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業是新興的生産性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國務院對現代物流業高度重視,“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將“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單列一節;今年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服務業工作會議,也都把推進現代物流業作為服務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近年來,在各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現代物流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跨越“起步期”,逐步進入理性、務實、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一、當前我國物流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是物流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53.7萬億元,同比增長25.5%;物流業增加值11311億元,同比增長17.6%,佔服務業增加值的17.6%,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例為18.2%,同比降低0.3個百分點。
二是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隨著物流業發展,企業物流逐步由“小而全,大而全”向“主輔分離、服務外包”轉變。據對重點製造企業調查,2006年,銷售物流外包以5%-10%速度增長,運輸與倉儲外包以10%-15%速度增長,運輸業務委託第三方已佔企業運輸業務的67.1%。企業物流外包由簡單的運輸、倉儲環節向增值服務和一體化物流模式延伸。製造業和物流業融合,二産與三産聯動發展已成為物流發展的新趨勢。
三是物流業投資增長較快。前三季度,國內物流相關行業固定資産投資額9430億元,同比增長18.8%。從投資構成看,交通運輸業投資7158億元,增長13.3%,佔物流相關行業固定資産總投資的75.9%。倉儲業投資488億元,增長62.7%;貿易業投資1710億元,增長31.5%;配送、流通加工、包裝業投資52億元,增長31.3%。一批物流園區、物流基地相繼進行了規劃和投資建設,物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
四是我國物流企業快速成長。各類物流企業通過重組轉型、整合併購、戰略聯盟,加速做強做大。據對重點物流企業調查,2006年營業收入前50名物流企業中,超過100億元的有4家,超過50億元的有8家,超過10億元的有34家;排名第50位的為3.5億元,比2005年的第50位增加1億元。
五是物流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根據WTO的承諾,外資企業已全面進入我國物流市場。聯邦快遞、總統輪船、荷蘭天地、馬士基等企業分別採取獨資、合資和並購等形式加快業務整合和規模擴張,加劇了我國物流市場的競爭。中遠、中外運、中儲控股、中郵物流、中鐵快運等國內大型物流企業加快改制重組,創新業務模式,整合外部資源,注重運營規模和效益,積極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六是增值服務、業務創新成為物流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去年以來,由於油價上漲、人力成本升高等因素,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大幅提高。同時,隨著行業競爭加劇,物流服務收費普遍降低,運輸和倉儲等基礎性服務已進入“微利時代”。物流配送、加工、包裝、代理、倉單質押、供應鏈管理等增值服務快速發展。今年前三個月,僅配送、加工、包裝等業務就同比增長30%。物流企業的效益越來越依賴於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創新。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我國物流業發展仍然處於初級階段,粗放式經營的格局尚未從根本上改變。社會化物流的有效需求不足,物流供應能力和服務水平還不適應市場的需要;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物流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存在,從長遠來看,物流業的發展還缺乏完善的産業政策體系支撐。
二、近年來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主要工作
現代物流業是跨行業、跨部門的新興複合型産業,業務範圍涉及生産、流通、運輸、代理、倉儲、信息等諸多領域。為加強綜合協調,促進政府部門間的協作配合,努力營造有利於物流發展的良好環境,2005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了由13個部委和2個協會參加的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部際聯席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制定物流發展規劃和政策,協調解決物流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推進物流業健康快速發展。兩年來,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制定了物流相關專項規劃。配合國家“十一五”規劃,交通部編制併發布了《全國沿海港口佈局規劃》,鐵道部制定了《關於促進鐵路現代物流發展的指導意見》,民航總局出臺了《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制了《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目前正在編制《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
(二)放寬了物流市場準入標準。規範了企業登記註冊前置性審批,取消了經營國內鐵路貨運代理、水路貨運代理和聯運代理的行政性審批和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經營資格審批。商務部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物流領域吸引外資工作的通知》,放寬了外商投資物流企業的市場準入標準。民航總局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國內航空貨運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進一步放寬民用航空銷售代理市場準入,允許港(澳)獨資企業在內地設立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企業。
(三)組織開展了物流企業稅收政策試點工作。在有關方面的支持配合下,國家稅務總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開展了2批、近200家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的試點工作。據對17家試點企業的調查顯示,按同口徑計算,2006年每個企業平均減少重復納稅額87.5萬元。同時,國家稅務總局還對物流企業統一繳納所得稅的申報程序和辦法進行了改革。
(四)進一步改善口岸物流的通關環境。海關總署積極推進保稅物流中心的試點工作並實施有效監管。2006年7月起,在全國範圍內打破直屬海關之間的關區界限,全面實施“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積極推進關檢合作機制,使出口通關速度進一步提高。
(五)加強物流市場監管。商務部會同財政部、交通部、稅務總局、質檢總局等部門開展了清理市場經濟活動中地區封鎖規定的工作,清理影響物流發展的地方文件300多件。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共查處交通運輸投訴案件4000多起,查處地方保護和地區封鎖等行政性壟斷案件10多件。
(六)穩步推進行業基礎性工作。200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建立了物流統計核算制度。國家標準委等八部門聯合編制了“十一五”物流標準規劃,組建了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完成了多項物流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物流人才教育培訓、科技創新和理論研究等行業基礎性工作穩步推進。
三、繼續推進物流業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進一步落實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結合物流業發展的實際,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印發的《關於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以及各有關部門關於促進物流發展的有關政策。一是繼續制止行政性壟斷,打破地區封鎖,創造統一有序、公平競爭、服務高效的市場環境。二是進一步完善物流企業的稅收政策,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加快解決物流企業營業稅重復納稅問題。三是繼續推動通關改革和保稅物流監管改革,加快物流信息監控系統建設,實現海關有效監管與高效運作的有機統一。
(二)加強對物流業發展的引導。抓緊出臺全國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規劃,引導和督促各地物流牽頭部門加快制定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規劃。積極推進製造業物流外包和流程再造,鼓勵製造業與物流業互相融合,聯動發展,全面提升物流業的發展水平和製造業的産業升級。
(三)加快推進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積極推進鐵路、港口、船公司、大型物流企業的戰略合作。加強鐵、公、水不同運輸方式的銜接,促進多式聯運發展。大力推動甩挂運輸。鼓勵貨運車型逐步向多軸化、重型化、廂式化方向發展,提高運輸效率,節約能源消耗。
(四)加強物流的基礎性工作。繼續落實《全國物流標準2005年—2010年發展規劃》,抓好國家標準的立項和編制工作。同時做好已出臺的物流國家標準的宣貫實施工作。積極推進各地物流統計核算工作,完善物流統計工作體系。