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並首次把這個概念寫入了黨代會的政治報告。
胡錦濤15日在代表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向十七大作報告時,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這被認為有利於著力解決中國發展新階段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國家環保總局不久前發佈的一份報告稱,中國的總體環境形勢仍然“相當嚴峻”,頻發的污染事件影響著人民的生活。
官方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居世界第一,遠遠超過環境容量,全國七大水系監測斷面中62%受到污染,流經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
今年5月份在華東發生的太湖藍藻事件也引起了震動。由於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當地大規模發展化工業和輕工業,造成湖水污染,使200萬人的生活用水中斷。
胡錦濤要求,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中央黨校哲學部副主任韓慶祥教授認為,十七大報告提出生態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與自然關係中環境污染的代價,強調要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關係。
他認為中國生態文明的內涵是:不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建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另外,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是實現生態文明的基礎和前提,生態文明反過來又有利於進一步促進前兩個文明。
胡錦濤的講話在黨代表中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認為,“這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對中華民族生存的重要意義。”他認為這個理唸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是發展經濟的抓手,是體現民生的窗口,在文化上與中華傳統價值觀有一致性,也展示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局長多吉説:“事實上,不論是青藏鐵路的建設,還是西藏礦産資源的開發,生態保護都是我們首先考慮的重要問題。但‘生態文明’以這樣的方式提出來,是將以往的工作方法上升到了全黨理論的高度,這是前所未有的。”
實際上,中國政府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始提及生態文明。到了199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説,“21世紀將是一個生態文明的世紀。”但由於種種原因,長期以來,很多環保措施沒有得到應有的落實。
來自廣東的代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王東曉認為,報告中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面對自然無所作為,而是強調在産業發展、經濟增長、改變消費模式的進程中,盡最大可能積極主動地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
他説:“在我看來,這實際上是建設和諧社會理念在生態與經濟發展方面的昇華,不僅對中國自身有著深遠影響,而且也是對全球日益嚴峻的環境生態問題所做出的莊嚴承諾。”
在中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廣東,資源節約、治污減排已經成為當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突破口。2006年,這個以製造業聞名世界的經濟大省單位GDP能耗為0.771噸標準煤/萬元,比2005年下降2.93%。
生態文明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式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作的報告中談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對生態文明的高度強調,充分説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建立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要義,是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和保障。
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徹底扭轉長期沿襲的生産生活觀念和行為,消除發展中的不和諧因素,而這種對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變革和揚棄,意味著一種有別於傳統的文明形態的建立。
人與自然的和諧,已成為影響中國和諧社會建設的關鍵因素。高消耗重污染産業快速增長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地方政府官員對惟GDP增長論英雄觀念的抱殘守缺,對中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形成了嚴重制約。一個社會的生産和生活行為無疑直接受到意識形態的左右,而意識形態的産生,緣于整體社會文明的影響。傳統文明形態的缺陷和束縛當前已暴露無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生態文明的建立迫在眉睫。
當前,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仍然面臨著重重阻力。在物質文明方面,長期對傳統工業文明的沿襲,固然使一些地方因經濟的快速增長而帶來了物質和財富上的富裕,但毫無節制地消耗自然資源的生産方式,已經使經濟社會的發展受到了極大制約,作為生産基本要素的環境和資源的匱乏,成為許多地方發展的瓶頸;追求高消耗、高消費的生活方式,使人們在享受到物質增長帶來的舒適甚至豪華的同時,忽視了生態環境的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罔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工業文明在造就了財富的同時,也造就了貧富兩極分化和社會不公。如果不能以生態文明及時予以矯正,則經濟不能保障持久,社會無法達成和諧。
在這樣的物質文明的影響下,精神文明也在趨向狹隘的自我中心主義的道路上每況愈下。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將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拋諸腦後,片面追求GDP,無視環境的破壞給人民群眾生活和健康帶來的威脅,充分暴露出他們在不健康的文明形態影響下,對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界的漠視。
要從根本上扭轉這一局面,不僅需要我們轉變工業發展模式、經濟增長方式,更需要我們轉變價值觀念、生活觀念、消費觀念,正視人與自然的關係,正視發展與民生的關係,正視當前和未來的關係。用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方式,改變我們的物質文明建設方式,使經濟社會建設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用符合統籌人與自然相協調要求的方式,調整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方式,形成尊重自然、愛護自然,形成人人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和社會道德觀念,以生態文明涵養我們的發展,涵養我們的社會,涵養社會中的每一個人。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黨中央對生態文明的高度強調,是對改善民生、實現民主的高度關注,是建設政治文明、法律完備、社會公平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選擇。建設生態文明,進一步豐富了黨對於社會主義社會理論的內涵。可以預見,生態文明意識的提高,必將有力地促進包括政治文明在內的其他文明進程,將對中國未來的發展産生長遠而深刻的影響。
生態文明為我們創造了文明的理念:尊重自然、謀求和諧,營造健康的精神家園;生態文明為我們指明了文明的方式: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依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確定生産方式和生産規模,正視矛盾、化解矛盾,解決資源環境問題,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消除不和諧因素,求得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發展;生態文明為我們提供了文明的手段:擯棄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傳統發展模式,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生態文明,中國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