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中醫藥局:全國超70%鄉鎮衛生院設有中醫科中藥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23日   來源:中醫藥局網站

    2006年8月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以來,各地通過加強“四個結合”,積極開展鄉鎮衛生院中醫科中藥房建設工作並取得了一定進展。截止到2007年3月底,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38670所鄉鎮衛生院。其中27815所鄉鎮衛生院設有中醫科,佔鄉鎮衛生院總數的71.93%;27578所鄉鎮衛生院設有中藥房,佔鄉鎮衛生院總數的71.32%。

    據對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遼寧、江蘇、西藏、青海數據不全)實施《規劃》的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7個省(區、市)的鄉鎮衛生院共計35121所,有24385個中醫科和21370個中藥房列入了建設規劃,分別佔鄉鎮衛生院總數的69.43%和60.85%。其中,有17107個中醫科和14652個中藥房已經開展了建設工作,分別佔鄉鎮衛生院總數的48.71%和41.72%;還有7278個中醫科和6718個中藥房即將開展建設,分別佔鄉鎮衛生院總數的20.72%和19.13%。

    ———與鄉鎮衛生院中醫藥人員培養相結合,積極開展鄉鎮衛生院中醫臨床技術骨幹培訓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從2004年開始實施的鄉鎮衛生院中醫臨床技術骨幹培訓項目各地反映良好,為鄉鎮衛生院培養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中醫業務骨幹。此外,北京、吉林、黑龍江、湖北、廣西等地通過開展“萬名城市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鼓勵中醫藥人員到鄉鎮衛生院從事中醫藥工作,採取人才培養、技術指導、巡迴醫療等形式,進一步提高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技術水平。廣西衛生廳還提出了“十一五”時期鄉鎮衛生院骨幹人才培養規劃,將中醫藥骨幹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內容,建立鄉鎮衛生院骨幹人才庫。重慶市鼓勵鄉鎮衛生院中醫藥骨幹到區縣級中醫醫院拜師,簽訂師徒協議,同時要求縣級中醫醫院中醫藥專家為鄉鎮衛生院培養1~2名繼承人。

    ———與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相結合。上海、山東、湖北、雲南、陜西、寧夏等地以推廣適宜技術為重點,豐富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內涵。上海市目前已遴選出“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推拿治療落枕”等7項在臨床長期使用、療效確切的中醫藥診療技術在鄉鎮衛生院中予以推廣。山東省衛生廳將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納入鄉鎮衛生院年度工作考核目標,促進推廣工作紮實有序開展,截至去年底,全省所有縣(市、區)均開展了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工作,鄉鎮推廣覆蓋率達到97.8%。

    ———與中醫特色專科(專病)建設相結合。北京、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重慶等省、市大力開展中醫藥專科建設,注意發揮中醫特色專科的帶動作用。浙江省湖州市積極開展鄉鎮衛生院中醫專科專病建設,已有18個中醫專科完成建設。部分鄉鎮衛生院在中醫專科的影響和帶動下重新煥發生機,地處四明山區的余姚市三七市鎮衛生院開設的中醫內科、骨傷科等每天接診的病人都在150人以上;海寧市馬橋衛生院的中醫婦科、肛腸科特色明顯,其輻射面已達鄰近縣市。福建省注重發揮中醫藥優勢與特色,組織開展農村中醫特色專科建設,目前有3個鄉鎮衛生院的瘡瘍專病、中醫骨傷專科列入國家和省級建設單位。此外,北京、湖南、廣東還開展了鄉鎮衛生院示範中醫科中藥房創建活動。湖南省將門診中醫藥治療率達60%以上、病房中醫藥治療率達40%以上、中醫藥收入佔衛生院業務收入5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納入鄉鎮衛生院中醫興院評選範圍,計劃到2010年在全省鄉鎮衛生院中建設120個中醫興院示範單位。

    ———與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建設相結合。山東、湖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地以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創建工作為抓手,進一步加強了鄉鎮衛生院中醫科中藥房的建設。湖南省湘潭縣以創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為契機,以抓鄉鎮衛生院中藥房建設為突破口,促進中藥質量的提升,6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中藥房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中藥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四川省旺蒼縣在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建設工作中,按照“整合資源、完善功能、統一標準、規範管理”的原則,先後投入項目資金1167萬元,對35所由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進行改擴建,使全縣鄉鎮衛生院均建起了中醫診療室、中藥房、中藥庫房、中藥炮製室和煎藥室。(中國中醫藥報 樊丹)

 
 
 相關鏈結
· 中醫藥局局長:抓住機遇 著力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 中醫藥局關於印發2007年中醫藥工作要點的通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