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農業部副部長:加快提高我國玉米生産機械化水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07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全國玉米年種植面積2697萬公頃,年産量2880億斤,分別佔糧食種植面積的26%和糧食總産量的30%,在糧食生産中佔有極重要地位。玉米作為重要的傳統食品、飼料和工業原料,其用途已滲透到我國工農業的各個方面,玉米生産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提高玉米綜合生産能力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促進畜牧業和糧食加工業發展,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長期戰略目標。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公佈施行和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廣大農民購置、使用玉米生産機械的積極性高漲,玉米生産機械化得到了長足發展。各種玉米生産機械化作業服務組織迅速發展,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玉米耕整地、種植和田間管理等環節機械化作業問題基本解決,機播水平達到58.7%。但是從總體上看,玉米生産機械化發展滯後,總體水平低的狀況還沒有根本的改變。玉米生産綜合機械化水平僅為40%。特別是玉米收穫環節的機械化發展較慢,機收水平不足5%,目前仍然以人工為主,是玉米生産機械化乃至糧食生産機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環節。廣大農民對提高玉米生産機械化水平特別是玉米收穫機械化水平的呼聲日益高漲,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糧食穩定增産、農業不斷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對發展玉米生産機械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必須加快推進玉米生産機械化特別是玉米收穫機械化。

    一、深化認識,增強推進玉米生産機械化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一)加快推進玉米生産機械化是提高玉米綜合生産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玉米既是增糧作物,又是增收作物。發展玉米生産關係到口糧安全,也關係到飼料糧的安全,發展玉米生産對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大力發展玉米生産機械化,不僅可以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有效爭搶農時,抵禦自然災害的影響,而且可以確保農藝措施到位,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玉米産量,實現玉米生産節本增效。機械化精量播種每公頃可以省種45斤左右,增産15%~20%。機收每公頃可減少損失3%-5%。推進玉米生産機械化,增強玉米生産的節本增效和抗災減災能力,是加強玉米綜合生産能力建設,發展糧食生産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技術手段,既是提高玉米綜合生産能力建設的客觀要求,更是保障糧食安全的現實需要。

    (二)加快推進玉米生産機械化是穩定玉米生産、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選擇。玉米是我國種植分佈最廣泛的糧食作物,全國31個省區市都有玉米種植,種植面積超過100萬公頃的省份有11個。在玉米主産區,玉米生産是農民的基本收入來源。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進城務工農民數量增多,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産業轉移步伐加快,很多地方農業勞動力季節性短缺問題已經顯現,爭勞力、搶農時的矛盾比較尖銳。尤其是玉米收穫勞動量佔整個玉米生産勞動量的55%以上,季節性勞動力短缺問題更為突出。不少地方依靠人畜力作業已難以滿足搶收、搶種的要求。為實現持續增收,農村年輕一代尤其是青壯勞動力大量離土離鄉、務工經商,迫切需要提高玉米生産全程機械化水平,支持玉米生産穩定發展。另一方面,隨著畜牧業發展,對玉米秸稈加工、青貯和收穫的機械化要求也日顯迫切。實踐表明,玉米精播可提高工效50倍,每公頃節省間苗工4.5個。玉米機械收穫和人工作業相比,生産效率可提高近30倍,大幅度提高工效;機械收穫每公頃比人工收穫平均節約成本225元左右。因此,大力推進玉米生産機械化,是解決玉米生産勞動力短缺問題,穩定玉米生産,提高玉米生産的勞動生産率,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之需,迫切之舉。

    (三)加快推進玉米生産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農業機械作為農村先進生産力的代表,是玉米産區建設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農藝技術與農業裝備技術相輔相成,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高效、低耗、標準化生産的基本條件。發展玉米生産機械化可以改變玉米傳統生産方式,促進傳統農業耕作方式的改變,還可以促進秸稈的有效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村容整潔的一項重要措施。推進玉米生産機械化的發展,不僅可以加快玉米生産發展步伐,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而且能夠促進農村享受現代工業文明成果,改善農民生産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加快玉米生産機械化,是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推動玉米主産區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

    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正處在一個加快發展的歷史新起點,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期,玉米生産機械化迎來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推進玉米生産機械化的發展,不僅是保障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要求,也是調整、優化全國農業機械化佈局和結構,提升農業機械化總體水平特別是糧食生産機械化水平的客觀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認清形勢,明確推進玉米收穫機械化的工作思路和任務

