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青海省工商系統採取措施全力構築牧區食品安全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6日   來源:青海日報

    為確保廣大農村牧區人民群眾的食品消費安全,青海省工商系統強化職能,謀實策、出實招、求實效,全力構築農村牧區食品安全網,給廣大農牧區人民群眾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費市場環境。

    近年來,青海省工商系統不斷加大食品市場整治力度,將專項整治與長效監管融為一體,有力打擊了各類制假售假違法違規行為,有效凈化了食品消費市場環境。在工商執法部門的高壓監管態勢下,一些不法商販將假冒偽劣食品開始銷往農村牧區,並在農村牧區生産、加工、銷售質量低下的食品,使脆弱的農牧區食品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省工商局黨組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把整治農村牧區食品市場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親自抓,精心部署,狠抓落實。與此同時,將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系統上下整合資源,著力搭建“三個平臺”,形成了較完善的農村牧區食品市場的監管網絡。

    一、建立監督平臺,保證食品質量監管職責到位。一是實施“兩圖一書”的管理新模式。為了從宏觀上提高食品監管工作水平,明確監管責任,省工商局在全省工商所推行建立“兩圖一書”(工商所轄區食品經營佈局圖、監管人員責任區域分佈圖,工商所與食品經營者簽訂的《食品安全責任書》)管理模式,這一舉措既便於工商所對轄區食品經營主體的監管,又便於消費者及社會各界參與監督。二是推行四級巡查、確保執法到位。省工商系統將市場巡查工作分所、區、局級和局長級四個層次,所級進行“片區化”巡查;區級進行重點巡查;局級根據食品市場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專項巡查,同時對所級的巡查情況進行督查;局長級重點對巡查執法行為進行監察,規範其巡查行為。三是不斷增強執法人員的責任意識,推進執法監管到位。實行農村牧區“片區化”食品監管制度,使工商行政執法人員人人肩上有擔子、有責任,激勵和鞭策執法人員“種好自己的田”、“管好自己的事”,保證農村牧區食品市場監管無死角、無遺漏。2006年至2007年3月底,全省工商系統共查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案件1285件。搗毀制售假冒食品窩點396個。受理和處理消費者投訴、申訴和舉報1173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87.69萬元。四是開展食品質量監督抽查。僅在2006年度,省工商系統以農村牧區為重點地區,集中開展了六次流通領域食品質量監測工作。抽檢食品主要有:糧食製品、兒童食品、夏季飲品、乳製品、豆製品、肉製品、水産品、罐頭、白酒、糖類、醬類、蛋類等,共抽樣680組。及時公佈了不合格食品,及時發佈食品安全消費警示,向違規企業(商戶)下發了“食品質量整改通知書”,並對整改後的食品進行了二次質量檢測。期間,共責令下架撤櫃各類食品59萬餘袋(瓶),價值142.7萬元。五是強化消費群體監督責任。省工商系統不斷健全投訴網點,開展“一會兩站”進鄉村、進農(牧)戶等活動,將維權觸角延伸到每一個鄉、村、甚至每一個農戶家中,極大地方便了農牧民群眾投訴、申訴舉報。各地工商部門在做好幫助消費者實現科學、合理消費,開展食品質量抽查、消費調查、消費警示和消費諮詢活動等消費指導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12315申訴舉報網絡作用,從點、線、面上為廣大農村牧區消費者構築起多層次、全方位的打假維權信息平臺。兩年多來,通過12315申訴舉報網絡查獲經濟違法案件439起,案值達7116萬元。六是積極探索適應農村牧區食品市場監管工作的長效機制。自2005年以來,省工商局先後制定下發了《重要商品協議準入辦法》、《不合格商品退出市場管理辦法》、《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一系列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處理程序,應急指揮機構、處理機構、保障機構及其職責做了明確的規定,對可能引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時分析和評估,做到了早預防、早發現、早進位、早控制,為全面實施流通領域食品質量監管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搭建企業商戶自律平臺,促使食品市場本正源清。一是在食品經營企業(商戶)中重點推行了“一照、兩帳、三書、四單、五制”為主線的監管模式。“一照”即營業執照;“兩帳”即進貨和銷貨臺帳;“三書”即食品質量安全保證書、承諾書、不銷售假冒偽劣食品責任書;“四單”即入市必須具有廠家營業執照,生産、衛生許可證,質檢報告和購貨憑證;“五制”即《食品市場質量責任制度》、《入市食品進貨查驗制度》、《入市食品索證索票制度》、《重要食品入市備案制度》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二是把好市場主體準入關。2006年,省工商局黨組把清理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工作作為年度十項重點工作之首,制定下發了《關於開展依法清理規範食品經營主體資格的通知》,經過全省工商系統的共同努力,目前,經營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食品經營戶實施準入制度已達到80%以上,總數達到900多家,索證索票制度的覆蓋面在全省已達到80%以上。基本解決了食品來源不清、渠道不明、票證不全等突出問題。同時,把清理無照經營作為一項長期工作常抓不懈。目前,農村牧區小食品店、小餐館、集貿市場的食品無照經營、證照不符、證照過期等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農村牧區無證經營率控制在了8%以內,亮證經營率達到了89%以上,截止2007年3月底,全省工商系統共取締無照經營戶2241戶。三是幫助農村牧區食品經營戶建立健全進貨查驗、商品備案、不合格商品退市等制度。指導食品經營戶對購進商品的名稱、來源、數量、保質期限等登記備案,基本形成了“企業備案、工商檢查”的商品準入監管模式。並針對農牧區食品經營戶經銷的部分食品來源不清等問題,農村牧區工商部門通過對配送業主進行登記備案、檢查配送商品等措施,加強對食品配送環節的監管,有效防止了假冒偽劣食品“上山下鄉”。

    三、建立消費者監督平臺,形成齊抓共管的社會氛圍。一是從去年5月份開始,省工商局就認真做好農村牧區“一會兩站”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通過全系統上下的共同努力,現已基本解決了農村牧區消費者維權難、難維權的現象。截止去年底,全省已建立消費者協會分會312個,“兩站”3286個,覆蓋率達82%。截至目前,全省“一會兩站”共受理解決消費者投訴536起,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6.36萬元,得到廣大農牧民消費者一致好評。二是在電視、報刊雜誌等新聞媒體隨時向消費者宣傳消費知識、消費警示、提供消費信息,幫助農牧民群眾提高科學消費和依法維權的能力。2005年以來,全省工商部門在省、市電視臺等主要媒體上刊發、播出食品安全監管新聞976條(篇),發佈消費警示320條,舉辦宣傳諮詢服務活動81次,印製發放宣傳材料512萬份,發放維權聯絡卡6600余張;舉辦了37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培訓班,組織3800多戶食品經營戶學習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為維護農村牧區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了良好社會輿論氛圍,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者 王俊業 張華月)

 
 
 相關鏈結
· 青海省工商局加強流通領域綜合治理規範市場秩序
· 青海採取特殊用人政策 今年將聘1200名特崗教師
· 青海省衛生廳開展"五一"黃金周衛生專項監督檢查
· 青海省副省長調研時強調:夯實基礎 實現經濟發展
· 青海省建設廳召開會議部署今後時期勘察設計工作
· 青海科技特派員基層創業實現和農牧民"雙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