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晚,文化部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隆重舉行儀式,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頒發證書,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授牌,並頒發了“文化遺産日獎”。文化部部長孫家正、副部長周和平出席儀式。
孫家正在儀式上講話。他説,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第二個“文化遺産日”期間,全國各地文化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為重點,精心策劃,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展演、講座、論壇以及諮詢服務等宣傳展示活動,增強了社會公眾的文化遺産保護意識。為了更好地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文化遺産日”活動的積極性,提高活動效應,擴大社會影響,經中宣部批准,文化部決定從今年“文化遺産日”開始,設立“文化遺産日獎”。“文化遺産日獎”以“保護文化遺産,構建和諧社會”為指導,堅持導向性、公正性原則,是一種激勵性、紀念性的獎項。今年“文化遺産日獎”表彰和獎勵的主要是在北京和成都兩地舉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專題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珍稀劇種展演、“文化遺産日”主題晚會、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論壇和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節等各項活動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單位。希望各有關部門以受表彰的部門為榜樣,將“文化遺産日”的宣傳、教育活動搞得更加富有成效,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意識。
孫家正説,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頒發證書,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授牌,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的新的重要舉措。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具有活態性,它以人為載體,世代相傳。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他們掌握並承載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知識和精湛技藝,既是非物質文化遺産活的寶庫,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代代相傳的代表性人物。因此,加強對傳承人的保護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關鍵環節。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公佈,對保護和傳承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次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有講述民族歷史和傳説故事的民間説唱藝人,有精通剪紙、雕刻、版畫、刺繡、印染等各種技藝的能工巧匠,也有傳統醫藥炮製、針灸正骨的著名醫師,涉及民間文學、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五大類134個項目,年齡最大的傳承人已有92歲。我們要對這些代表性傳承人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藝進行搶救性記錄、整理,併為他們的傳承活動創造條件。被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代表著責任,希望這226位代表性傳承人,堅守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承諾,把中華民族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世代傳承下去。今後,文化部還將陸續分類、分批公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孫家正還為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授牌。孫家正説,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區,加強文化遺産的整體性保護工作,是當前文化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閩南地處海峽西岸,保存著眾多原生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和物質文化遺産,它們相依相存,與人們的生産生活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了閩南文化的多樣性、完整性和獨特性。閩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閩南文化生態的保護,進一步傳承和弘揚閩南文化,對促進閩南地區經濟、政治、社會協調發展,推動和諧文化建設,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有關部門為加強閩南文化的整體性保護,經過調查研究和多方論證,制定了《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為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立打下了堅實基礎。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授牌,標誌著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立。經過科學規劃、積極探索、大膽實踐,一定能為我國的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總結出有益的經驗。
周和平宣讀了文化部《關於頒發“文化遺産日獎”的頒獎通知》和文化部《關於公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通知》。出席儀式的領導同志為傳承人代表頒發了證書,併為北京市群藝館、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社會新聞部記者一組、中國文化報新聞部等179個展覽、演出以及新聞媒體單位頒發了“文化遺産日獎”。
福建省副省長汪毅夫專程赴京接受了頒牌。文化部辦公廳主任黃振春,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文化部社文圖司副司長屈盛瑞,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副主任張慶善等出席儀式。頒獎儀式由文化部社文圖司司長張旭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