    近年來,在畜牧業發展特別是加工轉化的拉動下,玉米消費快速增長。在國家出臺一系列最直接、最有效的強農惠糧政策支持下,農民發展玉米生産的積極性明顯增加,玉米生産機械化特別是玉米收穫機械化亦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2006年底,全國玉米聯合收割機保有量達1.5萬台,機收面積達125萬公頃,分別比2004年增長168%和96%。目前,玉米機收已成為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一個熱點、亮點。

    目前,玉米機收具備了快速推進的條件:一是農民需求迫切。特別是小麥、玉米一年兩熟區,玉米收割機和機收作業供不應求,農民購機用機熱情空前高漲。山東省近三年玉米收穫機保有量增幅保持在70%左右,2006年機收面積比上年增長70%,全省玉米機收水平達到17%,淄博市、東營市等更是超過50%,桓臺縣成為全國首個實現玉米生産機械化的縣市。二是技術基本成熟。經過技術引進、自主開發和科技攻關,我國玉米收穫和青貯等機械的研發創新取得了突破,參與研發、生産的廠家多達60余家,玉米生産機械化中的主要技術瓶頸問題基本解決。近兩年,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農業裝備分會以及山東、河北等省農機鑒定、推廣部門,組織對全國現有的主要玉米收穫機械進行了生産考核檢測,結果表明:我國玉米收穫機械基本上能滿足農業生産的需要,已經具備了擴大推廣應用的條件。目前列入國家支持推廣目錄的玉米收穫機械已達20種。三是玉米機收市場趨於活躍。隨著技術的突破和市場需求的擴大,各地因地制宜、重點突破、積極創新,形成了許多具有區域特點的玉米機械化生産服務模式,玉米收穫機械跨區作業範圍逐步擴大。玉米機械專業合作組織、服務隊、作業大戶等發展迅速,通過承包、訂單、跨區作業等方式,提供從機播、機收、秸稈處理等環節的單項或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服務模式在探索中不斷創新。四是政府支持力度逐漸加大。從2005年開始,農業部在條件比較成熟的山東省和河北省,開展玉米收穫機械補貼試點,推動了兩省玉米收穫機械化的快速發展。今年,試點擴大到9個省(區、市)。不少省區也通過地方購機補貼資金、技術推廣資金扶持玉米收穫機械化的發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農民的迫切需要、關鍵技術的解決、社會化服務實踐和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為玉米收穫機械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影響玉米機收發展的不利因素:一是機具生産水平不高,玉米收穫機械製造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生産批量不大,産品適應性、可靠性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玉米種植標準化程度低。不同地區玉米種植技術和行距不同,農機與農藝配套難,機器難以大範圍跨區作業。三是示範推廣力度不夠,國家用於玉米收穫機械試驗、示範和推廣的投入較少。

    綜合分析當前玉米收穫機械化面臨的發展形勢,可以説,主産區已經具備加快推廣玉米機收的基本條件,大力推進玉米收穫機械化的機遇已經來臨。我們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重點突破的方針,按照以點帶面、先易後難、強化服務、梯度推進的原則,實施四個突破,推動玉米收穫機械化向縱深發展。

    第一,農機農藝互動,以發展適應特定産區的機型引領突破。農機適應農藝和農藝適應農機相結合,一方面要推動玉米的種植農藝統一,逐步標準化,便於實現機械化。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各個主要産區的玉米種植制度,有針對性開發滿足特定地區需要的産品,設計、生産、推廣適應特定行距的玉米聯合收穫機械,以區域市場的發展,突破玉米種植技術複雜,各地品種行距不一的障礙。

    第二,社會化服務促動,以推進區域內跨區作業引領突破。按照“作業區域清晰,服務半徑適度,服務對象牢固,作業收益穩定”的思路,以實現特定區域內的跨區作業服務為出發點,引導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農機協會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開展訂單作業、耕種收一條龍、區域內跨區作業服務,提高玉米機收社會化服務的專業化、組織化、規模化程度。積極培育、扶持典型,發揮新型服務組織的服務能力和示範帶動作用,推進玉米收穫機械化的發展。

    第三,梯度推進帶動,以實現重點區域率先發展引領突破。綜合考慮各地區玉米收穫機械化需求、技術和經濟條件,從需要和可能兩方面出發,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國率先發展黃淮海夏玉米區,積極發展北方春玉米區,有條件的發展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區。各地要選擇條件適宜地區,實施率先突破,帶動區域玉米收穫機械化發展。

