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中科院積極部署"十一五"信息化工作繪數字化藍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4日   來源:中科院網站

    9月12日上午,中科院舉行“十一五”信息化工作部署動員視頻會議。一幅中科院未來數字化的遠景藍圖展現在與會者眼前:“優化三大環境——超級計算機環境、互聯網絡環境、數據應用環境;構建五大平臺——網絡化科學傳播平臺、網絡化信息發佈平臺、網絡化科學研究平臺、網絡化教育培訓平臺、網絡化運行管理平臺;完善三大體系——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信息化安全保障體系、信息化制度規範體系。”這是中科院副秘書長譚鐵牛受中科院黨組委託,向所屬科研機構領導介紹中科院未來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會上,中科院副院長江綿恒就中科院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建設的意義給予了論述。會議由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主持。

    內接外聯 初步共享

    據中科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為適應知識創新工程對信息化的需求,“十五”期間中科院啟動了一批信息化建設項目,經過4年的實施,信息化基礎設施得到明顯加強。

    對內,中科院裝備了峰值每秒5.3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及其配套的存儲設備等,研製開發了一系列基礎並行計算軟體包,形成了支撐中科院高性能科學計算的平臺,從北京到地方分院,網絡帶寬均達到155Mbps以上,國際出口總帶寬超過16Gbps,開通了中俄美GLORIAD環球網絡,建立了香港國際開放節點HKOEP。計算機網絡覆蓋基本科研管理工作院所兩級的ARP信息系統,解決了以往各類管理系統互不相通、不能全面準確掌握資源狀況的問題。同時,成功研製了20多個科學數據庫建設與共享服務的標準規範,其中包括一項國家標準。在數據標準規範建設上,45個研究所共同完成了503個專業數據庫的建設,初步形成了中科院科學數據資源體系。

    對外,中科院主頁系統經過多次改版,內容充實、報道及時,被評為優秀政府網站。中國科普博覽獲得世界信息峰會大獎。視頻會議系統穩定可靠、使用方便,不僅有力支持了中科院的多次重要會議,而且為研究所進行國際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悉,中科院部署的e-Science應用試點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如中科院力學所和中國地震局合作,運用深騰6800開展加卸載響應比研究和地震預測,多次成功預測我國地震發生的區域。中科院高能所和網絡中心合作初步建成了羊八井國際宇宙線數據預處理中心,實現了羊八井國際宇宙線數據實時採集、傳輸、預處理和共享服務。中科院微生物所、動物所、武漢病毒所和網絡中心合作,初步實現了中科院禽流感研究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建立了禽流感等突發疾病綜合信息平臺與預警預報系統,支撐了多個研究所開展跨地域、跨學科的禽流感聯合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已在Science上發表。

    浪潮席捲 方興未艾

    儘管通過“十五”建設,中科院信息化建設取得了矚目成果,但中科院黨組認為,信息化資源是中科院科技創新的戰略資源,信息化基礎設施是實現創新跨越、持續發展的戰略設施,而且信息化改造本身是中科院科研與管理走上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關鍵,是一項事關全局、事關未來發展的長期戰略任務。

    譚鐵牛介紹,中國政府歷屆領導人都十分重視信息化建設。鄧小平説:“開發信息資源,服務四化建設。”江澤民説:“四個現代化,哪一化也離不開信息化。”胡錦濤説:“信息化浪潮正席捲全球,方興未艾。”而國際社會對信息化建設同樣認識深刻。

    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一份信息化基礎設施研究報告中指出:“由於計算機、信息和通信技術不斷進步的推動和今天科學與工程問題不斷增長的複雜性、範圍和規模挑戰的需求牽引,一個科學與工程研究的新時代已經出現,存在著利用信息化基礎設施建立新型研究環境的巨大機遇,但是也存在著由於未能迅速行動和給予足夠投資而産生的巨大風險和代價。”文章認為,美國應該抓住這個百年不遇的機會,通過協調發展和廣泛應用信息化基礎設施來領導這場科學與工程的革命。

    江綿恒論證了信息化建設的重大現實和歷史意義。他指出,“在人類文明進程中,農業時代主要的生産工具是人的勞動力、牛等,資源為土地、河流等。工業化時代的生産工具主要是機器,自18世紀到現在,主要資源以化石能源為支撐,圍繞著化石能源發展。現代社會發展到知識經濟時代或者稱後工業化時代、信息時代,主要促進生産力發展的資源是知識和信息。生産工具是挖掘、存儲、處理、應用知識和信息的能力和手段。”

