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昨(5日)日召開的全省技工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廣東省技工教育三大工程取得新突破:智力扶貧規模實現新突破;省粵東高級技工學校建制規格實現新突破;依託技工學校實施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實現新突破。
今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將智力扶貧資助指標增加到每年1.2萬名,各技校要將不少於5%的學費收入用於設立獎、助學金和貧困家庭學生學費減免。並擴大扶貧資助範圍,可涉及農村、城市,也可向省外發展。
5000貧困生就業勞務收入一年3000萬
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統計,廣東首批“智力扶貧”學生,除了少數繼續深造外,去年已經畢業並全部實現就業。這些學生70%在廣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就業,不少進入了廣州本田、TCL電器等大型企業;20%返回生源地或者到外省工作。首批5000名貧困生就業後,按每人年純收入6000元計,每年可帶回3000萬元的勞務收入,同時,他們還帶回信息和致富門路,帶動家庭、村莊脫貧致富。
據悉,智力扶貧自2002年實施以來,到2006年省財政共資助了3. 2萬名貧困家庭子女,範圍涉及革命老區搬遷子女、庫區移民子女、沿海漁民子女、下崗失業人員子女及殘疾人,還對口扶持了少數西部省份學生。現在省委、省政府決定將扶持人數擴大到每年1.2萬人。
與此同時,廣東省還推出“全省百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計劃培訓農村勞動力32萬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62.6萬人,初步形成覆蓋城鄉的職業技能培訓網。
“智力扶貧”現已成為農村青年變成産業工人的“轉換器”。目前,除了廣東省財政資助的3.2萬名學生,各市、縣政府和技工學校主動採取多種形式資助各類貧困生3萬多名。這些農家子弟經過技校“熔爐”,將“鍛造”成産業技術工人。
如今,廣東不僅繼續擴大“智力扶貧”的規模,建立“智力扶貧”長效機制。廣東各地已建成綜合性培訓基地127個、創業培訓基地15個、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50個、農村勞動力對口轉移培訓基地80多個,逐步築起城鄉一體的就業體系。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林應武説,今年廣東省一部分技工學校將嘗試推行半工半讀模式,對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優先組織勤工儉學,貧困學生申請助學貸款要儘量簡化手續,並動員全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建立完善的“獎、勤、助、補、減、免、貸”智力扶貧幫扶體系。
技校在校生數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
林應武説,去年廣東省技校招生規模突飛猛進,為全省經濟增長提供了更多的人才保障。僅去年一年,全省技工學校就培養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25577人,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1%.據介紹,去年,廣東省技校招生數超過15萬人,在校生數達到38萬人,校均規模增加到1881人。截至去年底,廣東省共有18個市新建和擴建了技工學校,全省技校的佔地面積和建築面積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技工學校總數由原來的186所增至202所。廣東省技校招生數、在校生數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
去年年底省粵東高級技工學校建制規格又實現新突破。2006年,省委、省政府決定一次性安排2億元,將汕頭市高級技工學校改擴建為廣東省粵東高級技工學校,升格為副廳級建制。這所技校的創建,對廣東省技工教育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另外,廣東省依託技工學校實施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實現新突破。
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工程全面實施。今年3月,共有1.1萬多退役士兵入讀廣東省技校。
林應武説,到2010年,廣東省要建成40所省級示範性技工學校,省級以上重點技工學校要達到100所,技工學校重點建設專業100個,每個地級以上市重點辦好1所以上高級技工學校,有條件的縣(市、區)重點辦好1—2所骨幹技工學校;到2010年,全省技工學校在校生規模要達到60萬人左右,年招生規模要超過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