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紅色老區贛州艷陽高照,國土資源部在這裡召開熱烈而簡樸的座談會,紀念贛南定點扶貧20週年,回顧過去,總結經驗,分析形勢,明確任務。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孫文盛專門寄語座談會。他強調,要進一步完善扶貧思路,創新扶貧機制和手段,為進一步做好扶貧工作作出我們的貢獻。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扶貧辦主任劉堅向座談會致信。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部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世元,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熊盛文出席座談會並講話,中國地質調查局原局長孟憲來主持。
孫文盛寄語中説,從1987年開始,我們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在江西贛南、湖南湘西南進行了定點扶貧,風風雨雨地走過了20年。在這20年裏,我們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之下,緊密聯絡當地實際,把握部門優勢,在勘查開發礦産資源、開發整理土地資源、建設基層基礎設施和傳播相關知識方面,作出了一些貢獻。20年裏,我們一共派出了160多人次的幹部隊伍,投入了4億多元,開展了800多個項目,為當地做出了一些成績。20年裏,我們堅持與時俱進,總結經驗,為不斷完善既能把握部門特點又能發揮當地優勢的扶貧工作路子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今後,我們將按照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有關扶貧工作的指示精神,進一步完善扶貧思路,創新扶貧機制、制度和手段,為進一步做好扶貧工作作出我們的貢獻。
劉堅在信中充分肯定了20年來國土資源部在贛南定點扶貧開發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
座談會上,王世元代表國土資源部黨組,代表孫文盛部長和歷任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贛南定點扶貧開發工作的各有關單位、部門及各界人士,向曾經為贛南定點扶貧開發工作嘔心瀝血、付出辛勞和汗水的各位老領導、挂職鍛鍊幹部、扶貧工作者,向長期奮戰在扶貧開發第一線的廣大幹部群眾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王世元指出,20年來,歷屆部黨組和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和相關單位的同志們,懷著對老區人民的深厚感情,始終把定點扶貧開發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充分發揮部門特色和優勢,認真研究部署定點扶貧工作,不斷拓寬扶貧開發領域,及時改進扶貧方式和手段,廣泛組織各方面的力量,定點扶貧開發取得了明顯成效,促進了農村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促進了農村貧困地區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促進了農村貧困地區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
王世元還介紹了20年定點扶貧開發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經驗。他説,20年來,國土資源部緊緊把握贛南的自然、經濟、人文特點和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切身需求及實際困難,始終注意發揮部門優勢,探索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開髮式扶貧道路,即堅持把定點扶貧工作作為部的一項重要任務;堅持發揮部門優勢強化開髮式扶貧;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推動扶貧開發工作向縱深發展;堅持廣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
王世元指出,“十一五”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關鍵期和攻堅期,贛南扶貧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他表示,國土資源部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把扶貧開發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理清思路,搞好規劃,發揮優勢,繼續把定點扶貧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繼續發揮部門優勢推進開髮式扶貧,繼續推進定點扶貧開發與新農村建設,繼續完善扶貧開發投入和工作機制,繼續廣泛動員全系統和各方面的力量參與定點扶貧,一如既往地做好定點扶貧開發工作。
熊盛文代表江西省政府,對20年來在贛南這塊紅土地上為扶貧開發灑下辛勤汗水的國土資源部挂職幹部和扶貧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國土資源部二十年如一日,始終心繫老區,情牽贛南,從贛南老區實際出發,不搞形式主義,不樹形象工程,著眼于可持續發展,堅持既管當前又顧長遠、既“輸血”又“造血”,重點在利用和挖掘礦産資源、土地資源、生態資源、人力資源等潛力方面,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有計劃、有重點的扶貧開發工程,有力地促進了贛南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了贛南老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受到贛南老區人民的讚譽。
座談會後,王世元在熊盛文的陪同下,乘車前往國土資源部定點扶持的會昌縣小密鄉杉背村考察新農村建設情況和土地整理項目,並出席了杉背國土資源希望小學揭牌儀式。當天下午,王世元一行離開江西,驅車赴湖南省新田縣繼續考察定點扶貧工作並開展捐資助學活動。
江西省贛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蔡曉明,寧都縣湛田鄉鄉長廖麗萍在座談會上發言,圍繞定點扶貧開發工作談認識、談意見和建議。部扶貧領導小組成員,朱耀琪等歷屆扶貧團團長、成員,赴贛南挂職幹部,部機關有關司局和直屬單位負責人應邀出席了座談會。其間,還舉行了助學捐贈儀式和國土資源部、江西省政府關於贛州市土壤現狀調查及污染防治合作項目簽字儀式,贛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蔡曉明代表贛州市委、市政府向國土資源部贈送了錦旗。 ( 記者 李東凱 郭傳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