    他分析認為,當前中國既是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向重工業發展的時代,強烈依賴於工業化的工具和設備;同時又處於全球化進程中,處於向知識經濟發展時期,是非常特殊的時代。目前,全世界進入後工業時代的人口約10億,他們的産業結構、文明結構是服務業。但中國13億人口面臨的挑戰是“轉型和過渡”,能源資源支撐不了未來200年。但同時,中國要跟上歷史發展進程,進入信息化時代。中科院的任務在於發揮引領作用,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和競爭。

    他説,信息化建設不僅反映在生産的各個層面,也反映在科學研究的各個層面。當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的資源會改變研究的生産方式。中科院信息化建設以應用和解決問題為目標和牽引,這是知識創新工程的第三期的任務。

    中科院信息化領導辦公室最近調研認為,信息化建設有著多方面的迫切需求。第一,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呼喚高效的科研管理與科技創新,而高效的科研管理與科技創新呼喚更有力的信息化支撐。第二,大科學工程以及野外臺站等觀測設施的廣泛應用所産生的海量數據,呼喚更大規模科學數據庫的建設。第三,海量數據的傳輸呼喚寬帶高速網絡,10~30M的應用帶寬已成為一些重要科研活動的瓶頸。第四,學科的縱深發展呼喚更高性能的計算環境,5.3萬億次的計算能力已遠遠滿足不了需求。第五,ARP等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以及防不勝防的網絡黑客與病毒等,迫切需要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體系。第六,作為中科院支撐體系的基礎支撐,信息化設施的運行維護與有效利用迫切需要一支結構合理、愛崗敬業、穩定可靠的支撐服務隊伍。

    互聯互通 安全便捷

    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中科院繪製出信息化建設遠景目標:即到2020年前後,初步把中科院建成數字科學院。

    其主要內涵是:基本建成e-Science環境,實現科研環境的數字化和網絡化,先進的寬帶網絡和基於寬帶網絡的多媒體通信設施覆蓋科研活動的每一個環節與每一個場所,支持無處不在的科研活動。形成一個具有千萬億次計算能力的國家計算中心和由若干重要網格節點組成、支撐全院的網格化環境,整體滿足高性能科學計算的需求,成為國際一流的高性能計算中心之一。建成能為科研工作提供及時、便捷、高效和個性化服務的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體系。全面集成整合全院科學數據資源,實現科學數據的自動採集、獲取、傳輸、處理,建成由一個總中心和若干分中心組成、統籌規劃、科學規範的國家基礎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網格。以虛擬實驗室為平臺的信息化協同工作環境,有效支持科研活動。ARP系統基本成熟,成為支撐管理創新,實現科學、規範、高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平臺;科研與管理信息化全面支撐中科院科技創新活動,大幅提高科研與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提高中科院自主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創新跨越。

    中科院“十一五”信息化期間的階段目標為:信息化支撐中科院科技創新活動的作用開始凸顯,數字化中科院的雛形基本形成。其中,數據資源網格與超級計算網格基本形成,資源整合度得到顯著提升,計算網格的聚合計算能力達到150萬億次左右;網絡環境進一步優化,帶寬與覆蓋面得到明顯改善,60余個重點野外臺站以及重大科研設施全部實現聯網;e-Science建設取得突破,網絡化協同工作環境基本成形,3~5個e-Science示範項目取得明顯成效,信息化促推“科技創新基地建設不走傳統行政管理老路”的作用開始顯現;ARP成為中科院運行管理的基本平臺,功能日趨完善,態勢分析與監控能力得到提升,應用效果日益明顯等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曾對中科院信息化工作給予總結和精闢論述。他説:“ARP、e-Science和數字科學圖書館是適應信息時代、網絡時代、建設現代研發平臺和支撐體系的重要基礎和平臺,是中科院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發揮骨幹、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的重要方面。通過信息化可以實現院內外資源充分整合與共享,為中科院和全國研發創新和高級人才培養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也將成為中科院管理創新和系統集成創新的典範。”

    路甬祥要求中科院所屬科研機構應緊密結合中科院科技佈局與基地建設的實際需求,作好頂層設計,組織調動全院力量,以理順關係、創新體制為抓手,以整合資源、推動應用為目的,以實施ARP二期工程與e-Science為重點,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各項工作,著力提高信息化的應用水平,發揮信息化支撐創新跨越、引領持續發展的實際作用。

    會議呼籲:席捲全球、方興未艾的信息化浪潮既是中科院必須緊緊抓住的難得機遇,也是必須直面應對的嚴峻挑戰。科技管理人員應當充分認識到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整合資源、創新體制、真抓實幹,努力開創中科院信息化工作的新局面,為創新跨越、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王靜)

 
 
 相關鏈結
· 白春禮檢查中科院微生物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
· 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在北京會見澳大利亞科學院院長
· 路甬祥主持中科院黨組學習講座 秦大河等作報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