    第四,多種技術聯動,以完善背負式收割技術引領突破。技術發展總體上做到三個結合:即通用、專用和兼用結合;背負式和自走式結合;大、中、小結合。今後幾年,首先以發展懸挂式不對行及2、3行機型為主。重點圍繞適用性強、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的目標,提高懸挂式機型的可靠性、經濟性和適應性,支持玉米收穫機械化發展。

    三、紮實工作,大力推進玉米收穫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要不失時機地推動玉米收穫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以推進玉米收穫機械化為突破口,加快推進玉米生産全程機械化。為此,要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積極開展示範引導。突出重點,統籌規劃,集中力量建設一批技術培訓和示範基地,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強示範推廣工作。農業部將啟動玉米生産機械化示範項目,以玉米機收示範為重點,在玉米主産區,建設一批示範縣,通過加強技術培訓,強化示範宣傳,開展社會化服務,示範、帶動全國玉米生産機械化的發展。各地要將玉米收穫機械化示範推廣列入有關的項目計劃中,積極爭取多渠道的投入,建設示範區(點),組織技術示範推廣,引導推動玉米收穫機械化的發展。

    (二)加大玉米收穫機械購置補貼力度。今後一個時期,要把玉米收穫機械列為各級政府的購機補貼範圍並予以傾斜。中央購機補貼資金要逐步擴大玉米收穫機械補貼的實施範圍,提高補貼力度,鼓勵地方購機補貼資金累加補貼,支持、引導農民和各種渠道資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為玉米收穫機械化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三)加強技術創新研發。針對目前玉米收穫機械存在的問題,組織農機科研、生産、推廣部門,加強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開發,進一步熟化技術,加快成果轉化,滿足農民需求。針對不同區域玉米種植模式,開發能滿足各主産區要求的玉米聯合收割機。開發生産莖穗兼收、青貯收穫等專用收穫機,開發推廣不對行收穫技術和玉米、小麥收穫兼用動力平臺,推動玉米收穫機械朝多品種發展,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要提高玉米收穫機與拖拉機配套性能,鼓勵生産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生産線建設,引導扶持生産企業上規模,産品上檔次,提高産品質量和性能,滿足農民的要求。

    (四)做好機具鑒定選型和質量監督工作。積極組織開展玉米收穫機械的試驗選型、質量調查工作,通過選型鑒定,質量跟蹤,選擇一批性能可靠、適用性強、技術含量高的機型向社會公佈,並通過召開玉米收穫機械化現場會、推介會等形式,引導農民選用。同時,要及時向生産廠家反饋鑒定、調查結果,不斷提高機具適應性、可靠性。要加強質量監督和投訴監督,及時協調處理機械質量問題,督促生産廠家提高服務質量和三包水平,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玉米機收健康發展。

    (五)大力組織跨區機收和社會化服務。推進玉米收穫機械化發展必須創新發展模式,堅持走市場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路子。各地要大力培育壯大農機大戶和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和支持他們以區域內規模化服務和跨區作業為方向,開展社會化作業服務,建立完善玉米收穫機械化推廣應用的長效機制。要發揮農墾系統發展玉米生産機械化的優勢,推行“場鄉共建”等服務模式。同時,要借鑒小麥跨區機收工作的經驗,提高玉米跨區機收作業的組織水平,加強機具的維修保障能力建設,抓好玉米機收安全生産,建立完善信息調度服務平臺,特別是發揮好中國農機化信息網“跨區作業直通車”的作用,完善跨區作業的保障機制。進一步開拓和發展玉米機械收穫作業市場,提高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增強玉米收穫機械化推廣應用的發展後勁。

    (六)加強組織領導。各玉米産區農機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將推進玉米收穫機械化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組織,狠抓落實。要統籌農機管理、科研、生産、鑒定、推廣和安全監理等方面的力量和資源,制訂完善工作計劃和方案,將工作抓實抓到位。要積極宣傳,爭取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把玉米收穫機械化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作為為農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具體措施。要注重農機和農藝相結合,堅持農機農藝技術協調發展,成立農機與農藝結合的專家組,建立合作機制,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對玉米收穫機械化工作的指導,統一研究和協調解決玉米收穫機械化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玉米收穫機械化的順利發展。(農業部副部長 張寶文)

 
 
 相關鏈結
· 農業部召開部系統紀檢監察工作彙報會
· 農業部等七部委聯合行動督察農産品質量安全工作
· 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北京河北調研農産品專項整治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