電力農村水電 推進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